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40章 连城诀(38)(2/2)

何以要杀了师父来抢这剑谱?”

言达平道:“我师父,我师父,唉,他……他是老胡涂了,他认定我们师兄弟三人心术不正,始终不传我们这剑谱上的剑法,眼看他是在另行物色传人,甚至于要将本门武功尽数传于外人。

我们三人忍无可忍,迫于无奈,这才……这才下手。”

狄云道:“原来如此。

你后来又怎断定剑谱是在你戚师弟手中?”

言达平道:“我本来疑心是万震山盗的,他首先出声大叫,贼喊捉贼,最是可疑。

我暗中跟踪他,跟得不久,便知不是他。

因为他在跟踪戚师弟。

剑谱倘若是万震山这厮拿去的,他不会去跟踪别人,定是立即躲到穷乡僻壤,或是什么深山荒谷中去练了。

可是我每次在暗中见到他,总是见他咬牙切齿,神色十分焦躁痛恨,于是我改而去跟踪戚长发。”

狄云道:“可寻到什么线索?”

言达平摇头道:“这戚长发城府太深,没半点形迹露了出来。

我曾偷看他教徒儿和女儿练剑,他故意装傻,将出自唐诗的剑招名称改得狗屁不通,当真要笑掉旁人大牙。

不过他越做作,我越知他路道不对。

我一直钉了他三年,他始终没显出半分破绽。

当他出外之时,我曾数次潜入他家中细细搜寻,可是别说没连城剑谱,连寻常书本子也没一本。

嘿嘿!

这位师弟,当真是好心计,好本事!”

狄云道:“后来怎样?”

言达平道:“后来嘛,万震山忽然要做寿,派了个弟子来请戚长发到荆州去吃寿酒。

当然哪,做寿是假,查探师弟的虚实是真。

戚长发带了女儿,还有一个傻头傻脑的弟子叫什么狄云的一块儿去。

酒筵之间,这狄云和万家的八个弟子打了起来,露出了三招精妙的剑术,引起了万震山的疑心……恩公,你说什么?”

狄云凄然摇了摇头。

言达平续道:“于是万震山将戚长发请到书房中去谈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翻了脸。

戚长发出手将万震山刺伤,从此不知所踪。

奇怪,真是奇怪,真奇怪之极了。”

狄云道:“什么奇怪?”

言达平道:“戚长发从此便无影无踪,不知躲到了何处。

戚长发去荆州之时,决不会将盗来的剑谱随身携带,定是埋藏在这里一处极隐蔽的地方。

我本来料想他刺伤万震山后,一定连夜赶回此间,取了剑谱再行远走高飞,是以一发生事故,我立即备了快马,抢先来到这里等候,瞧他这剑谱放在那里,以便俟机下手,可是左等右等,他始终没现身。

一过几年,看来他是永远不会回来了,我便老实不客气,在这里搅他个天翻地覆,想要掘那剑谱出来。

可是花了无数心血,半点结果也没有。

若不是恩公出手相救,姓言的今日连性命也送在这里了。

嘿,嘿,我那万师哥可当真辣手!”

狄云道:“照你看来,你那戚师弟现下到了何处?”

言达平摇头道:“这个我可真猜想不出了。

多半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什么地方一病不起,又说不定遇到什么意外,给豺狼虎豹吃掉了。”

狄云见他满脸幸灾乐祸的神气,显得十分欢喜,心中大是厌恶,但转念一想,师父音讯全无,多半确已遭了不幸,便站起身来,说道:“多谢你不加隐瞒,在下要告辞了。”

言达平恭恭敬敬的作了三揖,道:“恩公大恩大德,言达平永不敢忘。”

狄云道:“这种小事,也不必放在心上。

何况……何况你从前……你在这里养伤,那万震山决计找你不到的,尽管放心好了。”

言达平笑道:“这会儿多半他急得便如热锅上蚂蚁一般,也顾不到来找我了。”

狄云奇道:“为什么?”

言达平微笑道:“我那毒蝎伤了他儿子的手,必须连续敷药十次,方能除尽毒性。

只敷一次,有什么用?”

狄云微微一惊,道:“那么万圭会性命不保么?”

言达平甚是得意,道:“这种花斑毒蝎,当真非同小可,那是西域回疆传来的异种,妙在这万圭不会一时便死,要他呼号呻吟足足一个月,这才了帐。

哈哈,妙极,妙极!”

狄云道:“要一个月才死,那就不要紧了,他去请到良医,总有解毒的法子。”

言达平道:“恩公有所不知。

这种毒蝎是我自己养大的,自幼便喂它服食各种解药,蝎子习于解药的药性,寻常解药用将上去便全无效验,任他医道再高明的医生,也只是用治毒虫的药物去解毒,那有屁用?

只有一种独门解药,是这蝎子没服食过的,那才有用,世上除我之外,没第二个知道这解药的配法。

哈哈,哈哈!”

狄云侧目而视,心想:“这个人心肠如此恶毒,当真可怕!

下次说不定我会给他的毒蝎螫中。

丁大哥常说,在江湖上行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还是问他拿些解药放在身边,这叫做有备无患。”

便道:“你这瓶解药,给了我罢!”

言达平道:“是,是!”

可是并不当即取出,问道:“恩公要这解药,不知有什么用途?”

狄云道:“你的毒蝎十分厉害,说不定一个不小心我自己碰到了,身边有一瓶解药,那就放心些了。”

言达平脸色尴尬,陪笑道:“恩公于小人有救命之恩,小人怎敢加害?

恩公这是多疑了。”

狄云伸出手去,说道:“备而不用,放在身边,那也不妨。”

言达平道:“是,是!”

只得取出解药,递了过去。

狄云下得峰来,又到那座大屋去察看,见屋中众乡民早已散去,那管家和工头也已不知去向,空荡荡的再无一人。

狄云心道:“师父死了,师妹嫁了,这地方我是再也不会来的了。”

走出大屋,沿着溪边向西北走去。

行出数十丈,回头望去,这时东方太阳刚刚升起,阳光照射在屋前的杨树、槐树之上,溪水中泛出点点闪光,这番情景,他从小便看熟了的,不由得又想:“从今而后,这地方我是再也不会来的了。”

他理一理背上的包裹,寻思:“眼下还有一件心事未了,须得将丁大哥的骨灰,送去和凌小姐的遗体合葬,这且去荆州走一遭。

万圭这小子害得我苦,好在恶人自有恶人磨,我也不用亲手报仇。

言达平说他要呻吟号叫一个月才死,却不知是真是假。

倘若他命大,医生给治好了,我还得给他补上一剑,取他狗命。”

自从昨晚见到万震山与言达平斗剑,他才对自己的武功有了信心。

第十回 “唐诗选辑”

湘西和荆州相隔不远,数日之后,狄云便到了荆州。

这一条路,当年他随同师父和师妹曾经走过的。

山川仍是这样,道路仍是这样。

当年行走之时,路上满是戚芳的笑声。

这一次,从麻溪铺到荆州,他没听到一下笑声。

当然有人笑,不过,他没听见。

在城外一打听,知道凌退思仍做着知府。

狄云仍这么满脸污泥,掩住了本来面目,走进城去。

第一个念头是:“我要亲眼瞧瞧万圭怎样受苦。

他的毒伤是不是治好了?

也不知他是不是已经回来,说不定还留在湖南治伤。”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