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813章 倚天屠龙记(200)(1/2)

赵敏见他提笔在手,神色不乐,便道:“无忌哥哥,你曾答允我做三件事,第一件是为我借屠龙刀一观,第二件是当日在濠州不得与周姊姊成礼,这两件你已经做了。

还有第三件事呢,你可不能言而无信。”

张无忌吃了一惊,道:“你……你……你又有什么古灵精怪的事要我做?”

赵敏嫣然一笑,说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给我画一画。

这可不违反武林侠义之道罢?”

张无忌提起笔来,笑道:“从今而后,我天天给你画眉。”

忽听得窗外有人格格轻笑,说道:“无忌哥哥,你可也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

正是周芷若的声音。

窗子缓缓推开,周芷若一张俏脸似笑非笑的现在烛光之下。

张无忌惊道:“你……你又要叫我做什么了?”

周芷若微笑道:“你要知道就出来,我说给你听。”

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枝笔掉在桌上。

赵敏轻推张无忌,道:“你且出去,听她说要你做什么?”

张无忌跃出窗子,见周芷若缓缓走远,便走快几步,和她并肩而行。

周芷若问道:“你明天送赵姑娘去蒙古,她从此不来中土,你呢?”

张无忌道:“我多半也从此不回来了。

你要我做一件事,是什么?”

周芷若缓缓的道:“一报还一报!

那日在濠州,赵敏不让你跟我成亲。

此后你到蒙古,尽管你日日夜夜都和赵敏在一起,却不能拜堂成亲。”

张无忌一惊,问道:“那为什么?”

周芷若道:“这不违背侠义之道罢?”

张无忌道:“不拜堂成亲,自然不违背侠义之道。

我跟你本来有婚姻之约,后来可也没拜堂成亲。

好!

我答允你。

到了蒙古之后,我不和赵敏拜堂成亲,但我们却要一样做夫妻、一样生娃娃!”

周芷若微笑道:“那就好。”

张无忌奇道:“你这样跟我们为难,有什么用意?”

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说着身形晃动,飘然远去,没入黑暗之中。

张无忌心中一阵惘然,心想今后只要天天和赵敏形影不离,一样做夫妻、生娃娃,不拜堂成亲,那也没什么。

“为什么过得十年八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芷若,就只不舍得芷若?”

又想:“她其实并没跟宋青书成亲,和我又曾有婚姻之约。

她做了不少对不起我的事,此刻想来,也并没真的对我坏。

有些事情,她是受了师父逼迫,不得不做。

她虽盗了屠龙刀和倚天剑,但现下屠龙刀复归我手,表妹殷离也没死……”

“爱我极深、很想嫁我的,除了芷若,自然还有敏妹,还有蛛儿,还有小昭……”

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所以对他不起,往往也是为了爱他,想到后来,把别人的缺点过失都想成了好处,即使心头还留下一些小小渣滓,也会想:“谁没过错呢?

我自己还不是曾经对不起人家?

小昭待我真好,她已得回了乾坤大挪移心法,这个圣处女教主不做也不打紧。

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张无忌,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

这四个姑娘,个个对他曾铭心刻骨的相爱,他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缺点过失他全都忘记了,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注:我国古代相传,以守宫(蜥蜴状小动物)和药物捣烂成糊,点于处女手臂,殷红之色历久不消,称为“守宫砂”

,婚后即褪,以此法可试知是否处女。

现代医药之学未能证明此法为真,因此已摒弃不用。

但药方自来守秘不传,亦未能以实验证明为假。

书中故事所述为古代生活及风俗信念,当时古人信此不疑,故叙其事。

到底为真为假,无由以现代科学知识判断。

本章后记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

的第三部。

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

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

他较少英雄气概,虽然宽厚大度,慷慨仁侠,豪气干云(其实他的侠气最重,由于从小生长于冰火岛,不知人世险恶,不会重视自己利益,因而能奋不顾身的助人),但不免也有缺点,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

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

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

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为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

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之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

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那一个姑娘更加多些?

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是不是真是这样,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没法干预了。

张无忌一生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甚至根本忘记了)别人的缺点。

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

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

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的摆在那里。

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

,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之忍。

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



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

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

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但政治才能太强的姑娘,往往并不很可爱。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

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所以这部书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大美丽的,虽然,现实性可能更加强些。

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

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和张翠山之间、谢逊和张无忌之间父子般的挚爱。

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一九七七.

三月 张无忌的性格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气,但他于这个“侠”

字,却发挥得很充分。

“侠”

是并非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国家、自己团体、自己亲友)的利益而去做义所当为的事,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侠士是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代价而去追求正义。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却坚持拒绝美丽的京娘委身,因为他觉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义举便有了代价,就不是高尚的侠义行为。

西方社会中较少这种价值观念,西方人常觉上帝(或教会)吩咐这样做,便去做了。

中国人的观念是,自己良心觉得应当这样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来生较好,未必是为了免得在地狱中受苦。

武侠小说的最高原则,是宣扬侠义精神。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