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 倚天屠龙记(3)(1/2)
郭襄见前后都出现了僧人,秀眉深蹙,急道:“你们两个婆婆妈妈,没点男子汉气概!
到底走不走?”
张君宝道:“师父,郭姑娘一片好意……”
便在此时,下面边门中又窜出四名黄衣僧人,飕飕飕的奔上坡来,手中都没兵器,但身法迅捷,衣襟带风,显然武功了得。
郭襄见这般情势,便想单独脱身亦已不能,索性凝气卓立,静观其变。
当先一名僧人奔到离她四丈之处,朗声说道:“罗汉堂首座师尊传谕:着来人放下兵刃,在山下一苇亭中陈明详情,听由法谕。”
郭襄冷笑道:“少林寺的大和尚官派十足,官腔打得倒好听。
请问各位大和尚,做的是大宋皇帝的官呢,还是做蒙古皇帝的官儿?
又还是仍做大金皇帝的官儿?”
这时淮水以北,大宋国土均已沦陷,本是金国该管,现下金国亡于蒙古,少林寺所在之地也早归蒙古该管,只蒙古大军连年进攻襄阳不克,忙于调兵遣将,也无余力来理会丛林寺观的事,因此少林寺一如其旧,与前并无不同。
那僧人听郭襄讥刺之言厉害,不由得脸上一红,心中也觉对外人下令传谕有些不妥,合什说道:“不知女施主何事光临敝寺,且请放下兵刃,赴山下一苇亭中奉茶说话。”
郭襄听他语转和缓,便想乘此收篷,说道:“你们不让我进寺,我便希罕了?
哼,难道少林寺中有宝,我见一见便沾了光么?”
向张君宝使个眼色,低声道:“到底走不走?”
张君宝摇摇头,嘴角向觉远一努,意思说是要服侍师父。
郭襄朗声道:“好,那我不管啦,我走了。”
拔步便下坡去。
第一名黄衣僧侧身让开。
第二名和第三名黄衣僧却同时伸手一拦,齐声道:“放下了兵刃。”
郭襄眉毛一扬,手按剑柄。
第一名僧人道:“我们不敢留女施主的兵刃。
女施主一到山下,立即送还宝剑。
这是少林寺千年来的规矩,还请包涵。”
郭襄听他言语有礼,心下踌躇:“倘若不留短剑,势必有场争斗,我孤身一人,如何是阖寺僧众的敌手?
但若留下短剑,岂不将外公、爹爹、妈妈、大哥哥、龙姊姊的面子一古脑儿都丢得干净?”
她一时沉吟未决,蓦地里眼前黄影晃动,一人喝道:“到少林寺来既带剑,又伤人,世上焉有是理?”
劲风飒然,五只手指往剑鞘上抓来。
这僧人若不贸然出手,郭襄一番迟疑之后,多半便会留下短剑。
她和乃姊郭芙的性子大不相同,虽然豪爽,却不鲁莽,眼前情境既极不利,便会暂忍一时之气,日后去和外公、爹妈商量,再找回这场子。
但对方突然逞强,岂能眼睁睁的让他夺去佩剑?
那僧人的擒拿手法既狠且巧,一抓住剑鞘,心想郭襄定会向里回夺,一个和尚跟一个年轻女子拉拉扯扯,大是不雅,运劲向左斜推,跟着抓而向右。
郭襄给他这么一推一抓,果然已拿不牢剑鞘,当即握住剑柄,唰的一声,寒光出匣。
那僧人右手将剑鞘夺了过去,左手却有两根手指为短剑顺势割伤,剧痛之下,抛下剑鞘,往旁退开。
众僧人见同门受伤,无不惊怒,挥杖舞棍,一齐攻来。
郭襄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今日已不能善罢。”
使出家传的“落英剑法”
,便往山下冲去。
众僧人排成三列,迎面挡住。
那落英剑法乃黄药师从桃华落英掌法的路子中演化而来,虽不若玉箫剑法精妙,却也是桃花岛一绝,但见青光激荡,剑花似落英缤纷,四散而下,霎时间僧人中又有两人受伤。
背后数名僧人跟着抢到,居高临下夹攻。
按理郭襄早抵挡不住,但少林僧众慈悲为本,戒律精严,不愿伤她性命,所出招数都非杀手,只求将她制住,训诫一番,扣下兵刃,逐下山去。
可是郭襄剑光错落,却也不易攻得近身。
众僧初时只道一个妙龄女郎,还不轻易打发?
待见她剑法精奇,始知她若非名门之女,便是名师之徒,多半得罪不得,出招更有分寸,同时急报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正斗之间,一个高瘦老僧缓步走近,双手笼在袖中,微笑观斗。
两名僧人走到他身前,低声禀告了几句。
郭襄已斗得气喘吁吁,剑法凌乱,大声喝道:“说什么天下武学之源,原来是十多个和尚一拥而上,围攻一个女子。”
那老僧便是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听她这么说,便道:“各人住手!”
众僧人立时罢手跃开。
无色禅师道:“姑娘贵姓,令尊和令师是谁?
光临少林寺,不知有何贵干?”
郭襄心道:“我爹娘的姓名不能告诉你。
我到少林寺来是为了打听大哥哥的讯息,那也不能当众述说。
眼下已闹成这等模样,日后爹娘和大哥哥知道了定要怪我,不如悄悄的溜了罢。”
说道:“我的姓名不能跟你说,我不过见山上风景优美,这便上来游览玩耍。
原来少林寺比皇宫内院还厉害,动不动便扣人兵刃。
请问大师,我进了贵寺山门没有?
这少室山是少林寺全山买下来的不是?
当日达摩祖师传下武艺,想来也不过教众僧侣强身健体,便于参禅成佛,想不到少林寺名气越大,武功越高,恃众逞强的名头也越响。
好,你们要扣我兵刃,这便留下,就算将我杀了,也灭不了口,今日之事,江湖上不会没人知晓。”
她本来伶牙利齿,这件事也并非全是她过错,一席话只将无色禅师说得哑口无言。
郭襄鉴貌辨色,心想:“这番胡闹我固怕人知晓,看来少林寺更加不愿张扬。
十多个和尚围攻一个年轻姑娘,说出去有什么好听?”
随即将短剑往地下一掷,举步便行。
无色禅师斜步上前,袍袖一拂,卷起短剑,双手托起剑身,说道:“姑娘既不愿见示家门师承,这口宝剑还请收回,老衲恭送下山。”
郭襄嫣然一笑,说道:“还是老和尚通达情理,这才是名家风范呢。”
她既占到便宜,顺口便赞了无色一句,伸手拿剑,一提之下,不禁吃惊。
原来对方掌心生出一股吸力,她虽抓住剑柄,却不能提起剑身。
她连运三下劲,始终没法取过短剑,说道:“好啊,你是显功夫来着。”
突然间左手斜挥,轻轻拂向他左颈“天鼎”
“巨骨”
两穴。
无色心下一凛,斜身闪避,气劲便此略松,郭襄应手提起短剑。
无色道:“好俊的兰花拂穴手功夫!
姑娘跟桃花岛主怎生称呼?”
郭襄笑道:“桃花岛主吗?
我便叫他作老东邪。”
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来不遵礼法。
他叫外孙女儿“小东邪”
,郭襄便叫他“老东邪”
,黄药师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欢喜。
无色少年时出身绿林,虽在禅门中数十年修持,佛学精湛,但往日豪气仍然不减,否则怎能与杨过结成好友?
见这小姑娘不肯说出师承来历,偏要试她出来,朗声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说出你的门派?”
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
无色禅师哈哈大笑,说道:“姑娘若接得下老衲十招,那还有什么说的,自然唯命是从。”
郭襄指着觉远道:“我和这位大师昔年曾有一面之缘,要代他求一个情。
倘若十招中你说不出我的师父是谁,你须得答允我,可不能再难为这位大师了。”
无色甚感奇怪,心想觉远迂腐腾腾,数十年来在藏经阁中管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怎会跟这个美貌女郎攀上了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