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82章 笑傲江湖(21)(1/2)

突然之间,群雄轰然大笑,有的笑得口中茶水都喷了出来,有的笑弯了腰,大厅中尽是哄笑之声。

余沧海不知众人笑些什么,心想这小姑娘骂自己是乌龟,不过是孩子家受了委屈,随口詈骂,又有什么好笑了?

只是人人对自己发笑,却也不禁狼狈。

方人智纵身而前,抢到余沧海背后,从他衣服上揭下一张纸来,随手一团。

余沧海接了过来,展开一看,却见纸上画着一只大乌龟,自是那女童贴在自己背后的。

余沧海羞愤之下,心中一凛:“这只乌龟当然是早就绘好了的。

别人要在我背心上作什么手脚,决无可能,定是那女童大哭大叫,乘我心慌意乱之际,便即贴上,如此说来,暗中定是有大人指使。”

转眼向刘正风瞧了一眼,心想:“这女孩自是刘家的人,原来刘正风暗中在给我捣鬼。”

刘正风给他这么瞧了一眼,立时明白,知他怪上了自己,当即走上一步,向那女童道:“小妹妹,你是谁家的孩子?

你爹爹妈妈呢?”

这两句问话,一来是向余沧海表白,二来自己确也起疑,要知道这小姑娘是何人带来。

那女童道:“我爹爹妈妈有事走开了,叫我乖乖的坐着别动,说一会儿便有把戏瞧,有两个人会飞出来躺着不动,说是青城派的看家本领,叫什么‘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果然好看!”

说着拍起手来。

她脸上晶莹的泪珠兀自未曾拭去,这时却笑得甚是灿烂。

众人一见,不由得都乐了,明知那是阴损青城派的,眼见那两名青城派弟子兀自躺着不动,屁股朝天,屁股上清清楚楚的各有一个脚印,大暴青城派之丑。

余沧海伸手到一名弟子身上拍了拍,发觉二人都给点了穴道,正与先前申人俊、吉人通二人所受一般无异,若要运内力解穴,殊非一时之功,不但木高峰在旁虎视眈眈,而且暗中还伏着大对头,这时可不能为了替弟子解穴而耗损内力,当即低声向方人智道:“先抬了下去。”

方人智向几名同门一招手,几个青城派弟子奔了出来,将两个同门抬了出厅。

那女童忽然大声道:“青城派的人真多!

一个人平沙落雁,有两个人抬!

两个人平沙落雁,有四个人抬!

三个人……”

余沧海铁青着脸,向那女童道:“你爹爹姓什么?

刚才这几句话,是你爹爹教的么?”

他想这女童这两句话甚是阴损,若不是大人所教,她小小年纪,决计说不出来,又想:“什么‘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是令狐冲这小子胡诌出来的,多半华山派不忿令狐冲为人杰所杀,向我青城派找场子来啦。

点穴之人武功甚高,难道……难道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在暗中捣鬼?”

想到岳不群在暗算自己,不但这人甚是了得,而且他五岳剑派联盟,今日要是一齐动手,青城派非一败涂地不可。

言念及此,不由得神色大变。

那女童不回答他的问话,笑着叫道:“二一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得十……”

不住口的背起九九乘数表来。

余沧海道:“我问你啊!”

声音甚是严厉。

那女童嘴一扁,哇的一声,又哭了出来,将脸藏在定逸师太的怀里。

定逸轻轻拍她背心,安慰她道:“别怕,别怕!

乖孩子,别怕。”

转头向余沧海道:“你这么凶霸霸吓唬孩子干么?”

余沧海哼了一声,心想:“五岳剑派今日一齐跟我青城派干上了,可得小心在意。”

那女童从定逸怀中伸头出来,笑道:“老师太,二二得四,青城派两个人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四个人抬,二三得六,三个人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就六个人抬,二四得八……”

没再说下去,已格格的笑了起来。

众人觉得这小姑娘动不动便哭,哭了之后随即破涕为笑,如此忽哭忽笑,本来是七八岁孩童的事,这小姑娘看模样已有十三四岁,身材还生得甚高,何况每一句话都在阴损余沧海,显然不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之言,绝无可疑,定是暗中有人指使。

余沧海大声道:“大丈夫行为光明磊落,那一位朋友跟贫道过不去的,尽可现身,这般鬼鬼祟祟的藏头露尾,指使一个小孩子来说些无聊言语,算是那一门子英雄好汉?”

他身子虽矮,这几句话发自丹田,中气充沛,入耳嗡嗡作响。

群豪听了,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一改先前轻视的神态。

他说完话后,大厅中一片静寂,无人答话。

隔了好一会,那女童忽道:“老师太,他问是那一门子的英雄好汉?

他青城派是不是英雄好汉?”

定逸是恒山派的前辈人物,虽对青城派不满,不愿公然诋毁整个门派,当下含糊其辞的答道:“青城派……青城派上代,是有许多英雄好汉的。”

那女童又问:“那么现今呢?

还有没有一两个英雄好汉剩下来?”

定逸将嘴向余沧海一努,道:“你问这位青城派的掌门道长罢!”

那女童道:“青城派掌门道长,倘使人家受了重伤,动弹不得,却有人上去欺侮他。

你说那个乘人之危的家伙,是不是英雄好汉?”

余沧海心头怦的一跳,寻思:“果然是华山派的!”

先前在花厅中曾听仪琳述说罗人杰刺杀令狐冲经过之人,也尽皆一凛:“莫非这小姑娘跟华山派有关?”

劳德诺却想:“这小姑娘说这番话,明明是为大师哥抱不平来着。

她却是谁?”

他为了怕小师妹伤心,匆忙之间,尚未将大师兄的死讯告知同门。

仪琳全身发抖,心中对那小姑娘感激无比。

这一句话,她早就想向余沧海责问,只是她生性温和仁善,又素来敬上,余沧海说什么总是前辈,这句话便问不出口,此刻那小姑娘代自己说出了心头的言语,忍不住胸口一酸,泪水便扑簌簌的掉了下来。

余沧海低沉着声音问道:“这一句话,是谁教你问的?”

那女童道:“青城派有一个罗人杰,是道长的弟子罢?

他见人家受了重伤,那受伤的又是个大大好人,为了相救旁人而受伤,这罗人杰不去救他,反而上去刺他一剑。

你说这罗人杰是不是英雄好汉?

这是不是道长教他的青城派侠义道本事?”

这几句话虽出于一个小姑娘之口,但她说得爽脆利落,大有咄咄逼人之意。

余沧海无言可答,又厉声道:“到底是谁指使你来问我?

你父亲是华山派的是不是?”

那女童转过了身子,向定逸道:“老师太,他答不出我的问话,老羞成怒,便凶霸霸的吓我,是不是想打我呀?

他这么吓唬小姑娘,算不算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

算不算英雄好汉?”

定逸叹了口气,道:“这个我可就说不上来了。”

众人愈听愈奇,这小姑娘先前那些话,多半是大人先行教定了的,但刚才这几句问话,明明是抓住了余沧海的话柄而发问,讥刺之意十分辛辣,显是她随机应变,出于己口,瞧不出她小小年纪,竟这般厉害。

仪琳泪眼模糊之中,看到了这小姑娘苗条的背影,心念一动:“这个小妹妹我曾经见过的,是在那里见过的呢?”

侧头一想,登时记起:“是了,昨日回雁楼头,她也在那里。”

脑海之中,昨天的情景逐步自蒙眬而清晰起来。

昨日早晨,她给田伯光威逼上楼,酒楼上本有七八张桌旁坐满了酒客,后来泰山派的二人上前挑战,田伯光砍死了一人,众酒客吓得一哄而散,酒保也不敢再上来送菜斟酒。

可是在临街的一角之中,一张小桌旁坐着个身材高大之人,是个和尚,另一张小桌旁坐着二人,直到令狐冲被杀,自己抱着他尸体下楼,那和尚和那二人始终没离开。

当时她心中惊惶已极,诸种事端纷至沓来,那有心绪去留神那高大和尚和另外两人,此刻见到那女童的背影,与脑海中残留的影子一加印证,便清清楚楚的记得,昨日坐在小桌旁的二人之中,其中之一就是这小姑娘。

她背向自己,因此只记得她的背影,昨日她穿的是淡黄衫子,此刻穿的却是绿衫,若不是她此刻背转身子,说什么也记不起来。

可是另外一人是谁呢?

她只记得那是个男人,那是确定无疑的,是老是少,什么打扮,却什么都记不得了。

还有,记得当时见到那和尚模样之人端起碗来喝酒,在田伯光给令狐冲骗得承认落败之时,那和尚曾哈哈大笑。

这小姑娘当时也笑了的,她清脆的笑声,这时在耳边似乎又响了起来,对,是她,正是她!

那个和尚是谁?

怎么和尚会喝酒?

仪琳的心神全部沉浸在昨日的情景之中,眼前似乎又出现了令狐冲的笑脸:他在临死之际,怎样诱骗罗人杰过来,怎样挺剑刺入敌人小腹。

她抱着令狐冲的尸体跌跌撞撞的下楼,心中一片茫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胡里胡涂的出了城门,胡里胡涂的在道上乱走,只觉手中所抱的尸体渐渐冷了下去,她一点不觉沉重,也不知悲哀,更不知要将这尸体抱到什么地方。

突然之间,她来到一个荷塘之旁,荷花开得十分鲜艳华美,她胸口似给一个大锤撞了一下,再也支持不住,连着令狐冲的尸体一齐摔倒,就此晕去…… 等到慢慢醒转,只觉日光耀眼,她急忙伸手去抱尸体,却抱了个空。

她一惊跃起,只见仍是在那荷塘之旁,荷花仍一般的鲜艳华美,可是令狐冲的尸身却不见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