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65章 天龙(253)(1/2)

段誉再次见到玉像,霎时之间,心中一片冰凉,登时明白:“以前我一见语嫣便为她着迷,整个心都给她绑住了,完全不能自主。

人家取笑也罢,讥刺也罢,我丝毫不觉羞愧。

语嫣对我不理不睬,视若无睹,我也全然不以为意。

之所以如此自轻自贱,只因我把她当作了山洞中的‘神仙姊姊’,竟令我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做了一只不知羞耻的癞虾蟆。

那并不是语嫣有什么魔力迷住了我,全是我自己心生‘心魔’,迷住了自己。”

只听得月洞门外邻室中脚步声响,有人冲了进来,正是王语嫣。

众女兀自在议论玉像,一人道:“只有这玉像才能真正永保青春,再过几十年也不会老了半分,但王姑娘到了那时候,却已满头白发了。”

王语嫣听了,心中微微有气,一瞥眼间,从壁上悬着的铜镜中见到了自己的容貌。

此时怒气正炽,平时温雅可亲的形相一时尽失,与妩媚可喜的玉像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王语嫣心道:“长春功的秘诀多半藏在玉像中!”

随手便将玉像一推。

砰嘭声响,玉像倒地,像首登时破裂,一半头脸掉落地下,衣衫也即碎开。

四姝惊叫逃开,晓蕾叫道:“王姑娘!”

王语嫣抢到玉像之旁,见玉像头颈中空,便伸手到空处掏摸,只摸到一把玉石碎片,还有些零碎头发,当是无崖子制像时所遗留。

段誉劝道:“只怕当真并没不老长春功。

即使是不老长春谷中的人,也不过寿命较长、身体较健朗而已。

道家说生死,曰‘齐天地’、‘坐忘’,只是叫人看开一点。

佛家视生为苦,老死为必不可免。

释迦牟尼教训众弟子:‘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乃有忧悲大苦恼聚,此苦之聚。

须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非我。

’嫣妹,人的色身是无常的,今天美妙无比,明天就衰败了,这大苦人人都免不了!”

只听王语嫣叫道:“我不要无常……”

掩面向外奔出。

段誉见玉像头部破碎,左眼的黑宝石掉出,留下了一个空洞。

本来插在鬓边的明珠玉钗已现黄色,身上衣衫破裂,“神仙姊姊”

无复昔日的尊贵丰采。

段誉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道:“不但人的美色无常,连玉像也不能长保美满。”

段誉自在大理国登基为君,除一场天花瘟疫外,国泰民安,四境清平;他听从伯父本尘大师及拈花寺黄眉大师的建议,免除了大理通国的盐税。

他开宽道路,广征车船,大举从四川输入岩盐,又在大理西北探得两处盐井,每年产盐甚丰,通国百姓食盐无税,供应丰足,还有余盐输到吐蕃,换取牛羊奶油。

全国百姓大悦,都说段誉是个为民造福的好皇帝。

这日春光骀荡,大理通国正在庆祝“三月街”

节日,大理各族百姓,摆夷(当时名称。

现改名为“白族”

,白与“摆”

音近,且白族人民皮肤白皙,去掉含有轻侮之义的“夷”

字)、苗族、藏族、汉族、傈僳、夷族(现改名“彝”

族)、回族、泰族、纳西、阿昌、普米、怒族、蒙古、布朗等族男女老少,个个穿得花花绿绿,在大理街上载歌载舞,饮酒赠花,欢乐无极。

段誉在宫中先去向皇伯母、皇太妃等敬酒后,和木婉清、钟灵等几个郡主欢宴,随即带同巴天石、朱丹臣,以及木婉清、钟灵等,向北出巡,来到善巨郡、谋统府一带。

木婉清问道:“誉哥,你这一路向北,是去接王姑娘么?”

段誉道:“王姑娘已回苏州去啦,这时候定是跟她表哥在一起。”

钟灵道:“那你到这儿来干么?”

段誉道:“跟你们一起踏青散心啊!”

众人随意纵马而行,在野外用餐,心意甚畅。

放眼望去,但见绿草如茵,路旁垂柳依依,和暖的微风徐徐吹拂,当真醉人如酒,微有醺醺之意。

段誉低吟:“长记绿罗裙,处处忆芳草!”

钟灵道:“哥哥,你想念王姑娘么?”

段誉道:“有一些,不全部是!”

他心中所想,除了王语嫣外,更有太湖中的阿碧。

这一望无际的绿野,恰如太湖的春水碧波、阿碧的绿色罗裙。

又玩了半日,眼见天色将黑,段誉吩咐回宫,众人拨转马头向南行,经过一处树林,附近有不少农家。

忽听得林中有个孩童声音叫道:“陛下,陛下,我已拜了你,怎么还不给我糖吃?”

众人一听,都感奇怪:“怎地有人认得陛下?”

走向树林去看时,只听得林中有人说道:“你们要说:‘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才有糖吃。”

这语音十分熟悉,正是慕容复。

段誉等人吃了一惊,隐身树后,向声音来处看去,只见慕容复坐在一座土坟之上,头戴高高的纸冠,神色俨然。

七八名乡下小儿跪在坟前,乱七八糟的嚷道:“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面乱叫,一面跪拜,有的则伸出手来,叫道:“给我糖,给我糕饼!”

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坟边垂首站着两个女子,却是王语嫣和阿碧。

王语嫣衣衫华丽,两颊轻搽胭脂。

阿碧身穿浅绿衣衫,明艳的脸上颇有凄楚憔悴之色,她从一只篮中取出糖果糕饼,分给众小儿,说道:“大家好乖,明天再来玩,又有糖果糕饼吃!”

语音呜咽,一滴滴泪水落入竹篮之中。

众小儿拍手欢呼而去,都道:“明天又来!”

段誉知慕容复神智已乱,富贵梦越做越深,不禁凄然。

又见王语嫣和阿碧随着慕容复,显得无聊落拓,怜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两人和慕容复同去大理,妥为安顿,却见阿碧与王语嫣瞧着慕容复的眼色中柔情无限,而慕容复也是一副志得意满之态,心中登时一凛:“各有各的缘法,慕容兄与语嫣、阿碧如此,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

他们去了大理,心中未必高兴,我又何必多事?”

当下在柳树后远远站着,瞧着王语嫣和阿碧,心中一酸,不自禁的热泪盈眶。

王语嫣一抬头,忽然见到朱丹臣。

朱丹臣向她摇了摇手,王语嫣会意,便不出声招呼,斜眼看去,见到了柳树后的段誉,便向着他走上两步。

阿碧见王语嫣举动有异,顺眼也看到了段誉。

三人一时心中都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又都走近了几步。

段誉轻声叫道:“嫣妹!

阿碧小妹子!”

王语嫣和阿碧也叫了声:“哥哥!”

二女见段誉流泪,情不自禁,珠泪纷纷自面颊落下。

三人相对片刻,挥手道别,各自转身。

王语嫣和阿碧转过身来,见慕容复适才受众孩童朝拜,脸上依然容光焕发,二女抹了抹眼泪,微笑着向他走去。

段誉一众人悄悄退了开去。

但见慕容复在土坟上南面而坐,口中兀自喃喃不休。

段誉回到宫中,召集高泰明、华赫艮、范骅、巴天石、朱丹臣等人商议,猜测慕容复何以从苏州远来大理?

华赫艮道:“陛下,以臣看来,慕容复一心只想复国为君,所谋不成,已然神智混乱。”

巴天石道:“臣和华大哥想法相同。

慕容复自称皇帝,若在大宋境内,给人发觉了,便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王姑娘耽心他出事,又劝他不醒,便带他到大理来,托庇于陛下宇下。”

范骅点头道:“正是。

邓百川、公冶干、风波恶已离他而去,料他也做不出什么事来。

陛下宽宏大量,不加理会便是,要不臣派人将他驱逐出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