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天龙(225)(1/2)
慕容复侧身避开。
鸠摩智跟着也转过身来,月光照到他脸上,只见他双目通红,眉毛直竖,满脸都是暴戾之色,神气虽然凶猛,却也无法遮掩流露在脸上的惶怖。
慕容复更无怀疑,说道:“我有一句良言诚意相劝。
明王即速离开西夏,回归吐蕃,只须不运气,不动怒,不出手,当能回归故土,否则啊,那位少林神僧的话便要应验了。”
鸠摩智呵呵呼唤,平素雍容自若的神情已荡然无存,大叫:“你……你知道什么?
你知道什么?”
慕容复见他脸色狰狞,浑不似平日宝相庄严的圣僧模样,不由得暗生惧意,当即退了一步。
鸠摩智喝道:“你知道什么?
快说!”
慕容复强自镇定,叹了一口气,道:“明王内息走入岔道,凶险无比,若不即刻回归吐蕃,那么到少林寺去求那神僧救治,也未始不是没有指望。”
鸠摩智狞笑道:“你怎知我内息走入岔道?
当真胡说八道。”
说着左手一探,向慕容复面门抓来。
慕容复见他五指微颤,但这一抓法度谨严,沉稳老辣,丝毫没内力不足之象,心下暗惊:“莫非我猜错了?”
便运起内力,凝神接战,右手挡格来招,随即反钩他手腕。
鸠摩智喝道:“瞧在你父亲面上,十招之内,不使杀手,算是我一点故人的香火之情。”
左拳呼的击出,直取慕容复右肩。
慕容复飘身闪开,鸠摩智第二招已紧接而至,中间竟没丝毫空隙。
慕容复虽擅“斗转星移”
的借力打力之法,但对方招数实在太过精妙,每一招都只使半招,下半招倏生变化,慕容复要待借力,却无从借起,只得紧紧守住要害,俟敌之隙。
鸠摩智招数奇幻,一拳打到半途,已化为指,手抓拿出,近身时却变为掌。
堪堪十招打完,鸠摩智喝道:“十招已完,你认命罢!”
慕容复眼前一花,但见四面八方都是鸠摩智的人影,左边踢来一脚,右边击来一拳,前面拍来一掌,后面戳来一指,诸般招数一时齐至,不知如何招架才是,只得双掌飞舞,凝运功力,只守不攻,自己打自己的拳法。
忽听得鸠摩智不住喘气,呼呼声响,越喘越快,慕容复精神陡振,心道:“这和尚内息已乱,快透不过气来了。
我只须努力支持,不给他击倒,时刻稍久,他当会倒地自毙。”
可是鸠摩智喘气虽急,招数却也跟着加紧,蓦地里一声大喝,慕容复只觉腰间“脊中穴”
、腹部“商曲穴”
同时疼痛,已给点中穴道,手足麻软,再也动弹不得。
鸠摩智冷笑几声,不住喘息,说道:“我好好叫你滚蛋,你偏不滚,如今可怪不得我了。
我……我……我怎生处置你才好?”
撮唇大声作哨。
过不多时,树林中奔出四名吐蕃武士,躬身道:“明王有何法旨?”
鸠摩智道:“将这小子拿去砍了!”
四名武士道:“是!”
慕容复身不能动,耳中却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只是叫苦:“适才我若和表妹两情相悦,答允她不去做什么西夏驸马,如何会有此刻一刀之厄?
我死了之后,还有什么兴复大燕的指望?”
他只想叫出声来,愿意离开兴州,不再和吐蕃王子争做驸马,苦在难以出声,而鸠摩智的眼光却向他望也不望,便想以眼色求饶,也是不能。
四名吐蕃武士接过慕容复,其中一人拔出弯刀,便要向他颈中砍去。
鸠摩智忽道:“且慢!
我和这小子的父亲昔日有点交情,且容他留个全尸。
你们将他投入这口枯井,快去抬几块大石来,压住井口,免得他冲开穴道,爬出井来!”
吐蕃武士应道:“是!”
将慕容复投入了枯井,四下张望,不见有大岩石,当即快步奔向山后去寻觅大石。
鸠摩智站在井畔,不住喘气,烦恶难当。
那日他以火焰刀暗算了段誉后,生怕众高手向他群起而攻,立即奔逃下山,还没下少室山,已觉丹田中热气如焚,当即停步调息,却觉内力运行艰难,不禁暗惊:“那老贼秃说我以小无相功为底子,强练少林七十二绝技,戾气所钟,种下了祸胎,本末倒置,大难便在旦夕之间。
莫非……莫非这老贼秃的鬼话,当真应验了?”
当下找个山洞,静坐休息,只须不运内功,体内热焰便慢慢平伏,可是略一使劲,丹田中便即热焰上腾,有如火焚。
挨到傍晚,听得少林寺中无人追赶下来,这才缓缓南归。
途中和吐蕃传递讯息的探子接上了头,得悉吐蕃国王已派遣小王子前往兴州求亲,应聘驸马。
吐蕃以佛教为国教,鸠摩智是吐蕃国师,与闻军政大计,虽身上有病,但求亲成败有关吐蕃国运,当即前赴西夏,主持全局,派遣高手武士对付各地前来竞为驸马的敌手。
在三月初一前后,吐蕃国武士已将数百名闻风前来的贵族少年、江湖豪客都逐了回去。
来者虽众,却人人存了私心,临敌之际,互相决不援手,当然敌不过吐蕃国众武士的围攻。
鸠摩智到了兴州,觅地静养,体内如火炙柴烧的煎熬渐渐平伏,但心情略一动荡,四肢百骸便不由自主的颤抖不已。
到得后来,即令心定神闲,手指、口角、肩头仍然不住自行牵动,永无止息。
他自不愿旁人看到这等丑态,平日离群索居,极少和人见面。
这一日得到手下武士禀报,说慕容复来到了兴州,他手下人又打死打伤了好几个吐蕃武士。
鸠摩智心想慕容复相貌英俊,文武双全,实是当世武学青年中一等一的人才,若不将他打发走了,小王子定会给他比了下去,自忖手下诸武士无人是他之敌,非自己出马不可;又想自己武功之高,慕容复早就深知,多半不用动手,便能将他吓退,这才寻到宾馆之中。
他赶到时,慕容复已擒住段誉离去。
宾馆四周有吐蕃武士埋伏监视,鸠摩智问明方向,追将下来。
他赶到林中时,慕容复已将段誉投入井中,正和王语嫣说话。
一场争斗,慕容复虽给他擒住,鸠摩智却也内息如潮,在各处经脉穴道中冲突盘旋,似是要突体而出,却无一个宣泄的口子,当真难过无比。
他伸手乱抓胸口,内息不住膨胀,似乎脑袋、胸膛、肚皮都在向外胀大,立时便要将全身炸得粉碎。
他低头察看胸腹,一如平时,绝无丝毫胀大,然而周身所觉,却似身子已胀成了一个大皮球,内息还在源源涌出。
鸠摩智惊惶之极,伸右手在左肩、左腿、右腿三处各戳一指,刺出三洞,要导引内息从三个洞孔中泄出,三个洞孔中血流如注,内息却没法宣泄。
少林寺藏经阁中那老僧的话不断在耳中鸣响,这时早知此言非虚,自己贪多务得,以小无相功为基,误练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佛道两派武功本有抵触,他又均是照本自练,未得旁人指点,再加本末颠倒,大祸已然临头。
他心下惶惧,但究竟多年修为,尤其佛家的禅定功夫甚是深厚,其时神智并不错乱,蓦地里脑中灵光一闪:“他……他自己为什么不一起都练?
为什么只练数种,却将七十二门绝技的秘诀都送了给我?”
当日慕容博以秘诀相赠,鸠摩智曾疑他不怀好意,但展阅秘诀,每一门绝技都精妙难言,详加研察,自是真假立判,当即疑心尽去,自此刻苦修习,每练成一项,对慕容博便增一分感激之情。
直到此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才想到:“那日他与我邂逅相遇,将这些绝技秘诀送了给我。
一来是报答我传他‘火焰刀’之德,更想和我交换《六脉神剑剑谱》;二来是要我和少林寺结怨,挑拨吐蕃国和大宋相争。
他慕容氏便可混水摸鱼,兴复燕国。”
他适才擒住慕容复,不免念及他父亲相赠少林武学秘笈之德,是以明知他是心腹大患,却也不将他立时斩首,只投入枯井,让他得留全尸。
此刻一想到慕容博赠技之举未必尽是善意,自己苦受这般煎熬,全是此人所种的恶果,不由得怒发如狂,俯身井口,向下连击三掌。
三掌击下,井中声息全无,显然此井极深,掌力难以及底。
鸠摩智狂怒之下,猛力又击出一拳。
这一拳打出,内息更加奔腾鼓荡,似要从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中冲将出来,偏生处处碰壁,冲突不出。
正自又惊又怒,突然间胸口一动,衣襟中有物掉下,落入井中。
鸠摩智伸手疾抄,已自不及,忙运起“擒龙手”
凌空抓落,若在平时,定能将此物抓了回来,但这时内劲不受使唤,只向外四散,却运不到掌心之中,只听得啪的一声响,那物落入了井底。
鸠摩智暗叫:“不好!”
伸手怀中探去,发觉落入井中的便是那本“辛”
字《小无相功》。
他知自己内息运错,全因“小无相功”
而起。
当日从曼陀山庄偷来的《小无相功》少了“庚”
字第七本,恐是练错了其中关窍,便想再钻研第八本,以求改正错失,这是关涉他生死的要物,如何可以失落?
当下更不思索,纵身便向井底跳落。
他生恐井底有甚尖石硬枝之类刺痛足掌,又恐慕容复自行解开穴道,伺伏偷袭,双足未曾落地,右手便向下拍出两掌,减低下落之势,左掌使招“回风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