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07章 天龙(195)(1/2)

只见那老人翻开一本帐簿,用心诵读,扳着手指喃喃计算,呼气吸气,似在修习什么内功。

过了好一会,听得楼下一个女子声音叫道:“爹,是你来了吗?”

那老人长长呼了口气,双手捧肚,这才答道:“是呀,你上来吧!”

脚步声响,一人奔上楼来,正是适才将鸠摩智从参合庄载来曼陀山庄的王夫人。

鸠摩智微感诧异:“原来这人是王家老先生,并非丁春秋。”

王夫人走到那老人身前,说道:“爹,你又在练‘小无相功’么?

你把这些书都拿去吧,反正都是你跟妈取来的,语嫣不得你指点,又看不懂。”

鸠摩智听到“小无相功”

四字,知是一门极厉害的道家内功,登时便留上了神。

那老人道:“我拿了去,一个藏得不好,保不定给那些不成材的弟子们偷走,还是放在这里稳当些。

语嫣到那儿去啦?”

王夫人在那老人身畔的一张椅上坐下,说道:“少林派有个老和尚叫作玄悲的,在大理给人打死了,致命伤正是他的拿手绝技,叫什么‘大韦陀杵’,少林派认定下手的是姑苏慕容。

复官受人冤枉,带了几名家将上少林寺去解释。

语嫣耽心复官说不明白,自己也跟去了。”

那老人摇摇头,说道:“凭慕容复这点功夫,怎打得死玄悲这老秃?”

王夫人道:“爹,是你动的手,是不是?”

那老人道:“不是!

我干么去杀少林和尚?”

王夫人道:“复官的爹死得早,反倒要靠语嫣指点几招,给女人压倒了,没点大丈夫气概,可有多寒蠢!

爹,还是请你教教罢。”

那老人摇头道:“他自认家传的‘斗转星移’功夫了不起,瞧不起星宿派,不肯拜在我门下,我何必指点他武功?”

鸠摩智听到这里,才知这老人果然便是丁春秋。

王夫人本是无崖子和李秋水所生的女儿,两人生此爱女后,共居无量山中,师兄妹情深爱重,时而月下对剑,时而花前赋诗,欢好弥笃。

但无崖子于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皆所涉猎,所务既广,对李秋水不免疏远。

李秋水在外边掳掠了不少英俊少年入洞,和他们公然调笑,原意是想引得情郎关注于己,岂知无崖子甚为憎恶,一怒离去。

李秋水失望之余,更将无崖子的二弟子丁春秋勾引上手。

丁春秋突然发难,将无崖子打落悬崖,生死不知。

丁李二人便将“琅嬛玉洞”

所藏,以及李秋水的女儿李青萝带往苏州。

李秋水为掩人耳目,命女儿叫丁春秋为爹,王夫人自幼叫习惯了,长大后也不改口。

这些情由,当时鸠摩智自然并无所知,还道丁春秋真是王夫人的父亲。

只听王夫人道:“爹,你教我怎生练这‘小无相功’,我日后好转教语嫣。”

丁春秋道:“也好!

不过这功夫挺难练的,我自己也没练得到家。

我先教你如何破解口诀,你和语嫣再慢慢照本修习。

嗯,语嫣对她表哥太好,我不放心。”

说着从桌上簿籍中抽出一本,放入怀中。

丁春秋翻开另一本书,说道:“这门内功,祖师爷只传了你妈,我师父、师伯都不得传授。

祖师爷将练功法门写成帐簿模样。

‘正月初一,收银九钱八分’,就是第一天轻轻吸气九次、凝息八次;‘付银八钱七分’,就是轻轻呼气八次、凝息七次。

‘正月初二,收银八钱九分,购猪肺一副、猪肠二副、猪心一副’,就是第二天吸气凝息之后,将内息在肺脉转一次,在肠脉转两次,在心脉转一次……”

王夫人笑道:“祖师爷真有趣,把自己的心、肺、肠都写作了猪心、猪肺、猪肠。”

丁春秋微笑道:“这么写,即使这书落入不相干之人手里,他也只道是买肉买菜的家用帐,决不知是修习无上内功的心法。

你再读这几个字。”

王夫人读道:“新、人、真、匀、春、身……”

丁春秋道:“再读,要读得快!”

王夫人读道:“谷、伏、牧、木、索、哭、屋……”

丁春秋道:“再倒转去读,要一口气,中间不停。”

王夫人连读七个仄声字,气息不顺畅,到后来笑作一团,伏在桌上。

丁春秋道:“不用心急,你每日读上一个时辰,顺读倒背都纯熟了,再照书上法门练气,练得两册,我再教你。”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王夫人下楼而去。

丁春秋练完功之后,将书册放入书柜,吹灭烛火离房。

鸠摩智静听丁春秋脚步声远去,更无人来,这才摸到隔房,从暗门中钻入暗室,见这“琅嬛玉洞”

书柜甚多,心想:“这次单学‘小无相功’一门也就够了。

他们写成‘猪心猪肠’,也不知别的武功写成什么,偷了书去,别要学错功夫。”

于是打开“青牛西去”

那个柜门,将几册书本尽数揣入怀里,越墙而出。

岸旁泊着一艘船,他在后舱躲起,这般大的船他可不会划,又怕给王夫人得悉“小无相功”

功簿失窃,便耐心等候。

等到第三天上,才有人驶船到苏州城中买卖。

他伏在舱中,待船靠岸,船夫、仆役上岸后,才离船回到下处。

他一数书册,共有七本,心想其中一本已给丁春秋拿了去,未能得窥全豹,未免美中不足。

书册封皮上书着甲、乙、丙、丁等字样,见“己”

册与“辛”

册间少了本“庚”

册,知丁春秋拿去的是第七本。

翻开“甲”

册,只见第一页上写着几行字道: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孰能浊水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促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想了好一会,不明其意。

翻到第二页,上面一条条都是“某月某日,收银几钱几分,购猪心猪肺几副”

等字样,当下焚起一炉清香,静静吐纳,依照书中所记,修习起来。

初时不见任何动静,耐心吐纳转脉,经过月余,渐觉神清气爽,内力大增。

如此用功数月,更觉内息在多处经脉流转。

他自得吐蕃国密教宁玛派上师授以“火焰刀”

神功后,在吐蕃扫荡黑教,威震西埵,功力见识均已臻于极高境界,但一阅“小无相功”

,便觉踏入了武学中另一崭新天地。

佛学武功以“空”

为极旨,道家内功则自“无滞、无碍”

而趋“无分别境界”

,两者虽殊途同归,练到极高点时甚为相似,但入门手法及运用法门毕竟大不相同。

鸠摩智自此便沉迷于修习“小无相功”

,精进不懈,日以继夜。

细察第六本与第八本功法之间,所缺的主要是冲脉、带脉、阳维、阴维等奇经四脉,思忖人身十二经常脉均已练成,第八本中尚载有阳跷、阴跷,以及最重要的任脉、督脉等另四脉奇经,所缺奇经四脉,练法当亦大同小异,以其余七本所载法门推算,当可寻到练这四脉的功行之法。

他回到吐蕃后,先依照功诀,练成了第八本中所载的奇经四脉,再转回头练所缺第七本中所载的奇经四脉时,竟遇上了若干阻滞,好在冲脉、带脉的功行不常使用,他也不以为意,心想其余常奇十六脉的功行融会贯通之后,这余下奇经四脉的功行水到渠成,自能融通。

这次他得到讯息,丐帮向少林寺发了战书,要争为中原武林盟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