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03章 天龙(191)(2/2)

缘根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将虚竹请到饭堂之中,亲自斟茶盛饭,殷勤服侍。

虚竹推辞不得,眼见若不允他服侍,缘根似乎便会遭逢大祸,也就由他。

缘根低声道:“师兄要不要喝酒?

要不要吃狗肉?

我去给师兄弄来。”

虚竹惊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如何使得?”

缘根眨一眨眼,道:“一切罪业,全由小僧独自承当便是。

我这便去设法弄来,供师兄享用。”

虚竹摇手道:“不可,不可!

万万不可。”

缘根陪笑道:“师兄若嫌在寺中取乐不够痛快,不妨便下山去,戒律院中问起来,小僧便说是派师兄出去采办菜种,一力遮掩,决无后患。”

虚竹听他越说越不成话,摇头道:“小僧诚心忏悔以往过误,一应戒律,再也不敢违犯。

师兄此言,不可再提。”

缘根道:“是。”

脸上满是怀疑神色,似乎在说:“你这酒肉和尚怎么假惺惺起来,到底是何用意?”

但不敢多言,服侍他用过斋饭,请他到自己的禅房宿息。

一连数日,缘根都竭力伺候,恭敬得无以复加。

这天虚竹食罢早饭,缘根泡了壶清茶,说道:“师兄,请用茶。”

虚竹道:“小僧是待罪之身,师兄如此客气,教小僧如何克当?”

站起身来,双手去接茶壶。

忽听得钟声镗镗大响,连续不断,是召集全寺僧众的讯号。

除了每年佛诞、达摩祖师诞辰等几日之外,寺中向来极少召集全体僧众。

缘根有些奇怪,说道:“方丈鸣钟集众,咱们都到大雄宝殿去罢。”

虚竹道:“正是。”

随同菜园中的十来名僧人,匆匆赶到大雄宝殿。

只见殿上已集了二百余人,其余僧众仍不断进来。

片刻之间,全寺千余僧人都已集在殿上,各按行辈排列,人数虽多,却静悄悄地鸦雀无声。

虚竹排在“虚”

字辈中,见各位长辈僧众都神色郑重,心下惴惴:“莫非我所犯戒律太大,是以方丈大集寺众,要重重惩罚?

瞧这声势,似乎要破门将我逐出寺去,那便如何是好?”

正栗栗危惧间,只听钟声三响,诸僧齐宣佛号:“南无释迦如来佛!”

方丈玄慈与玄字辈的六位高僧,陪着另外六名僧人,从后殿缓步而出。

殿上僧众一齐躬身行礼。

玄慈等七僧与那六僧先参拜了殿上佛像,然后分宾主坐下。

虚竹抬起头来,认得本寺六位玄字辈高僧乃玄渡、玄寂、玄止、玄因、玄垢、玄石六人,此外尚有其他玄字辈高僧坐在下首。

那另外六僧年纪都已不轻,服色与本寺不同,是别处寺院来的客僧,坐在首位的老僧约莫七十来岁年纪,身形矮小,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极具威严。

玄慈朗声向本寺僧众说道:“这位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大家参见了。”

众僧听了,都是一凛,躬身向神山上人行礼。

众僧大都知道神山上人在武林中威名极盛,与玄慈大师并称“降龙”

、“伏虎”

两罗汉,据说武功与玄慈方丈在伯仲之间。

只清凉寺规模较小,在武林中的位望更远远不及少林,声望便不如玄慈了,均想:“听说神山上人自视极高,曾说僧人而过问武林中俗务,不免落了下乘,向来不愿跟本寺打什么交道,今日亲来,不知是为了什么大事。”

玄慈伸手向着其余五僧,逐一引见,说道:“这位是开封府大相国寺观心大师,这位是江南普渡寺道清大师,这位是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这位是长安净影寺融智大师,这位是五台山清凉寺神音大师,是神山上人的师弟。”

观心大师等四僧都来自名山古刹,只大相国寺、普渡寺等向来重佛法而轻武功,这四僧虽武林中大大有名,在其本寺的位份却并不高。

少林寺众僧躬身行礼,观心大师等起身还礼。

玄慈说道:“六位大师都是佛门的有道大德。

今日同时降临,实为本寺重大光宠,故此召集大家出来见见。

甚盼六位大师开坛说法,宏扬佛义,合寺众僧,同受教益。”

神山上人道:“不敢当!”

他身形矮小,话声竟然奇响,众僧不由得都是一惊,但他既不是放大了嗓门叫喊,亦非运使内力,故意要震人心魄,乃是自自然然,天生的说话高亢。

他接着道:“少林庄严宝刹,小僧心仪已久,六十年前便来投拜求戒,却给拒之于山门之外。

六十年后重来,垣瓦依旧,人事已非,可叹啊可叹!”

众僧听了,心中都是一震,他这几句话颇含敌意,难道竟是前来寻仇生事不成?

玄慈说道:“原来师兄昔年曾来少林寺出家。

天下寺院都是一家,师兄今日主持清凉,凡我佛门子弟,无不崇仰。

当年少林寺未敢接纳,得罪了师兄,小僧恭谨谢过。

但师兄因此另创天地,弘法普渡,有大功德于佛门。

当年之事,也未始不是日后的因缘呢。”

说着双手合什,深深一礼。

神山上人合什还礼,说道:“小僧当年来到宝刹求戒,固然是仰慕少林寺数百年执武林牛耳,武学渊深,更要紧的是,天下传言少林寺戒律精严,处事平正。”

突然双目一翻,精光四射,仰头瞧着佛祖的金像,冷冷的道:“岂知世上尽有名不副实之事。

早知如此,小僧当年也不会有少林之行了。”

少林寺千余僧众一齐变色,只少林寺戒律素严,虽人人愤怒,竟没半点声息。

玄慈方丈道:“师兄何出此言?

敝寺上下,若有行事乖谬之处,还请师兄明言。

有罪当罚,有过须改。

师兄一句话抹煞少林寺数百年清誉,未免太过。”

神山上人道:“请问方丈师兄,少林僧侣弟子众多,遍于天下,不论武功强弱,是否均须遵守武林道义,不得恃强欺弱?”

玄慈道:“自当如此,贵寺弟子,谅必也是这般。”

神山眼望如来佛像,说道:“我佛在上,‘妄语’乃佛门重戒!”

转头向玄慈方丈道:“出得江湖,无处不见少林弟子。

敝派清凉寺门户窄小,众僧侣日常所务,重在修习佛法,礼佛参禅,武功传承可远不及少林寺了。

不过凡是从清凉寺出去的僧俗弟子,人数虽少,却均严守敝派戒律,不敢滥伤无辜,戒杀戒盗。

少林派弟子众多,难免良莠不齐,戒律废弛,亦在所不免,可惜,可惜!

可叹,可叹!”

说着连连摇头。

少林群僧听了,尽皆变色。

虚竹听神山指摘少林弟子“良莠不齐,戒律废弛”

,当是指自己破犯荤戒、淫戒、杀戒等等而言,一颗心只吓得怦怦大跳,心想方丈若坦言查究,自己必须直陈诸般罪行,绝不可推诿掩饰,又多犯了一项“妄语戒”



玄慈道:“请问师兄,何所据而云然?

请师兄指出实证,敝派自当尽力追究整肃。”

神山叹了口长气,说道:“倘若只是朝夕间之事,师兄寺大事忙,疏忽失察,那也情有可原。

然而这件事由来已久,受害者尸骨已寒,普天下沸沸扬扬,群情汹涌,贵派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莫非自恃是武林中最大门派,旁人无可奈何,这岂不是很有点‘强凶霸道’吗?

难道今后江湖之上,唯力是恃,只要人多势众,就可为所欲为吗?”

说时神色严峻,语气更咄咄逼人。

玄慈神情淡然,不动声色,缓缓的道:“师兄所指,是那一件事?

请道其详。”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