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天龙(173)(1/2)
只见那女童拾了一根枯枝,在地下积雪中画了起来,画的都是一条条的直线,不多时便画成一张纵横十九道的棋盘。
虚竹一惊:“她也要逼我下棋,那可糟了。”
却见她画成棋盘后,便即在棋盘上布子,空心圆圈是白子,实心的一点是黑子,密密层层,将一个棋盘上都布满了。
只布到一半,虚竹便认了出来,正是他所解开的那个珍珑,心道:“原来你也知道这个珍珑。”
又想:“莫非你当年也曾想去破解,苦思不得,因而气死么?”
想到这里,背上又感到一层寒意。
那女童布完珍珑,说道:“你说解开了这个珍珑,第一子如何下法,演给我瞧瞧。”
虚竹道:“是!”
当下第一子收紧自己一气,让对手将自己的白子提去了一大片,局面登时开朗,然后依着段延庆当日传音所示,反击黑棋。
那女童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喃喃道:“天意,天意!
天下又有谁想得到这‘先杀自身,再攻敌人’的怪法?”
待虚竹将一局珍珑解完,那女童又沉思半晌,说道:“这样看来,小和尚倒也不是全然胡说八道。
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无崖子怎样将七宝指环传你,一切经过,你详细跟我说来,不许有半句隐瞒。”
虚竹道:“是!”
于是从头将师父如何派他下山,如何破解珍珑,无崖子如何传功传指环,丁春秋如何施毒暗杀苏星河与玄难,自己如何追寻慧方诸僧等情一一说了。
那女童一言不发,直等他说完,才道:“这么说,无崖子是你师父,你怎地不称师父,却叫什么‘无崖子老先生’?”
虚竹神色尴尬,说道:“小僧是少林寺僧人,实在不能改投别派。”
那女童道:“你是决意不愿做逍遥派的掌门人了?”
虚竹连连摇头,道:“万万不愿。”
那女童道:“那也容易,你将七宝指环送了给我,也就是了。
我代你做逍遥派掌门人如何?”
虚竹大喜,道:“那正求之不得。”
从指上除下宝石指环,交了给她。
那女童脸上神色不定,似乎又喜又悲,接过指环,便往手上戴去。
可是她手指细小,中指与无名指戴上了都会掉下,勉强戴在大拇指上,端相半天,问道:“你说无崖子有一幅图给你,叫你到大理无量山去寻人学逍遥派的上乘武功,那幅图呢?”
虚竹从怀中取出图画。
那女童打开卷轴,一见到图中的宫装美女,脸上倏然变色,骂道:“他……他要这贱婢传你武功!
他……他临死之时,仍念念不忘这贱婢,将她画得这般好看!”
霎时间满脸愤怒嫉妒,将图画往地下一丢,伸脚便踩。
虚竹叫道:“啊哟!”
忙伸手抢起。
那女童怒道:“你可惜么?”
虚竹道:“这样好好一幅图画,踩坏了自然可惜。”
那女童问道:“这贱婢是谁,无崖子这小贼有没跟你说?”
虚竹摇头道:“没有。”
心想:“怎么无崖子老先生又变成了小贼?”
那女童怒道:“哼,小贼痴心妄想,还道这贱婢过了几十年,仍有这等容貌!
呸,就算当年,她又那有这般好看了?”
越说越气,伸手又要抢过画来撕烂。
虚竹忙缩手将图画揣入怀中。
那女童身矮力微,抢不到手,气喘吁吁的不住大骂:“没良心的小贼,不要脸的臭贱婢!”
虚竹惘然不解,猜想这附身女童的老鬼定然认得图中美女,两人向来有仇,是以虽不过见到一幅图画,却也怒气难消。
那女童还在恶毒咒骂,虚竹肚中突然咕咕咕的响了起来。
他忙乱了大半天,再加上狂奔跳跃,粒米未曾进肚,已甚为饥饿。
那女童道:“你饿了么?”
虚竹道:“是。
这雪峰之上只怕没什么可吃的东西。”
那女童道:“怎么没有?
雪峰上最多竹鸡,也有梅花鹿和羚羊。
我来教你一门平地快跑的轻功,再教你捉鸡擒羊之法……”
虚竹不等她说完,急忙摇手,说道:“出家人怎可杀生?
我宁可饿死,也不沾荤腥。”
那女童骂道:“贼和尚,难道你这一生之中从未吃过荤腥?”
虚竹想起那日在小饭店中受一个女扮男装的小姑娘作弄,吃了一块肥肉,喝了大半碗鸡汤,苦着脸道:“小僧受人欺骗,吃过一次荤腥,但那是无心之失,想来佛祖也不见罪。
但要我亲手杀生,那是万万不干的。”
那女童道:“你不肯杀鸡杀鹿,却愿杀人,那更加罪大恶极。”
虚竹奇道:“我怎愿杀人了?
我佛慈悲,罪过,罪过。”
那女童道:“还念佛呢,真正好笑。
你不去捉鸡给我吃,我再过两个时辰,便要死了,那不是给你害死的么?”
虚竹搔了搔头皮,道:“这山峰上想来总也有草菌、竹笋之类,我去找来给你吃。”
那女童脸色一沉,指着太阳道:“等太阳到了头顶,我若不喝生血,非死不可!”
虚竹十分骇怕,惊道:“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喝生血?”
心下发毛,不由得想起了“吸血鬼”
。
那女童道:“我有个古怪毛病,每日中午倘若不喝生血,全身真气沸腾,自己便会活活烧死,临死时狂性大发,对你大大不利。”
虚竹不住摇头,说道:“不管怎样,小僧是佛门子弟,严守清规戒律,别说自己决计不杀生,便是见你起意杀生,也要尽力拦阻。”
那女童向他凝视,见他虽有惶恐之状,但其意甚坚,显然不肯屈从,嘿嘿冷笑,问道:“你自称是佛门子弟,严守清规戒律,到底有什么戒律?”
虚竹道:“佛门戒律有根本戒、大乘戒之别。”
那女童冷笑道:“花头倒也真多,什么叫根本戒、大乘戒?”
虚竹道:“根本戒比较容易,共分四级,首为五戒,其次为八戒,更次为十戒,最后为具足戒,亦即二百五十戒。
五戒为在家居士所持,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至于出家比丘,更须守持八戒、十戒,以致二百五十戒,那比五戒精严得多。
总而言之,不杀生为佛门第一戒。”
那女童道:“我曾听说,佛门高僧欲成正果,须持大乘戒,称为十忍,是也不是?”
虚竹心中一寒,道:“正是。
大乘戒注重舍己救人,那是说为了供养诸佛,普渡众生,连自己性命也可舍了,倒也不是真的须行此十事。”
那女童问道:“什么叫十忍?”
虚竹武功平平,佛经却熟,说道:“一割肉饲鹰,二投身饿虎,三斫头谢天,四折骨出髓,五挑身千灯,六挑眼布施,七剥皮书经,八刺心决志,九烧身供佛,十刺血洒地。”
他说一句,那女童冷笑一声。
待他说完,那女童问道:“割肉饲鹰是什么事?”
虚竹道:“那是我佛释迦牟尼前生的事,他见有饿鹰追鸽,心中不忍,藏鸽于怀。
饿鹰说道:‘你救鸽子,却饿死了我,我性命岂不是你害的?
’我佛便割下自身血肉,喂饱饿鹰。”
那女童道:“投身饿虎的故事,想来也差不多了?”
虚竹道:“正是。”
那女童道:“照啊,佛家清规戒律,博大精深,岂仅仅‘不杀生’三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