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天龙(102)(1/2)
他说到这里,向身旁的深渊望了一眼,道:“我想下去瞧瞧。”
阿朱吓了一跳,向那云封雾绕的谷口瞧了两眼,走远了几步,生怕一不小心便摔了下去,说道:“不,不!
你千万别下去。
下去有什么好瞧的?”
乔峰道:“我到底是汉人还是契丹人,这件事始终在我心头盘旋不休。
我要下去查个明白,看看那个契丹人的尸体。”
阿朱道:“那人摔下去已有三十年了,早只剩下几根白骨,还能看到什么?”
乔峰道:“我便是要去瞧瞧他的白骨。
我想,他如真是我父亲,便得将他尸骨捡上来,好好安葬。”
阿朱尖声道:“不会的,不会的!
你仁慈侠义,怎能是残暴恶毒的契丹人后裔?”
乔峰道:“你在这里等我一天一晚,明天这时候我还没上来,你便不用等了。”
阿朱大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叫道:“乔大爷,你别下去!”
乔峰心肠甚硬,丝毫不为所动,微微一笑,说道:“聚贤庄上这许多英雄好汉都打我不死。
难道这区区山谷,便能要了我命么?”
阿朱想不出什么话来劝阻,只得道:“下面说不定有很多毒蛇、毒虫,或者是什么凶恶的怪物。”
乔峰哈哈大笑,拍拍她肩头,道:“要是有怪物,我捉了上来给你玩儿。”
他向谷口四周眺望,要找一处勉强可以下足的山崖,盘旋下谷。
便在这时,忽听得东北角上隐隐有马蹄之声,向南驰来,听声音总有二十余骑。
乔峰当即快步绕过山坡,向马蹄声来处望去。
他身在高处,只见这二十余骑一色的黄衣黄甲,都是大宋官兵,排成一列,沿着下面高坡的山道奔来。
乔峰看清楚了来人,也不以为意,只是他和阿朱处身所在,正是从塞外进关的要道,当年中原群雄择定于此处伏击契丹武士,便是为此。
心想此处是边防险地,大宋官兵见到面生之人在此逗留,多半要盘查诘问,还是避开了,免得麻烦。
回到原处,拉着阿朱往大石后一躲,道:“是大宋官兵!”
过不多时,那二十余骑官兵驰上岭来。
乔峰躲在山石之后,已见到为首的一个军官,不禁颇有感触:“当年汪帮主、智光大师、赵钱孙等人,多半也是在这块大石之后埋伏,如此瞧着契丹众武士驰上山岭。
今日峰岩依然,当年宋辽双方的武士,却大都化作白骨了。”
正自出神,忽听得两声小孩的哭叫,乔峰大吃一惊,如入梦境:“怎么又有了小孩?”
跟着又听得几个妇女的尖叫声音。
他伸首外张,看清楚了那些大宋官兵,每人马上大都还掳掠了一个妇女,所有妇孺都穿着契丹牧人的装束。
好几个大宋官兵伸手在契丹女子身上摸索抓捏,猥亵丑恶,不堪入目。
有些女子抗拒支撑,便立遭官兵喝骂殴击。
乔峰看得大奇,不明所以。
只见这些人从大石旁经过,迳向雁门关驰去。
阿朱问道:“乔大爷,他们干什么?”
乔峰摇了摇头,心想:“边关的守军怎地如此荒唐?”
阿朱又道:“这些官兵就像盗贼一般。”
跟着岭道上又来了三十余名官兵,驱赶着数百头牛羊和十余名契丹妇女,只听得一名军官道:“这一次打草谷,收成不怎么好,大帅会不会发脾气?”
另一名军官道:“辽狗的牛羊虽抢得不多,但抢来的女子中,有两三个相貌不差,陪大帅快活快活,他脾气就好了。”
第一个军官道:“三十几个女人,大伙儿不够分的,明儿辛苦一天,再去抢些来。”
一个士兵笑道:“辽狗得到风声,早就逃清光啦,再要打草谷,须得等两三个月。”
乔峰不由得怒气填胸,心想这些官兵的行迳,比之最凶恶的下三滥盗贼更有不如。
突然之间,一个契丹妇女怀中抱着的婴儿大声哭了起来。
那契丹女子伸手推开一名大宋军官的手,转头去哄啼哭的孩子。
那军官大怒,抓起那孩儿摔了出去,跟着纵马而前,马蹄踏在孩儿身上,登时踩得他肚破肠流。
那契丹女子吓得呆了,哭也哭不出声来。
众官兵哈哈大笑,蜂拥而过。
乔峰一生中见过不少残暴凶狠之事,但这般公然以残杀婴孩为乐,却是第一次见到。
他气愤之极,当下却不发作,要瞧个究竟再说。
这一群官兵过去,又有十余名官兵呼啸而来。
这些大宋官兵也都乘马,手中高举长矛,矛头上大都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首级,马后系着长绳,缚了五个契丹男子。
乔峰瞧那些契丹人的装束,都是寻常牧人,有两个年纪甚老,白发苍然,另外三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
他心下了然,这些大宋官兵出去掳掠,壮年的契丹牧人都逃走了,却将妇孺老弱捉了来。
只听得一个军官笑道:“斩得十四具首级,活捉辽狗五只,功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升官一级,赏银一百两,那是有的。”
另一人道:“老高,这里西去五十里,有个契丹人市集,你敢不敢去打草谷?”
那老高道:“有什么不敢?
你欺我新来么?
老子新来,正要多立边功。”
说话之间,一行人已驰到大石左近。
一个契丹老汉看到地下的童尸,突然大叫,扑过去紧紧抱住童尸,不住亲吻,悲声叫嚷。
乔峰虽不懂他言语,见了他这神情,料想给马踩死的这孩子是他亲人。
拉着那老汉的小卒不住扯绳,催他快走。
那契丹老汉怒发如狂,猛地向他扑去。
这小卒吃了一惊,挥刀向他疾砍。
契丹老汉用力一扯,将他从马上拉落,张口往他颈中咬去,另一名大宋军官从马上一刀砍了下来,狠狠的砍在那老汉背上,跟着俯身抓住他后领,将他拉开,摔在地下的小卒方得爬起。
这小卒气恼已极,挥刀又在那契丹老汉身上砍了几刀。
那老汉摇晃了几下,竟不跌倒。
众官兵或举长矛,或提马刀,团团围在他身周。
那老汉转向北方,解开了上身衣衫,挺立身子,突然高声叫号,声音悲凉,有若狼嗥。
一时之间,众军官脸上都现惊惧之色。
乔峰心下悚然,蓦地里似觉和这契丹老汉心灵相通,这几下垂死时的狼嗥之声,自己也曾叫过。
那是在聚贤庄上,他身上接连中刀中枪,又见单正挺刀刺来,自知将死,心中悲愤莫可抑制,忍不住纵声便如野兽般狂叫。
这时听了这几声呼号,心中油然而起亲近之意,更不多想,飞身便从大石之后跃出,抓起那些大宋官兵,一个个都投下崖去。
乔峰打得兴发,连他们乘坐的马匹也都一掌一匹,推入深谷,人号马嘶,响了一阵,便即沉寂。
阿朱和那四个契丹人见他如此神威,都看得呆了。
乔峰杀尽十余名官兵,纵声长啸,声震山谷,见那身中数刀的契丹老汉兀自直立不倒,心中敬他是个好汉,走到他身前,只见他胸膛袒露,对正北方,却已气绝身死。
乔峰向他胸口看去,“啊”
的一声惊呼,倒退一步,身子摇摇摆摆,几欲摔倒。
阿朱大惊,叫道:“乔大爷,你……你……你怎么了?”
只听得嗤嗤嗤几声响过,乔峰撕开自己胸前衣衫,露出长毛茸茸的胸膛来。
阿朱一看,见他胸口刺着花纹,是青郁郁的一个狼头,张口露牙,状貌凶恶;再看那契丹老汉时,见他胸口也刺着一个狼头,形状神姿,和乔峰胸口的狼头一模一样。
忽听得那四个契丹人齐声呼叫起来。
乔峰自两三岁时初识人事,便见到自己胸口刺着这个青狼之首,他因从小见到,自丝毫不以为异。
后来年纪大了,向父母问起,乔三槐夫妇都说图形美观,称赞一番,却没说来历。
北宋年间,人身刺花甚是寻常,甚至有全身自颈至脚遍体刺花的。
大宋系承继后周柴氏的江山。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颈中便刺有一雀,因此人称“郭雀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