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2章 画皮(1/3)

自己的儿子,赵侍郎如何不了解?

有姝从小就死脑筋,认定什么就是八头牛也拉不回。

他既然已对九皇子情根深种,那必定是生死相随的,若九皇子死在战场上,他一个人独活的可能性很小。

为了保住儿子,赵侍郎连绑人藏匿的念头都有,却防不住九皇子那混蛋竟明目张胆地抢人。

天知道他们走后他诅咒过九皇子多少回,却又在妻子的喝令下不得不为对方祈福。

因为他活着,儿子就能活着,他们如今是两命一体。

每当夜深人静无法安眠的时候,他只能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也同样告诉妻子:九皇子不会死,他可是太子,便是三十万大军全被歼灭,总有人会想法子将他送回来。

咱们儿子跟着他理当是安全的。

然而他心中却也知道,这三十万大军会不会听凭九皇子号令还是个未知数。

朝中这些老臣,皇子,甚至皇后,哪个不盼着九皇子快点去死,他们完全可以暗中使绊子,叫他有去无回。

就连之前坚定站在九皇子这一边的赵家各房也都纷纷转投六皇子,反过来对大房排挤碾压。

赵侍郎那个恨啊,每当朝堂上有人站出来敦促皇上降旨西北,命九皇子自裁,他便气急败坏地揪住这人谩骂,什么粗野的话都敢乱喷,直把人喷地抬不起头才罢休。

正是源于他强大的战斗力,太子走后的几月仲康帝才倍感舒心,对他也更多了许多纵容。

否则,若是换个人在朝会上如此失态,他立马便让侍卫将之叉出去,仗责五十。

悲痛中的赵侍郎接过战报,抽抽噎噎看完,然后愣住了。

几息过后,他捏着战报又看一遍,然后一咕噜爬起来,举着双手又笑又跳,像个疯子一般。

原来这封战报乃九皇子亲笔所书,不但报了大捷喜讯,还说自己与有姝都很平安,让父皇、赵大人、赵夫人放心。

又说自己绝不会违背当初诺言,便是自己战死疆场,亦会把有姝安全送回上京。

没死,竟然没死,且还用三十万大军全歼百万联军,这是怎样的奇迹?

虽然战报中并未详细说明这场战役是如何取胜,但赵侍郎却对此深信不疑。

他疯疯癫癫地笑了足有一刻钟才在仲康帝的咳嗽声里平静下来,用帕子极为淡定地擦掉眼泪,擤去鼻涕,又扶正歪歪扭扭的官帽,仿佛之前什么都没发生。

仲康帝哭笑不得地摆手,“把战报传给众位爱卿看看吧。”

看见赵侍郎的反应,堂下诸人早已好奇地挠心挠肺。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莫非得了捷报?

但是不可能啊!

三十万大军如何与百万联军抗衡?

且这三十万大军并非一心,各有图谋,又哪里会为九皇子效死?

难道是援军及时赶到救了他?

也不可能啊,诸位皇子都已打过招呼,不许周围驻军擅动,除非传来九皇子死讯。

种种布局下来,九皇子便是有九条命也不可能在大战中存活!

这样想着,很多人恢复淡定,一一传阅战报,然后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尤其是几位皇子,竟不小心扭曲了面孔,看着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很是诡异。

等战报传阅完毕,仲康帝敲击御案,徐徐道,“此一役,太子已复我夏启,扬我国威,亦令四国溃不成军、闻风丧胆。

众位爱卿,如此大好消息,你们难道不觉得开怀吗?”

话落抚须而笑,表情畅快。

他从来就没为儿子担心过,若是没能找到有姝,这一劫他或许越不过去,但有有姝在身边,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落败。

“开怀,回去后定当痛痛快快喝它几坛好酒,醉上三天三夜!”

赵侍郎扭着圆胖身子上前献媚。

紧接着又有几位铁血派的老臣拊掌大笑,直说要与他一道痛饮。

再观其余众人,就有些沉默尴尬。

片刻后,一名言官拱手出列,质疑道,“陛下,三十战百万,此一役定然惨烈,然太子殿下却在战报中提及我方仅死伤数万,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为防某些人假传捷报,贪功冒领,还请陛下遣人去西北查探。”

仲康帝笑而不语。

他每隔几日就与儿子通信一回,又怎会不知道西北的真实情况?

这封捷报上呈禀的三万伤亡的确是虚假数字,却不是报少了,而是报多了。

若把真实情况告诉这些人,他们怕是会惊掉下巴。

想来再过不久,“天谴之战”

的传说就会闹得众人皆知,由不得他们不信。

不过还得告诫儿子务必将有姝保护好,莫让别国知晓他就是那位仙师。

思及此,仲康帝摆手罢朝,竟对言官的质疑不加理会。

赵侍郎弯腰送走皇上,然后用圆胖的身子狠狠撞了那人一下,表情十分不善。

“你究竟有没有脑子?

若捷报是假,联军此时必然已经攻破龙隘口,抵达玉门关,玉门关一旦失守,百万铁骑就可畅通无阻地突入中原,直取半个夏启。

如此严重的后果,谁敢胡乱隐瞒?

你当真以为太子殿下是你等小人,能为一己私利而枉顾社稷国祚?”

把人撞倒不算,他还当着诸位皇子的面儿指桑骂槐,闹得大家十分难堪。

六皇子双拳紧握,越想越觉得假传捷报这种蠢事,姬敏之应该干不出来。

但三十万战百万,且还大获全胜,这怎么可能呢?

且等着吧,再过几月此事是真是假自然会见分晓。

这一等便是两年,几乎每隔几月边关就会传来捷报,九皇子从龙隘口向东进发,一路直取郑、秦两国,现已打到晋国边疆。

而地处最偏远,实力最弱小的楚国已不战而降,将许多金银珠宝、绝世佳人送入上京,以换取免除战火的协议。

递送降书的大使带着几百车财物入城时惹来许多百姓驻足观望,口中莫不传颂着九皇子的事迹,譬如帝星重临、一统九州、天命在身,又譬如神人相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总之,原本被人称为妖星的九皇子现在则是真龙血脉,但凡违逆者必遭天谴。

他在外面征战,夏启百姓却早已将他视为理所当然的下一任帝王,其他皇子想要上~位简直是痴心妄想。

种种事迹一桩桩一件件传入上京,继而传遍九州,诸位皇子再无侥幸心理。

他们知道,除非姬敏之忽然暴死在外面,否则夏启的储君绝不会有第二个。

但天下间想要他命的人实在太多,谁又能真的伤到他一根毫毛?

要知道,他身边可有仙人相助。

几位皇子极想把仙人拉拢过来,派了探子去军中暗访却得不到半点消息,便是之前安插的眼线也都转投到九皇子麾下,对仙人的真实身份三缄其口。

查不到也就罢了,更令他们措手不及的是,原本对夺嫡之争冷眼旁观,甚至暗施推手的父皇,竟开始清算他们的罪行。

首先被推出来的是大皇子,因谋逆之罪被判终身圈禁,接下来便是二皇子、三皇子……而九皇子一母同胞的兄弟六皇子,也因谋害储君、贪墨军饷、结党营私等罪名被贬为庶人,永远逐出皇宫。

虽然自由还在,却失了高高在上的身份和作威作福的权柄,那难堪而又绝望的滋味可想而知。

六皇子因此得了癔症,忽而大笑,忽而大哭,忽而说自己是天命帝星,将被单当做龙袍披在身上,让路人磕头跪拜。

明珠公主怜惜兄长,把他接到赵府照顾,末了入宫向皇后求助。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哪个不知道皇后已经失宠,便是她涕泗横流地跪在养心殿前磕头,皇上也没多看她一眼,还命人将她押回凤鸾宫,禁足半年。

皇后无法,只得偷偷送了些财物去赵府,让女儿代为照顾六皇子。

继诸位皇子纷纷落马之后,又有许多大臣受到牵连,站错队的一律被免职,更有人全家获罪,株连九族。

赵家也是其中之一,却因大房乃□□的缘故,又因明珠公主嫁入二房,得以从轻发落。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原本依靠打压太子追捧六皇子而获得提拔的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相继被剥夺功名,永不复用,还有五老爷因贪墨罪被全家流放。

反观大房,赵侍郎如今已升至户部尚书,听说再过不久便能成为内阁大学士。

而跟随在九皇子身边的五公子已官至三品将军。

三品武将或许不算什么,但他今年才十七八岁而已,又深得九皇子爱重,待九皇子登基为帝,不难想象大房会何等荣光。

原以为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大房,现在却成了整个赵家的顶梁柱,莫说赵老太爷,就连明珠公主也要看他们脸色过活。

两年来,除开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上京百姓之中也发生一件怪事。

几乎每隔两天就有一人被发现死在家中,不但皮肤被剥,胸口还破开一个大洞,心脏全都不见踪影。

连续几月之后,死者身份由平民百姓慢慢变成达官贵人,且地位越来越高,这才引起官府足够的重视。

在仲康帝敦促之下,大理寺连续排查数月,又勒令侍卫十二时辰不间断地巡逻,却还抓不住凶手。

又过一年,晋国被灭,九皇子终于决定班师回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