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6章 喜讯(1/2)

姜言意把食盒里的两盘折耳根端出来,道:“折耳根怎么了,折耳根好吃着呢!”

她今早去集市打算买点新鲜时蔬,发现有农人摆地摊卖从地里挖出来的折耳根,当即买了几大捆,回店里后就洗干净做了一盘凉拌菜尝鲜。

折耳根生吃会有鱼腥味,但用茱萸酱和藤椒油加上盐一拌,再淋上酱油、香醋、蒜水,吃起来就相当的脆嫩爽口,越嚼还越能尝出折耳根本身的清香。

她看着封朔道:“你尝尝就知道了。”

封朔在她期许的目光下,只得夹了一箸,入口的瞬间,他表情就有点僵硬了,一嚼那股鱼腥味似乎从脆嫩的根茎里迸发出来了一般,封朔囫囵吞下,赶紧灌了两口鸡汤才压下那股味。

姜言意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不喜欢这道菜,折耳根的受众的确是两极分化严重,有人喜欢,有人避之不及,封朔明显是属于后者。

她担忧道:“你还好吧?”

但凡她做的菜,封朔还是头一回这般大反应,封朔怕伤了她的心,咬着牙昧着良心说:“没事,味道挺不错的。”

见姜言意面露狐疑,他像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一般,又一次把木箸伸向了盘子里,只不过到底是没勇气再夹折耳根,反而是精准无误夹起了一瓣被拍扁了的大蒜。

之前吃的蒜瓣酸酸甜甜的,口感很不错。

这颗蒜……齿关咬合的瞬间,他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刚才吃折耳根面色还只是僵硬,现在他整张脸几乎都绿了。

辛辣和蒜臭几乎同时在口腔迸发,味道直往天灵盖冲。

封朔想不通是那里出了问题,在姜言意探寻的目光下,他只得若无其事咽了下去,想用鸡汤改味,但鸡汤是烫的,入口反而让蒜味更明显。

他拎起一旁的水壶,猛灌了十杯温茶水下肚,口腔里才稍微好受了一点,但舌根至喉咙处似乎还是有蒜辛味。

姜言意看得一脸懵逼,不明白封朔为何要生吃配料的大蒜,难不成是是她昨天做的糖蒜误导了他?

疑虑归疑虑,姜言意手上动作却不慢,赶紧从桌上的果盘里捡了个橘子剥给他:“吃个橘子会好些。”

封朔接过后囫囵吞下,橘子很甜,淡淡的橘香味压下了让他浑身不适的蒜辛。

姜言意又剥了一个递给他,封朔摆摆手,示意不要了,他低咳一声,试图补救:“本王……昨日是第一次吃蒜。”

言外之意是他以前没吃过大蒜,不知道大蒜是个什么味。

姜言意又心疼又好笑,解释道:“昨天的蒜是糖蒜,在泡菜坛里腌了将近两个月呢,所以才没多少蒜味。

今日凉拌用的是生蒜,没经处理过,所以味重些。”

封朔看了姜言意一眼,发现她噙着笑的眉眼间除了有几分揶揄,倒是没再怀疑他生吃大蒜的缘由。

他佯怒道:“有这般好笑么?”

姜言意秒怂摇头,绷着脸和他对视,只是没忍到三秒就破功,笑倒在蒲团上。

封朔威胁道:“你还笑?

信不信我现在亲你?”

生吃大蒜再接吻,这未免也太魔鬼了些。

这个威胁十分有效果,姜言意赶紧绷住脸,爬起来正襟危坐,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看的游记上。

只不过不经意一抬眼,发现封朔自己在剥橘子吃,她还是破功了,笑得前仰后合。

封朔瞪她一眼,扔下橘子做势就要来抓她。

姜言意吓得满屋躲,最后被封朔堵到墙角时,她只能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巴,念叨着:“不许亲不许亲……”

封朔居高临下睨着她,恶劣地把她梳得工工整整的发髻揉成了个鸟窝,道:“先欠着。”

接下来几天,封府的厨子就比较倒霉了,他们王爷看到菜品里有蒜就会退回来,让他们重做。

厨子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以前只挑素菜的王爷,怎么突然之间连有蒜的菜品也不愿碰了?

铁匠被无罪释放,他出狱时,秋葵要去接他,姜言意租了一辆牛车带她过去,见到铁匠秋葵还哭了一场。

秋葵舅舅是个身形干瘦的老头,因为常年下地劳作,背佝偻得不成样,他身后站着儿子儿媳,儿媳手上抱着个两岁出头的娃娃。

秋葵舅母的尸体被裹了草席放在一辆板车上,她舅舅脸上还有些许沉痛,但儿子儿媳脸上就只有不耐烦了。

秋葵舅舅走过来时,铁匠上前半步把秋葵护到了自己身后。

她舅舅有些讪讪的,一张土黄的脸满是皱纹和沟壑,下巴上稀拉有几根花白的胡须,因为常年劳作而粗糙的一双手,在拱手作揖时手指都有些合不拢。

他对姜言意道,“您是秋葵东家吧?”

姜言意点了一下头,态度不冷漠,也不热络,但绝对让人亲近不起来。

秋葵舅舅说:“多谢您照顾秋葵,她是个命苦的孩子……”

姜言意冷硬道:“你们当初既然决定卖了她,现在也不必再来说这些话了。”

膈应谁呢!

秋葵舅舅没有辩解,只不过浑浊的老眼里似乎有些湿,脸上努力挤出一个笑来:“还是该谢的。”

他转头看向铁匠,二人目光相碰都没有说话,片刻后他才把视线落到了秋葵身上。

秋葵本就是一张圆脸,因为到了姜言意店里后伙食好,脸愈发圆润了,身上的衣裳也体面,相比之下,他们一家倒显得无比落魄潦倒。

他说:“舅舅对不住你,你恨舅舅也是应该的,但舅舅还是盼着你今后能过得好。”

只说了这么几句,他迈着蹒跚的步子往板车那边走去。

拉起板车,勾着背驼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他儿子在后面推,儿媳抱着啼哭不止的幼子跟在旁边。

脚下缝缝补补穿了不知多少年的棉鞋被雪水浸湿,寒意顺着脚底往身上走,这条路就像这一辈子那般难走。

冷风灌喉,秋葵舅舅被呛得咳嗽,他把头埋得太低,热泪洒进雪地里,只砸出几个豆子大的小坑,很快就被脚印和车轮印给盖了过去。

那一年整个大宣都闹饥荒,家里锅都揭不开,怀着八个月身孕的儿媳都瘦得只剩一层皮包骨,秋葵一根筋,听她娘临死前的话,到西州来投奔他。

家里又多了一张嘴,老伴儿就没一天有过好脸色。

老伴儿决定卖了秋葵时,他是知情的,但一边是空荡荡的米缸和即将出世的孙子,一边是死了爹娘的外甥女,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灾荒年大户人家家中都只有赶走丫鬟的份,哪还会再买人?

加上秋葵脑袋不好使,卖去给人做苦役都没人要,好在秋葵模样长得水灵,于是只能卖到花楼去…… 秋葵看着她舅舅一家在大雪里走远的身影,原本的埋怨和恨像是被什么冲淡了,只剩一种她自己也不知道的茫然。

眼泪流出来,心口涩涩的。

自她爹娘死后,她终究是没有家的,哪怕世上还有亲人,但从今往后也只是路人。

铁匠跟她说:“莫哭。”

谁料就是这一句话,却让秋葵瘪着嘴像个孩子一样哭出声来。

只不过现在帮她擦泪安慰她的不是姜言意了。

姜言意在一旁看得也有些感慨,秋葵所有的苦难都是从她舅母卖去青楼开始,常说人死如灯灭,再多怨恨都该消了。

但她舅母卖了秋葵,一家子也没能活出个人样,如今又赔了性命,兴许这就是报应吧。

秋葵舅母一死,再告她拐卖秋葵也死无对证了,铁匠为了帮秋葵恢复良籍,忙前忙后这么久,为了打通关系还散了不少钱财出去,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回去的路上,姜言意问起他今后的打算时,他道:“我手上还有些余钱,年前赶着把房屋翻修一遍,年后就能成亲。

以后我多接些活儿,总不会委屈了秋葵的。”

打铁都是卖力气挣钱,姜言意在他那里打过不少器具,知道这钱不好赚,而且越上年纪,成不了名家的话,能接的活儿就越少,毕竟体力跟不上了。

想到面坊那边如今邴绍一个人忙不过来,姜言意问他:“你若是不想打铁了,我这边倒是缺人,只要你做事踏实,赚的不会比打铁少。”

铁匠也知道打铁得看行情,他在西州城算是最出名的铁匠,赚的银子也不多,每个铜板都是抡了几千锤才砸出来的。

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若是要成亲,开销就大了去了。

他为人敞亮,说话也从不藏着掖着,当即道:“姜掌柜若还要人,我自是愿意过去干的,只是您也知道,我这人嘴笨,怕搞砸了您的生意。”

姜言意道:“不会。”

铁匠若来她这里做事,一来能赚更多的钱,将来他跟秋葵的生活也有保障。

二来他以后要是做出什么对不起秋葵的事,她还能直接帮秋葵出气。

铁匠点点头,算是应下了,他道:“秋葵的卖身契,我还是想帮她赎回来。”

秋葵是罪籍,和一般的奴籍不一样,奴籍只要主人家愿意,去当地官府就销掉。

罪籍必须得天子亲赦。

姜言意说:“秋葵的卖身契,我只是帮她存放。

我相信你现在是真心想娶她,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且放在我这里,你若是敢欺负她,我随时都能把人带走。”

她握住秋葵的手:“我就是她娘家人。”

铁匠道:“姜掌柜用心良苦,我替秋葵谢过您。

但往后她就是我的结发妻,她的一切东西,我想她自己存着就好。

您若是对我不放心,我可以跟您去官府签卖身契。”

他宁愿自己卖身,也想帮秋葵拿回卖身契。

姜言意点了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