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揽客骚操作(1/2)
姜言意被鹦鹉逗乐了,她接过笼子,再次向封朔道了谢,又问“不知王爷想吃些什么?”
封朔见她似乎挺喜欢着鹦鹉,唇角也不着痕迹勾了勾,瞥了一眼裱在墙上的菜单道:“来个羊肉锅子。”
姜言意给他添了茶,忙去厨房弄锅子。
高汤是一早就吊好了的,舀入锅中冲滚水就行。
锅子底部放了烧红的银炭,这样即使端上了桌,锅子里的汤也会一直沸腾。
她弄这些的时候,李厨子问了声是什么锅,姜言意一答羊肉锅,李厨子就手法极快地帮她片出一斤羊肉来,切得不薄不厚,正是用来涮着吃的最佳厚度。
锅子一端上桌,羊肉和各类配菜也摆了上去。
姜言意先前做的各类酱料在此时派上了用场,只可惜腐乳还没发酵好。
开中高端火锅店,服务自然也得到位,自然不可能让客人自己去打酱碟。
姜言意问:“王爷吃酱碟的口味是偏重还是偏淡?”
羊肉火锅的酱碟讲究一个“辛、辣、卤、糟、鲜”
,在这吃辣还不太盛行的古代,“辛”
一般是用蒜蓉,“辣”
则是茱萸。
封朔以前也吃过锅子,但那时候他没有味觉,根本辨不出入口的东西究竟好吃不好吃。
他道:“随意即可。”
姜言意琢磨他这话,约莫就是不挑了。
她拿了一个精致的梨花形小碗,去陈列调料罐的柜台前搁酱,先放液体的酱料,再放固体的酱料,顺时针搅拌时不沾碗,这样调出的酱料才不散不泻。
调好酱碟,姜言意将酱碟捧回封朔桌前:“您慢用。”
铜锅里的水咕噜咕噜滚着,汤是清汤,锅子上方升起蒙蒙白雾,浮在汤面上的枸杞红枣在这一刻好似落花一般,一旁的白颈瓷瓶里还插着几株娇艳欲滴的木芙蓉。
桌与桌之间都用半人高的竹制屏风隔开,屏风上用竹篾编织了各类花鸟图腾,细看虽说是粗糙了几分,但在这边陲之地开这么一家馆子,已颇有几分“雅趣”
。
封朔拿起木著,这才发现木著上也雕刻了修竹纹,还有一个篆体的“姜”
字。
他打量摆上桌的碗碟,见大都塑形别致,打酱碟的小碗是梨花形,摆放菜品的盘子则是叶子形,碗盘外璧或是勺子柄上,也有一个篆体的“姜”
字,显然是在烧瓷时就绘上去的。
封朔原本只是想随便吃些,如今倒是真觉着这不起眼的小店颇有几分意思。
他用加长的木著夹起一块羊肉放进锅里,涮好后放进酱碟里蘸酱,入口的瞬间,愣了许久。
锅底的汤约莫是用老母鸡吊的,但没有一点鸡肉味,只余鲜味,羊肉有些微膻,裹上酱料后入口,五味在舌尖绽开,直叫人回味无穷。
他突然明白为何权贵都喜欢吃这古董羹了。
姜言意在这时又端了两个盘子上来,两盘都绿油油的,一盘是香菜,一盘是茼蒿。
她笑道:“这是小店今日开业赠的配菜。”
吃羊肉锅子涮点香菜或茼蒿,这时行家都懂的搭配,不过有的食客不喜食香菜,有的食客又颇好这一口,姜言意索性把两盘都端上来了。
封朔看了看两盘绿油油的菜,眉头下意识就要皱起,不过也没说什么,只迟疑点了下头。
姜言意一贯是看不懂这位大佬心思的,招待完他,又去别桌上菜。
她虽然让卖糖葫芦的小贩帮自己宣传了好几天,但今日开业,进店用饭的客人还是不太乐观。
马上就要到饭点了,她店里一共只有五桌客人。
前来要糖葫芦的孩童倒是不少,不过既然能被一串糖葫芦哄到这里来,家中也都不富裕,自然没那个闲钱下馆子吃火锅。
姜言意买的三把糖葫芦就放在柜台处,她见孩童们一直围着不走,想着反正是花在营销上的银子,就一人发了一串糖葫芦。
孩童们这才喜笑颜开离去。
赵头儿坐在柜台后面帮她看账,见状直摇头:“你这做生意的,还没赚钱就先赔钱了。”
姜言意不好意思笑了笑:“先把名气打出去嘛。”
之前看热闹的人虽多,但就跟姜言意先前担心的一样,羊肉锅子不便宜,那些有钱吃羊肉的,都有自己信赖的老店,或是自家府上的厨子手艺就不错,不会这般轻易就把钱砸进她店里。
赵头儿光是看这店铺的陈设,就知道她花了多少银子在里面。
怕姜言意难过,他道:“开馆子不是这么容易的,都有个起伏的过程,下次休沐我跟老李约几个军营里的老友过来。”
他们在军中的老友,再不济手底下也管着百来十号人了,吃个锅子的钱肯定是有的。
姜言意知道赵头儿是怕自己这生意做不下去,到时候回不了本,她心中感激:“多谢赵叔好意,但哪能一直麻烦您和师父,我既决定在这里开店,肯定就想好了这些的。”
她去后院,让两个火头军帮自己把烧烤架搬到铺子门口,燃上银炭。
赵头儿不解:“你这是做什么?”
他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样的炉灶,不过瞧着应该是用来烤东西的 姜言意正用棕树叶做成的扇子催风让银炭燃得更旺些,她一边扇一边道:“用来做炙肉的。”
古人管烤肉叫炙肉。
赵头儿听了暗自摇头,心说这闺女不懂行,开馆子什么都买什么都做,那肯定是不行的,到头来反一样也做不好,赔了口碑。
但今日是姜言意铺子开业的日子,姜言意眼下干劲儿又足,他也不好说不吉利的话。
炭火已经生了起来,姜言意快步走进厨房,从橱柜里找出前些天就削好的竹签子。
李厨子听说她想烤肉,也跟赵头儿一样觉着不可行,但拗不过姜言意,看她一个人忙前忙后又于心不忍,只得帮她切起了小块羊肉。
秋葵在前面的店里守着,以便食客们要求添茶水或是要加菜。
姜言意手脚麻利串好几签子羊肉,拿上自制的辣椒面和孜然粉去外边开始烤肉。
这个时代虽然辣椒还没被搬上餐桌,但孜然已经是大众所知的香料,不过在这里被叫做“枯茗”
。
孜然跟烤肉那是绝配,再撒上一点辣椒粉,香味简直能飘出一条街去。
当街烤肉串,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冲击引得不少行人驻足。
等肉烤得七分熟时,姜言意撒上孜然和辣椒,那股香味直往人鼻尖里钻,把肚子的馋虫一同勾了起来。
很快就有人上前问姜言意:“你这炙肉怎么卖的?”
姜言意道:“小店今日开业,这炙肉不卖,进店吃锅子,免费送五串炙肉。”
不管什么时代,“免费”
两个字总能最快地击垮顾客的心理防线。
那人见姜言意烤的炙肉分量足,还一连送五串,顿觉就算她这里的锅子味道差强人意,那也值了,抬脚就往店内走:“给我来个古董羹,炙肉快些拿上来。”
“好嘞,您里边请。”
这才开始烤就招徕了一位顾客,姜言意心中高兴,脸上笑容也灿烂了起来。
里面的食客听见她说免费送炙肉,原本就被那味道勾得不行,赶紧喊了声:“掌柜的,咱们这桌的炙肉可还没上!”
姜言意回道:“正烤着呢!
一会儿就给您端上来!”
亏得今日过来的火头军多,不缺人手,姜言意赶紧让几个火头军去后院帮忙多串些肉串过来。
坐在另一桌的封朔也闻到了烤肉香,不过碍于身份,他自是不可能像那桌的食客那般嚷嚷出来,只往外瞥了一眼。
一名火头军正端着姜言意刚烤好的肉走进店内,不期然撞见封朔的视线,他端着托盘的手就是一抖,脚下转了个弯,往封朔这桌送来了:“大……大将军,您……您请用。”
方才喊话的那桌,食客见烤肉端去了另一桌,正想嚷嚷,瞧见坐在那一桌的是封朔时,果断闭嘴了。
从辽南王嘴边抢肉吃,他还没这个胆子。
赵头儿坐在柜台后面,见姜言意真用这法子揽到了客,但一听那傻闺女说炙肉是送的,心中顿觉血亏,不过多一位客人就能多回点本钱,他还是热络迎了上去。
问清食客想吃什么锅子,就让临时跑堂的火头军去厨房给李厨子传话,秋葵则拎着茶壶上前去添茶。
食客瞧着桌子之间都被隔开,仿佛是个简易的包间,碗盘又设计得精巧别致,原本是冲着炙肉来的,也因这些小物件对这家店增了几分好感。
因为姜言意当街烤肉的骚操作,加上孜然粉和辣椒面这等外挂,前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还没到午时,店里就已经座无虚席。
里面一热闹,外边瞧着店中生意红火,食客们潜意识里就觉着这家店味道一定不错,闻着勾人的炙肉味,再一听这肉串是吃锅子送,排队等都乐意了。
路过的达官显贵见此盛况,难免也起了尝鲜的心思,又不愿多等,便留下丫鬟小厮在此候着,把锅子打包拿回府上去吃。
姜言意的辣椒面不多,往肉串上洒得也很少,毕竟古人可能还不太习惯吃太辛辣的东西。
但有好几桌食客吃了免费赠送的烤肉串,花银子买都要再来一份。
姜言意瞬间觉得,古人吃辣这一块肯定有市场,她现在只恨自己的辣椒太少了。
也亏得今日火头营来了十几个火头军,店里不管怎么都忙得过来,传菜的上菜的收拾桌子的,半点不耽搁。
姜言意在外边烤肉串,后院也有火头军帮她串肉串,到后面,不仅羊肉不够了,竹签子也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