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繁荣之下的隐忧(2/3)
“上级领导统筹全局,在全国范围内作出了相应的安排。
我们作为命令的执行者,不能打丝毫的折扣,更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
万幸的是现在港上的公司已经开始出货,从昨天到现在,一共带走了17000套游戏机,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增加产能扩大编制的确有风险,可是倘若有一天因为我们厂的产能跟不上,导致组装厂的工作被迫暂停。
这个责任恐怕在座的各位任何人都承担不起。”
手下面有抱怨,厂长听听也就罢了。
无论如何他都不敢做出放慢脚步扩产的决定。
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要克服掉,不能影响大局。
不能因为一家工厂的问题而影响到全国各兄弟单位的付出。
“咱们厂的技术工人就那么多,单单是培训就已经分身乏术,更何况还要顾及之前生产线的工作任务。
我们的技术科真的已经到了极限,我们不谋求休息,只谋求适当的减少一些工作强度。
要是大家伙都累垮了之后的工作可怎么展开?”
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再次甩锅。
这番话从表面上听没有任何话外音,可是开会的有些人嘴角带着微笑,显然听懂了隐藏在内的意思。
以前工厂也搞过,大会战大决战。
那个时候没有人喊苦喊累。
甚至只要在工厂大会上表扬几句,他们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奋斗在工作一线。
然而现在至少保证每天每个人有八小时睡眠时间,可是他们却要累垮了。
归根结底都是钱闹的。
自从报纸上刊登了组装线上的工人每个月能拿到1200块钱时,技术科的人好像都染了病毒一样,瞬间变得疲惫不堪。
生而为人,谁不想活的好一些。
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庭富足一些,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妻儿吃得好,用得好,穿得好。
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学徒工,一线组装的工人都可以一个月挣1200块,而他们这些技术大牛却只能挣几十块的死工资。
这换成任何一个人心里都会有些不平衡。
厂长也明白,港商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城门立木取信于人的把戏。
无非是多花点钱,让工人们拼命的工作。
用金钱的奖励去提高产能而已。
只不过港商的这一步迈的有点大,瞬间扯到了蛋。
工人的效率是高了,可是在其他兄弟单位之中却起了相反的作用。
“我知道大家最近很辛苦很劳累。
甚至这个年过的也是很疲惫。
这样,我们现在就沪市元线电五厂领导班子的名义,向四机部打一个报告。
看看能否提高咱们厂职工们的待遇。”
厂长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个皮球踢到四机部。
大家伙现在的工作强度的确提高了很多,上级领导是否应该增加一些补贴?
总不能又让马儿快快跑,却不让马儿吃个饱!
“咳,咳...”
我们技术科倒也不是那个意思,不过能为大家伙争取一些福利跟补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被厂长当众点破,技术科的几个负责人还是脸色有些尴尬。
不过他们几个也是无奈,手底下的人甚至放言想要去京城当一名组装厂的员工,也不愿待在厂子里累死累活挣几十块。
1200块工资的报道一面世就代表着世道变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而同样嚷嚷着涨工资的远不止这一家,全国各地的供应商都在嚷嚷,希望上级领导或者港商给他们也相应的补贴。
当这些消息反馈回四机部的时候,钱部长也是深感压力。
如果林平没有给组装厂的工人带来这么高的收入,大家伙或许真的没有怨言。
现如今眼睁睁看着别人一个月的收入顶自己两年,再老实的人,再憨厚的人都会有脾气。
四机部铁定拿不出那么多钱,为工人们做补贴。
而现阶段各个供应商提供的电子元器件数量有限,即便有盈利,也不足以让工人们大幅提高收入水平。
这一切只能等到大规模投产之后,批量卖出后有了足够的利益才能为工人们提高待遇。
“现在全国各个行业都把目光紧盯在咱们身上。
上级领导赞赏咱们四机部提前迈入市场经济。
现如今可是不能出丝毫的差错,否则的话咱们可对不起领导的赞赏。”
办公室里,四机部副部长成自强看着钱敏说道。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四机部的名义下发一个文件,要让所有工人明白,只要工厂挣了钱一定会提高他们的待遇。
虽然有些望梅止渴,不过这宣示了咱们为工人谋取福利的决心,相信工人们能够理解并且最终选择支持。”
虽然有些凭空画饼的意思,可是现如今能拿出手的方案也只有这一个。
如果不采取凭空画饼的手段,那么就必须要付出真金白银。
而现阶段四机部根本不会从财政部拿到足够的补贴,为了全行业扩产扩容,四机部都快要把财政部的门槛给踏平了。
要不是上级领导坚决支持,恐怕四机部也拿不到足够的经费。
有了这些经费加上从银行的贷款,这才勉强让整个行业完成了第一轮的扩容扩产。
现在如果想要提高工程的待遇,再去寻找财政部获得支持,恐怕比登天还难。
这件事不但财政部会拒绝,上级领导也会拒绝。
半导体行业刚刚有所起色,工人们便闹着涨工资。
那么其他行业如果也闹将起来,全国的工人阶级岂不是都要集体涨工资?
现阶段国内的财政,怎么可能有足够的钱给全国所有的工人集体涨工资。
使用体制内的资金拨款给工人涨工资。
这个头不但不能开,而且不管是谁提出都要受到严厉处分。
但是倘若是工厂自己凭借实力,从市场经济挣到的利润分发给工人变相提高待遇,这样一来任何人都挑不出错,甚至还要好好的夸奖一番。
没准还要全国各地分享经验,到处演讲。
电子厂组装线工人挣到1200块,上级领导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鼓励媒体大肆宣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财政拨款这条路显然行不通,而希望港商提前支付一些货款更是妄想。
毕竟大家已经签署了合约,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有契约精神。
“那我们开会研究一下,具体将来这些工厂挣到钱后,有多少钱需要上缴国库?
有多少钱需要上缴四机部,剩余的钱怎么还款给银行。
最后研究一下如何给工人分配福利?
这个钱肯定不会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
否则的话,工人感觉不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待遇,这问题就等同于没有解决。
不如我代表四机部到各单位实地调研一番。
借着我调研的时间也可以相对拖延一下时间,让全国各单位扩容扩产留有更多空间。
另外借着这次调研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工人们的诉求。
等所有单位调研完毕之后,相信那个时候全国的产能已经扩容完毕。
只要工厂开始大规模盈利,我们的压力就会大幅减轻。”
副部长成自强无奈之下只好使出了‘拖’字诀。
堂堂一部之长,虽然名头上带着一个‘副’字。
可是却如此耍无赖一般使用拖字诀,显然这也是无奈之举。
“看来目前也只好如此了,那就辛苦你全国各地跑一趟。
这一次,多带一些人手认真调研,我们要得到更多的数据跟经验。
全国其他行业没有人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入市场经济,同志们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
虽然咱们行业不同,可是多多少少应该会有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