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先见之明
“我当然相信腾哥,在我心中,腾哥任何时候都是智多星,没什么事情能难倒你。”
“嘿,很多事,要咱们兄弟俩配合才做得好,光靠我一个人,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哦,我学生刚送我一张CD碟,很好听,你拿回家刻录一张吧,保证你喜欢。”
施远腾知道黎明喜欢听音乐。
“是吗?
太好了!
我很久没买过碟了,快给我,我回去刻多几张。”
黎明一听,高兴起来。
黎明接过施远腾从书房里拿出来的专辑音乐碟,转身离开,才走到门口,突然又转身。
“怎么了?
还有事?”
“对,差点忘记问了。
最近我老婆老找我,让我找你为她的熟人加号,怎么回事?”
“哦,今年开始,医院实行预约看病,我放出去的号很抢手,总是提前一个月被约满。
这样吧,凡是你老婆让你出面的,你都答应她,让他们到我的诊室来找我。”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黎明说完,才离开施远腾的家。
第二天是周二,施远腾交完班班,便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黎明的同事。
黎明介绍他找施远腾,现在有紧急情况想请施远腾帮忙。
“黎明的同事?
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我的弟弟昨天晚上想起床小便,突然发现四肢乏力,根本无法起床。
当时马上送到长洲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现在住在长洲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从昨晚到现在,症状越来越重。
黎明知道后,对我说,必须要找您才能解决问题。”
“你弟弟多大年纪?”
“24岁。”
“哦,这么年轻,他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的发作?
昨晚有没有吃夜宵?”
“有,去年也发作过一次,他休息一天就好了。
这次比较重,连路都走不了。
对了,他昨晚确实与朋友一起去喝夜茶。”
“现在用什么药你这道吗?”
“我也不知道具体用什么药,据医生说,我弟弟患的很可能是多发性肌炎,正在按多发性肌炎治疗。”
“明白了,让他过来吧,我在病房等着,越快越好。”
放下电话,施远腾马上吩咐春雨做好抽血检查的准备,等病人到来,马上抽血检查他的血电解质和肌酶。
与此同时,施远腾还叮嘱春雨备好几瓶浓度为百分之十的氯化钾口服液。
另外,施远腾还吩咐医生准备好心电图机,准备给病人做心电图检查。
这些指示,一气呵成。
不管是执行的护士还是医生,甚至连在一旁听着的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都感到奇怪:病人还没到,怎么就可以做如此明确的指示?
难道施主任有千里眼?
或者有神通?
这些疑问,激起了他们对这个病人的兴趣,他们都在等待着病人的到来;等待着病人到来后所做的检查结果;甚至想象这这个病人该下什么诊断?
治疗效果会如何?
约莫半个小时后,急诊科的医生推着一张车床走进病房,车床上,正躺着一个年轻壮实、但四肢不能活动的小伙子。
病人神志清楚,说话清晰,但四肢无法活动,而且呼吸已经显得有点费力了,情况比施远腾想象的要严重。
当班护士马上给他抽血做检查,这边心电图的结果也出来了。
果然不出施远腾所料:心电图可见明显的U波,这是提示病人体内缺乏钾离子的一个重要的心电图改变。
施远腾立即吩咐给病人口服氯化钾,而且超常规地服用,每隔半小时服用20毫升。
连服三次后,每隔半小时口服10毫升。
一个小时后,检验科打来紧急电话,提醒医生,这个病人的血钾严重降低!
医院有个规定,检验或者影像学或者其他检查科室,一旦发现被检查的病人或者血液指标有严重的异常,必须第一时间向相关的医生或者科室报告。
自从这样的规定实施以来,挽救了大量急症和重症的病人,深得医生和护士们的欢迎。
施远腾再次去看病人时,小伙子已经可以在床上活动四肢,还能坐起来吃东西,呼吸更是非常平顺。
参与治疗该病人的实习医生、进修医生问施远腾,为何能如此迅速地作出这样的判断和处理?
为何见效如此之快?
效果如此之好?
施远腾趁机给他们上一堂“周期性麻痹”
的课,并说明正确的诊断对治疗转归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
施远腾将这个病人的特点做了归纳:一是病人年轻,曾经有过类似发作的病史,而且通过休息可以完全缓解。
而周期性麻痹的特点之一就是周期性发作,但时间上没有规律性,与病人的饮食和身体状况有关。
病人正好在发病当晚与朋友喝夜茶,施远腾知道,所谓和夜茶,与吃夜宵没什么区别,吃的无非是面包等。
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对于一个有过肌无力发作的病人而言,短时间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短暂的升高,从而导致血液中的钾离子“走进”
细胞内,最终导致血钾的降低。
二是该病人这次在长洲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肌炎,一般而言,多发性肌炎多首选用激素治疗,而激素又可以影响到糖和钾离子的代谢,使血钾更低,导致症状更加严重。
所以,当我听说他们正在按多发性肌炎治疗时,当我听说治疗后症状更加严重时,我对这个病人的诊断已经心中有数。
当然,任何猜测都必须经过检验检查的证实,我们绝对不能用猜测代替真正的治疗依据。
所以听完电话我已经心中有数了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而且这些准备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抽血和心电图是为了明确诊断;氯化钾口服液是为了在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的治疗。
这种疾病来势很迅猛,如果处理得当,消失得也象一阵疾风,转眼即逝。
关键是看你诊断正确与否,如果诊断错误,处理不当,会致病人血钾严重降低,病人可能会因此而死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呼吸机麻痹,这些都是有过血淋淋的教训的。
施远腾在讲解这个病例时,围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
听完施远腾的分析和讲解,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他们见识了什么是大师,什么是真正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