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三章 心服口服的陈院长

汽车在慈心医院大门稳稳停好,大家走下车,敏感的黄校长听见不远处传来的轰鸣声,便问施远腾:“教授,你们医院还在建设?”

“对,我们最近在何市长的帮助下,获批建设一座放射性治疗机房,现在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啧啧,一家民营医院,连这样的治疗手段,都能拥有,都敢拥有,确实有胆识,有魄力。”

陈院长不由赞叹。

“陈院长此话该作何解?”

黄校长对医疗方面,并不熟悉。

“黄校长,肿瘤的放射性治疗,要求很高,投入很大。

除了设备的投入,还必须有人才的投入。

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病人资源,这些投入,都是浪费,会产生很大的亏损,造成很大的经营压力。”

陈院长不愧为行家。

“施教授,按照陈院长的说法,你们是不是拥有很丰富的病人资源?”

黄校长很快便抓住问题的核心。

设备和人才,施远腾他们肯定拥有,关键是病人的资源是否充足,是否支撑得起一座放疗机房的运转。

“我们的病人资源还是很充足的。

病人的来源,覆盖整个长洲和附近地区乃至西江省的部分地区,覆盖的人口,初步估计,已经达到一千多万,这是一个基本数据。”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老百姓中的口碑非常好好,他们愿意到我们医院来就诊、住院和治疗。”

“自从肿瘤病区开科,我们的床位一直没有空过。

在陈院长和林院长的帮助下,我们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我们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施远腾如数家珍。

“施教授人在汉南,怎么对医院的情况如此熟悉?”

陈院长感到奇怪。

“呵呵,我经常与他们聊,他们也经常打电话给我,和我聊起医院的情况。

所以,对于医院的发展和进步,我是很了解的。”

“施教授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头脑啊!”

陈院长见识过施远腾的厉害,不由赞叹一声。

“陈院长过奖了!

各位请跟着傅院长,到医院各个科室参观指导。”

施远腾刻意让傅一灯来做这项工作。

他知道,接下来,傅一灯也可能面临这要与黄校长签订协议的问题。

在长洲市人民医院,他们参观的是教学。

在慈心医院,他们参观的重点,放在医院的建设、管理和医疗水平上。

在这方面,陈院长看得最为细心。

从门诊的导诊、病人的指引、健康宣教、门诊的分诊系统一直到病房、医技科室、药房的软件系统的应用,陈院长都不会放过。

在儿科中心,当他们看到病房里精细的做工,人性化的布局,无处不在的安全防范,连黄校长也赞叹不已。

“陈院长,你们儿科病房,也没有做到这样吧?”

“没有,绝对没有。

说来惭愧,在这方面,与他们相比,我们差很远很远。

这不是我们没钱,而是没有人去想。”

“我们总以为,我们的病人很多,不愁没有病人,没有必要花心思和精力在这方面。

现在看到慈心医院儿科的门诊和病房的装修,不得不认输,不得不叹服。”

“其实,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

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他们都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从患儿的角度出发,才会做出这样完美的设计和做工。

施教授,你们医院,事事处处为患者着想啊。”

陈院长再度发出赞叹。

来到外科手术室,他们穿好衣服,走进去参观。

看到配置齐全、环境舒适的医护休息室,就餐室,陈院长又忍不住了。

“施教授,我来到这里参观,才明白,你们医院,为什么能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

你们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真正为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着想,我们不如,我们不如你们啊!”

“你们也太低调了,迎该允许同行多点来参观和学习。

这么好的医院,竟然藏在这里没有人知道?

可惜,实在可惜。

这次回去,我一定组团来这里参观。

虽然我们无法大改,但一些理念,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陈涵的心胸,要比方明宽很多。

“陈院长客气了!

当时的我们,没有什么可借鉴的。

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不能委屈病人,更不能委屈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我们一定要尽我们的能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工作区是这样,生活区,我们也尽量做到这样。”

施远腾也不客气,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这样的院长,怎么可能不受员工的爱戴呢?

施教授,你是实至名归啊。”

此时此刻,陈院长对施远腾,可谓心服口服。

“我这一路走来,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建筑的设计和质量。

设计的布局非常合理,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距离非常合理,所有的建筑,用料都十分讲究,质量很好。

哎,施教授,是不是你们一直在监督着他们在施工呀?”

黄校长对这些更感兴趣。

“没有,我们当时的人手很少,根本没时间去管这些事。

大家一起商量好设计方案,就全权交给施工方。”

“不过,这个施工方可是很有来头的。

他们是我们凤歇市最大的建筑公司,他们所承建的工程,是凤歇市公认的样本工程。

何市长知道,在凤歇市,所有市政工程中,他们的质量是最好的。

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肯定会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施远腾的话,潜台词很清晰,相信何至忠能听得明白。

“施教授说的是大实话,在我们凤歇市,他们的建筑公司说第二,就没有谁敢说第一。”

何至忠马上插了一句。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今天,不仅眼见,而且耳听。

我看呀,这是我这个医疗外行参观后最大的收获。

从你们医院的建设,我知道,我们学校的建设该怎么做了。”

黄校长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