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笃定的施远腾
“这个阿腾,这辈子从来没有缺乏优秀的女人。
这一次,就看他自己能不能走出来喽。”
张慧听完她们的话,不由心中感慨。
“我现在是没辙了,就看慧哥的喽。
我们都希望,阿腾能够早日真正走出来。
别看他工作认真,待人和蔼,现在的他,内心其实还是非常痛苦的。”
方明也配合着张慧。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就像潘董提出打羽毛球,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必须让他慢慢走出来,如果他都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怎么能接受别人?
慢慢来吧,阿腾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定可以走出来。”
“对,慧哥的说法,我也非常认可。
以施总的智慧,肯定可以走出来,需要的是时间。
毕竟,这些伤害太深了。”
潘铮彤也认可张慧的说法。
“我觉得,应该动员施教授外出走走,旅游或者去唱歌什么的。
不要每天都是工作,工作。
我看呀,施教授是想用工作来填满他的时间,这样做,非常不好。”
林秀红也提出她的建议。
他们一边吃,一边聊。
你一言,我一语。
张慧和方明在为施远腾做铺垫,潘铮彤和林秀红则想着,怎么样才能使施远腾接受她们。
施远腾并不知道他们吃饭时的讨论情况。
回到家,施远腾放下球袋,刚转身,便看见施文步态蹒跚地向他走来。
施远腾蹲下来,将扑进他怀里的施文抱起来。
“施文想爸爸了?”
“嗯。”
施文对着施远腾点点头。
“吃东西了没有?”
“嗯。”
施文再次重重的点点头。
此时的施文,年龄还小,表达能力跟不上她那聪明的小脑袋的想法。
“等爸爸吃完饭,和你到楼下玩,好不好?”
“嗯。”
这一次,施文一边点头,一边用手指向窗户外。
张姨看见,从施远腾的手上接过施文,施远腾随即到厨房吃饭。
施远腾吃完饭,便带着施文,到楼下的小区里,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
一龙长大后,很懂事。
不管是文化课的学习还是小提琴的学习,一龙都非常认真。
在一龙的身上,似乎看到施远腾的影子。
现在,施远腾只要有空,尽量带施文到小区玩一会,让她尽可能的与小朋友接触。
让施文在玩耍中得到快乐,也得到学习,从语言到动作到行为,都非常有利于施文的成长。
对于施远腾而言,这也是他日后全部的寄托。
他似乎回到在长洲人民医院时的状态,喜欢独处,喜欢孤独。
在他的生命中,为他带来最多的快乐和影响的女人,非毓文莫属。
毓文的走,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但施远腾仍然还没有完全从中走出来。
这个温柔了他的岁月的女人,再也不可能从他的心中离开。
以后会怎么样,他自己也无法预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不可能再次走进婚姻了。
这个家里,永远都只会有自己,一龙,施文,和张姨四个人。
他不会让任何一个女人,以妻子的身份,走进这个家。
又到了周四,施远腾坐诊的时间。
施远腾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诊所,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在省医,分配到他身上的宣传资源极少。
这是因为他属于“非典型专家”
,这样的专家,并不是省医宣传的重点。
对于这些,施远腾给予充分的理解。
体制内的一切,他太了解了,所以,他并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去给方明添麻烦。
他的病人,除了部分来自于以前在长洲时积累的、依从性很高的病人外,其他的,就是口碑相传的病人了。
就算是这样,他的号,依然是“一号难求”
。
在省医这样的地方,施远腾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方明当院长,他可以这样坐诊。
方明一旦退下,他还能不能这样,不得而知。
但施远腾并不在乎这些,想当医生,多的是可以让他发挥才华的地方。
他曾经想过,带着一龙和施文,回到长洲,回到仙游镇。
当看到一龙在文化课和小提琴方面的进步,他意识到,汉南的教育资源,要比长洲及长洲所属的地区,强大无数倍。
他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了两个孩子的前程。
施远腾按部就班地看着病人,十一点多,一位女士带着一位老人家走进诊室。
施远腾请老人家坐好,这位女士主动向施远腾介绍她爸爸的病情。
“最近一周,他的右侧眼眶周围,特别是眼眉上方,出现剧烈的疼痛。
看过很多医生了,每一次,都是开点止痛药。”
“一开始,还有点效果,但两三次后,止痛药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
看他疼的这么厉害,我们很心急。
听朋友们介绍,今天终于抢到您的号了,请施教授为我老爸看看。”
女士的叙述,清晰而客气。
施远腾听完这位女士的描述,心中已经有数。
老人疼痛的部位,恰好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支配区。
而疼痛的性质,是典型的神经痛。
这个位置,这样的疼痛,大多与带状疱疹病毒有关。
施远腾看了一眼老人家,虽然精神还好,人显得很消瘦。
“你爸爸以前有什么病?”
“他有结肠癌,做完手术,接着做化疗,做完化疗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
“他有没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病?”
“没有,在住院期间,这些指标都很正常。”
“他以前有没有类似的疼痛发作?”
“没有,这是第一次。
按照我老爸的说法,这是他人生中最为疼痛的一次。”
“他有没有饮水呛咳,或者说,他有没有说话声音的变化,有没有对你说过,看东西出现重影。”
“没有,这些都没有。”
“嗯,好。
阿伯,我来给您检查一下。”
施远腾说罢,站起来,详细为老人家做体格检查。
在门诊,体格检查必须建立在问诊的基础上,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检查。
如果有可疑之处,再将检查范围扩大。
否则,一个上午的门诊,看不了几个病人。
施远腾从观察病人的眼裂的大小,眼球活动的情况,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触觉和温度觉,软腭的运动以及咽反射的情况等,细细检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