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何至忠调研
办公室的境况,令何至忠感到震撼。
陈旧的木制的椅子、书桌和搪瓷水杯。
在搪瓷水杯旁边,有一只新的不锈钢水杯,估计是临时为何至忠所准备的。
办公室的门窗,也是陈旧不堪。
上面的油漆,斑斑驳驳,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
“李校长,您可真不容易啊!”
何至忠一声感叹。
“唉,市里似乎已经忘记我们了,或者说,我们成了市里的负担。
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得到市里的任何拨款。
再这样下去,学校很快要倒闭。
很多贫穷家庭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啦。”
李国栋的话,带着怨气,却也实事求是。
“李校长,你觉得,学校的困境在什么地方?
你们有没有想过出路?”
“学校的困境?
太多了,一下子说不完,我挑几个重要的说一说。”
李国栋对于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
“首先,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拨款,很多本来应该购置或者更新的教学设备,无法及时购置和更新。
这些设备,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我们学生毕业后,没有得到充分的就业。
如果按照成绩和能力,我们的学生都不差。
但是,现在的单位,在用人方面,似乎不在乎这些。
有些事情,我不明说,何市长肯定也清楚。”
“我的学生们,大多是来自贫穷家庭,既没有背景,又没有钱财。
在这个社会上,第一步都很难走得出去。”
李国栋也知道目前社会的状况。
“李校长为什么对自己学生的质量,如此有信心?”
“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
他们坚守着这块阵地,竭尽全力,想为这些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些老师,甚至从自己家里拿来电脑设备,为孩子们上课。
他们对学生们,既严如父,又慈如母。
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得到很多医院的护士长们的认可。”
“学生们毕业的就业率有多高?”
“很低,甚至有不少很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回家务农。
每每看到这些,我心里就流血。”
“有没有足够的地方提供给她们实习?”
“实习是没有问题的,那个医院,都想要我们的学生去实习。
实习嘛,就是为他们医院免费打工,他们当然乐意。”
“可是,到了毕业的时候,他们便将我们的学生拒之门外。
唉,我也无可奈何啊!”
李国栋又一声长叹。
“有没有学生,嫌弃工资低,抱怨工作辛苦,而放弃到某些医院去?”
“没有,绝对没有。
这些孩子,都是来自贫困家庭,什么苦没吃过?
这样的苦,对于她们来说,那都不叫苦。”
“如果解决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学校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确实是这样。
一旦解决了就业问题,很多很有潜质的生源,就会继续到我们学校就读。
这样一来,良性循环就会形成。”
“你指的良性循环,有没有特定的指向?”
“有,我们可以进行校企合作。
我们负责输送优质的生源,他们负责最终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
这样,我们就解决了‘出口’这一端,也为‘入口’端提振信心。”
“当然,如果在资金方面能与企业达成共识,那就更好。
我们要求不多,一点一点的积累,这样一来,可以改善我们学校的教学环境。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
李国栋其实要求不高,但这不高的要求,却一直无法解决。
“慈心医院你听说吧?”
“听说,这是一家民营医院,而且经营得很好,很为老百姓着想。
我们学校以前都是与公立医院挂钩,我现在也在想,是不是与慈心医院联系,与他们挂钩,会比与公立医院挂钩,效果更好。”
“慈心医院对人才的招聘是很严格的,优秀的人才,他们肯定要。
另外,我听说,他们有意搞一家养老院,以养老为主业。
地点在慈心医院的附近,估计,在这一块,他们的需求是很大的。”
“这样就太好了。
我们的学生,保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就是不知道,他们想如何运作。”
“我初步与他们谈了一下,如果是学生到他们的养老院实习,他们除了提供住宿,还提供一定的报酬。”
“在实习的学生当中,他们每年都会选留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成为他们的正式员工。
慈心医院的员工,待遇都不会差。”
“这样一来,你们每年毕业的学生,就有一条稳定的出路。”
“何市长,非常感谢您!
来,请喝水。
很抱歉,我这里只能提供白开水。”
“呵呵,没关系,喝白开水,更健康。”
“何市长,您说的养老院,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建?”
“这个还没确定。
我的想法是,既然在咱们凤歇市办,就必须尽量照顾凤歇市的就业人口。
对于我这个想法,他们是非常认可的。”
“从我的角度,从李校长的角度,相信都希望这个中心尽快开建。
但是,这只是我们的愿望,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
“我早就听说何市长是一位办实事的人。
仙游镇在你的治下,成绩斐然,面貌焕然一新。
好歹我也是一名议政的人员,如果何市长要召开这样的听证会,请何市长给我一个参与的机会,我一定据理力争。”
李国栋的这番表态,正是何至忠想要的。
“唉,如果我们凤歇市多一些像李校长这样肯办事,办实事,真心为民的人,该多好呀!”
何至忠有感而发。
“何市长主政凤歇,是凤歇人民的福气。
我知道其中的不易,但是,人生在世,如果不努力过,不奋斗过,不付出过,不战斗过。
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
“学校的环境,何市长也看到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和学校的老师们,依然选择坚守。
我相信,何市长是认可我们的,何市长也肯定比我们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