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修理郭华

“既然没有人回答,我只好点名了。”

这是施远腾查房的一个特点。

每当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例,很多人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施远腾便会从低级别的医生开始提问。

因为这是施远腾一向的风格,没有人觉得不妥。

“因为涉及到化验结果,我就问主管医生吧。

先从住院医生开始,你说说看,你看到检查结果了吗?”

主管的住院医生红着脸摇摇头,主管的主治医生也急忙对着施远腾摇头。

施远腾毫不客气地将目光投向了郭华,只见他也尴尬地摇了摇头。

“好吧,你们都没有看到结果,你们好像只负责开化验单,对于结果似乎并不关心。

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化验单是谁夹在病历本上的?”

施远腾拿着从病历本上抽出的化验单扬了一下,朗声问道。

“我!”

一位实习生举起了手。

“你能及时查找化验单并夹在病历本上,这个习惯很好。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为病人做这些检查吗?

你知道这些结果对这个病人有什么意义吗?”

“老师,我还不会。”

学生很实在地回答。

“你不懂我可以理解。

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可以拿着化验单去请教你的老师。

记住,好奇心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对于学生,施远腾一向都很耐心,每每以鼓励为主。

“那一位老师来为学生们解答这个问题?”

有时候,对于一些诊断和治疗相对简单的病例,施远腾会当成是教学查房来进行。

今天,他干脆将这个病例当成教学查房来进行。

沉默片刻,施远腾的一位研究生穆可俊说话了:“老师,我来说一下吧。

卡马西平是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是肝酶抑制剂。

从药理性质而言,两种药合用会降低他们各自的疗效和增加出现副作用的机会,在临床上,这两种药一般不会合用。”

“但凡事都必须一分为二,近年来,有临床医生将这两种药合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有说服力的是,这些有效的病人,他们血液中的卡马西平浓度和丙戊酸浓度都没有相互影响,这进一步说明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意外,今天这个病人的血中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浓度都没有互相干扰,因为治疗的效果很好。

但短时间内做两次这样的检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性。”

“好,很好!

说得很全面,我就不必再画蛇添足了。

当我知道今天要查这个病人的时候,我专门去查看了病人,病人的家属表示发作已经控制了好几天,准备今明两天出院。”

“郭主任,你看看,还有什么要说一说的吗?”

施远腾转头问郭华,他正低着头对着眼前的几本书发呆。

一瞥间,施远腾看见一本《脑血管病的基础与实践》,如此看来,他是准备在静脉窦血栓形成上大做文章。

这也难怪,在神经内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不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如果不注意或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漏诊。

估计郭华听了老主任的话,才将着力点放在这上面,完全撇开了具体的病人和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不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只能说他太急于表现自己,太急功近利了。

郭华听到施远腾问他,抬起头,整理一下眼镜,敷衍着说:“大家都说得挺好的,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好,那我就总结一下第二个病例。

今天的讨论虽然简短,虽然不完整,但却很有意义。

通过这个病人,大家可以复习一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可以复习一下癫痫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可以复习一下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各种抗癫痫药物的特点。

这几个知识点大家将来在临床上一定可以用得上。”

施远腾的总结,对学生和年轻医生而言,十分受用。

一场危重与疑难病例讨论就这样结束了,郭华和高江门下的弟子们垂头丧气。

他们终于明白,在专业一途,他们永远不是施远腾以及施远腾的学生们的对手。

其实,最高兴,感到最爽快的,莫过于杨修影了。

“这个主任,修理人起来,不动声色,温言细语,却刀刀见血。

难得的是,他们无从反驳。

爽,真是爽,终于为傅一灯出了一口恶气。”

杨修影已经决定,晚上将今天上午的见闻告诉傅一灯。

“请宋主任、杨医生和汪教授注意观察第一例病人的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检查。”

施远腾对这几个人说。

“请施主任放心,我们一定会密切注意的。

非常感谢施主任的教导,真是希望多多跟着施主任查房和学习啊!”

宋明非常感慨。

对于高江将施远腾边缘化,特别是让郭华上台,宋明是非常不认可的。

“好,大家都忙去吧。

希望明天开始能看到好的结果。”

说罢,施远腾便迈腿往课室外走。

杨修影看见,也大步跟上去。

看看周围没人,杨修影说:“主任,明天您回仙游镇吗?”

“回,要看看傅一灯他们弄得怎么样。”

“嗯,这样吧,我在病房看着这个病人,有什么情况随时与您联系。

还有,你回来后,如果方便,请给我电话或者发信息给我。”

“好,一定。”

施远腾当然明白杨修影的意思。

一对如狼似虎年龄的男女,虽然都知道这样做有悖伦理道德,但他们早已分别走进对方的心中,不能自拔。

晚上,施远腾告诉冯智,明天自己在长洲市吃完早餐再回仙游镇。

第二天早上,施远腾难得睡了个自然醒。

他不紧不慢,整理好家里的一切,拿着一个装有手机充电器等必备用品的背包,到楼下早餐档吃早餐。

单身一人的施远腾,已经习惯在楼下这家名叫“老冯饭店”

里吃早餐甚至一日三餐了。

对于这家饭店的菜式和味道,施远腾还是很喜欢的,因为常来,冯老板已经和他很熟了。

每次走进这家饭店,只要冯老板在,施远腾只需要坐等就行,熟悉的饭菜,熟悉的味道,一样不会少。

回到仙游镇,施远腾将车停在冯智的家门口,未来的诊所就在冯智家的斜对面。

走进冯智的家,张为贤、冯智、梁东华、马云田、傅一灯都在等待施远腾。

施远腾在一个空位上坐下,冯智马上为他端上一杯香喷喷的铁观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