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专业的黎明
“林院长的建议,确实切中要害,我回头要与他们商量,逐步引进这方面的人才。
如果有需要,还请林院长在技术和人才培训上,多多帮助。”
“施主任放心,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林宇宁对于施远腾提出的要求,从来没有第二句话。
“林院长的建议,非常专业。
我提不出什么专业性的建议,不过,按照教授原来的设想。
在现在医院的基础上,办好一家养老院,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在整个长洲市,还没有一家高水平的、令托管的家人们放心的养老院。
如果教授往这个方向发展,我相信,以教授的一向风格,一定能办一家高质量的养老院。”
陈伟伦依然没有忘记当初医院的规划。
“以陈局看,办养老院,可能会遇到什么政策性的问题和经营上的风险?”
施远腾当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
“政策性的问题会有,但问题不大。
国家在这方面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的,这一点,我可以帮忙协调。”
“经营上的风险,我认为不是很大。
一旦建成,我们政府部门会帮助你们,对外进行大力度的宣传。
毕竟,养老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也想很好的将它解决。”
“呵呵,陈局总是给我们信心。
不过,我还是担心,在咱们长洲以及长洲周围的城市,对养老这一块,需求究竟要多大?”
“毕竟,前期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一旦建成,没有人入住,这笔钱就打水漂了。”
施远腾说出了他的担心。
“这样吧,如果教授信得过,我来负责进行市场调查。
将长洲市,以及长洲市周围的城市对养老的需求进行调查。”
陈伟伦抓住机会,主动提出,由他出面,进行这方面的调查。
“什么话,陈局是我们的朋友,焉有不信任之理?
谢谢陈局,我等候陈局的好消息。”
施远腾知道,由陈伟伦出面,会省事很多。
更重要的是,施远腾相信,陈伟伦是真心想帮助自己。
由他拿到的数据,一定可靠详实。
“来,我们再敬陈局和林院长。”
施远腾说罢,与黎明站起来,再次与林宇宁和陈伟伦碰杯。
这顿饭,施远腾并没有抱有什么期望。
他就是想见见两位朋友,与他们聊聊天。
不过,在与他们的聊天中,施远腾还是收获不少。
回到家里,施远腾与黎明坐在家里继续喝茶聊天。
印象中,他们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单独进行长时间的聊天了。
“腾哥,今天林院长讲的,还有陈局长讲的,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个是将医院做强,一个是公司做大。”
“嗯,我也这么认为。
其实,这些都在考虑中,但是,还是以前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人才。
特别是林院长说的这些,没有人才,是绝对不敢去试的。”
“至于养老院,可行性很大,但必须规划好。
我不想因为养老院,而将医院的名声搞臭。
我们的养老院,一定是起点高,质量好,服务好,收费合理。
所有这些,缺一不可。”
“对,到这个份上,不做则已,做,一定要做整个长洲的最好。”
黎明也非常认同施远腾的想法。
“要不要现在告诉一灯?”
“暂时不要,等明天起来再说。”
施远腾并不想将自己赶得太紧。
“哎,阿明。
那天我和李总、凌董和潘董他们吃饭,他们问我对未来市场发展的看法,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他们。
我现在说给你听听,你看是不是靠谱。”
施远腾将与李总以及那天晚上吃饭时,与凌世聪、潘董他探讨的问题,详细说给黎明听。
“怎么样,阿明,你怎么看?”
“腾哥的看法,我都很认同。
特别是在芯片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是未来国家必定会大力投入的方向。”
“芯片方面,要介入芯片的制造,我觉得他们无论资金还是人才,都是缺乏的。
芯片是一条产业链,如果从材料研究入手,也许是可行的。”
“哦,你认为,芯片的材料方面,哪个方向是容易入手的?”
“呵呵,腾哥,芯片的任何方向,都不容易。
我的意思,是在这些都不容易中,找出一些相对容易的,比如光刻胶。”
“别小看这光刻胶,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方面,日本人遥遥领先。
不过,我们国家也有一些企业在逐渐渗透其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果这样的企业,肯拿出股份来募集资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看来,黎明一直紧紧跟踪it行业的发展脉搏,并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至于人工智能,涉及的范围也很广。
除了主流的设备和软件,还涉及很多关联的设备和软件技术。”
“同样地,如果这些关联的设备和技术的公司,愿意拿股份出来融资,当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黎明的解答,将施远腾的想法,向专业的方向推进。
“阿明,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让你参与竞投。
你有没有把握,在你刚才说的几个方面,抓住有前途的公司?”
“不敢说百分之百的话,但我对自己的研判,还是很有信心的。”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一旦有机会,咱们兄弟俩,在这个领域闯一闯。
当然,如果有这样的技术,让我们掌握,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要掌握这样的技术,其投入和风险,要比在腾哥的带领下办医院,大无数倍。”
黎明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明白了,就算凌董他们想,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唯一的办法,是参与接近成熟的公司。”
施远腾也知道,要创立一家这样的企业,其难度之大,不是建一家医院所能比拟的。
“不过,在汉南市,还有一个渠道值得一试。”
黎明突然想起来。
“哦,说来听听。”
“汉南市大学众多,可以在工科大学里,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这样的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
如果有项目,有团队,而且还有接近成熟的技术方案,可以和他商量,将这些技术转化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