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聊的风,无聊的人(1/2)
“小张确实不错,我常听老许回家表扬他,说他做事有原则,办事效率极高,质量又是极好。
呵呵,你小施的兄弟,不会差到哪去的。”
“谢谢书记和吴阿姨!
我与慧哥,都是穷人家出来的。
所以,当我对慧哥说起我的想法和做法时,他非常赞同,说这是造福百姓,特别是基层贫穷百姓的大好事。
虽然慧哥帮不了我什么,但他的话,是精神支持啊。
呵呵,在做重大抉择的时候,精神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哈哈,你说的对。
你与小张,有点像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关系啊。”
“吴阿姨您说的太对了,我与慧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三观高度一致。”
说到这个部分,施远腾恨不得将张慧说得好好的。
张慧自身好,与自己关系很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张慧带去帮助。
“呵呵,小施,与你聊完,我心里舒服多了。
你要好好保重,你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呢,老许可是对你寄予厚望的哦。”
“谢谢许书记!
谢谢吴阿姨!
请吴阿姨放心,也请吴阿姨转告许书记,我一定不负许书记的厚望,切实将医院办成真正的百姓医院,良心医院。
我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无愧于心。”
“好,说的好!
我一定转告老许。
好了,你好好保重,如果有需要,可以打我这个电话。”
吴玉婷这句话,等于告诉施远腾:我认可你,信任你,肯定也认可张慧,信任张慧。
“谢谢吴阿姨的信任!
如果需要帮助,我一定会打您的电话的。
请吴阿姨多保重,如果有需要,请吴阿姨吩咐,我一定尽力而为。”
“好,很好!
不打扰你了,再见。”
吴玉婷结束了与施远腾的通话,施远腾长舒了一口气。
施远腾相信,这番通话,吴玉婷的身边一定有许琪烽在。
他更相信,张慧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施远腾猛喝几口茶,然后去看看一龙,看看尿不湿有没有问题。
检查完后,施远腾开始动手做午饭。
张姨回家前,买了大量的蔬菜和肉类放在冰箱里,省去了施远腾到楼下买菜的时间。
施远腾下米煮饭,然后取出昨晚拿出来解冻的肉,做起菜来。
这是典型的施远腾风格。
做什么事情,先想好步骤,做法。
一旦动手,速度非常快。
做好午饭,施远腾看看时间,应该给一龙喂奶了。
他马上动手,用奶粉调好牛奶。
他刚弄完,一龙的哭声准时响起。
施远腾微微一笑,走过去,将一龙从床上抱起来,先将已经湿透了的尿不湿换掉,然后才给他吃奶。
张姨不在的日子,施远腾就这样忙碌着。
只要一龙醒着,他尽量不接电话,尽可能的陪着一龙,教一龙说话,带一龙到小区里活动活动。
大年三十上午,黎明主动提出来,与春雨一起,带着儿子到施远腾家过年,被施远腾坚决阻止了。
他明白黎明和春雨的心意,但他绝对不可能让春雨的父母来自己家里陪着自己过年。
现在的施远腾,任何新的一天,都是昨天的重复,似乎没有变化。
如果说有,也许是一龙在这重复中逐渐长大。
大年三十中午,一阵门铃声响起,施远腾感到纳闷,这个时候,会有谁来?
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黎明只身一人来到。
施远腾很清楚,这个时候,黎明的到来,一定有与张慧有关的消息。
“我一直在注意,慧哥、你、毓文的手机被关注,今天中午突然解除了,你们三个的都解除了。”
“哦,你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没有,看来慧哥非常注意,他接听的电话,大多是拜年或者谈工作的,没有人说题外话。
看来,慧哥是有选择性接电话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
我感觉,慧哥有超常的感应能力,能及时发现可疑问题,及时将自己和朋友保护起来。”
连黎明都有这种感觉。
“这就好,我还以为我今年的化缘全部泡汤了呢。
这样一来,我可以大方化缘了。”
“呵呵,腾哥确实费心了。
不过,这些东西,还是随缘吧,不可以强求,更不能影响到你的休息。”
“我知道,你放心,我心中有数。
今天很特别,你赶紧回去吧。
放心,这些都是小事,我能处理得了。”
施远腾催促黎明回去。
送走黎明,施远腾原本想打电话告诉毓文,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我们知道了,张慧未必知道,他可能依然小心谨慎。
身处张慧的位置,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虽然是大年三十,但对于施远腾父子而言,这是别人的年,与自己无关。
午饭后,施远腾与一龙很快进入梦乡。
因为没事可做,没事可想,施远腾懒洋洋地一直睡到三点多才起来。
看见还在梦乡的一龙,施远腾走到公共洗手间洗漱一番,才去煮水泡茶,并趁机准备好一龙一会醒来要吃奶的用具。
将近四点,门铃响了起来,施远腾再度感到奇怪。
这个点,很多人家都在准备年夜饭了,谁会来找自己?
想归想,施远腾还是迅速站起来,将门打开。
打开门的一刹那,施远腾不禁大吃一惊。
“毓文?
怎么是你?”
说罢,接过毓文手中的行李,将毓文迎进来。
“想不到吧,腾哥?”
“想不到,一万个想不到。”
施远腾说罢,张开双臂,将毓文拥入怀里。
毓文也紧紧的抱着施远腾,情绪颇为激动。
拥抱一会,施远腾松开毓文,毓文问:“我哪干儿子呢?”
“在睡觉呢,很快就会醒了。”
“你在干嘛?”
“在准备一龙一会喝奶的工具,还泡了一壶茶。
来,先喝一杯茶。”
施远腾将毓文拉到沙发上坐好,将一杯茶端给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