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02章 两个人的别无选择(1/2)

人走了,宁兰君站在那里,直到吕连成走进来:“怎么了?”

宁兰君没说话,表情严肃,嫣然换了一个人。

吕连成没有打扰,这一路上已经不止一次见过宁兰君如此状态。

他在想事情,往往比较专注。

吕连成默默退出去,站在院子里的宁兰君,陷入了一阵头脑风暴。

石庆元,玄冰一族的人,此人到底想要什么。

玄冰一族和西凉王是盟友,这一点毫无疑问。

可他为什么知道骆千寻此刻在帅府,却不揭穿,也不报告西凉王。

再联想到,刚才那番话,宁兰君大概明白了。

这世界上不存在牢不可破的盟友,西凉王和玄冰一族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既然如此,石庆元和玄冰一族要什么?

石庆元不仅知道骆千寻的下落,还知道沈长卿已经秘密进入了凉州。

两件事此人都知道,同样的,都没有告诉西凉王。

这很耐人寻味。

宁兰君在院子里来回走动,好一会儿,他停下脚步。

好一个石庆元!

宁兰君一阵恍然。

石庆元知道了骆千寻的下落,也知道了沈长卿秘密进入凉州,两件事全都秘而不宣。

不告诉西凉王,唯独今天来到这里,告诉他宁兰君。

很明显,石庆元在施压。

两件事这么一说出来,最紧张的自然是他宁兰君和没有露面的沈长卿。

两人确实紧张,为了防止事情发生意外,只能提前对西凉王动手。

没错,石庆元的目的,是在推动他和沈长卿加速对西凉王动手。

一个关心朝局,稍微有点政治素养之人,都能看得清楚如今凉州的局势,以及西凉王的结局。

这一点,石庆元自然清楚。

可他为什么要往前推一步,推动沈长卿尽快解决西凉王?

他必然有所图谋。

宁兰君一拍桌子。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沈长卿开始动手,就算最理想结果,和西凉王也免不了一场血战,这个时候,若有人趁虚而入…… 没错,石庆元在等机会,在等沈长卿动手的机会。

可他谋求的是什么?

玄冰一族实力不强,偏安一隅,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图谋凉州,或者整个大夏,没那个实力。

那剩下的…… 对了,玄冰一族和西凉王结盟,为的是塞外五国的气运。

这么说,石庆元要的同样是气运。

他知道西凉王命不久矣,那么他可以在沈长卿动手的时候,趁虚而入。

抢走骆千寻,进而拿到五国气运。

可这单凭玄冰一族的实力,远远办不到。

他还有另外的帮手。

宁兰君忽然间笑了,最惨的还是西凉王。

盟友,呵呵。

这么看来,玄冰一族是不会对西凉王说出骆千寻和沈长卿的事。

这一点,倒让宁兰君安心很多。

果然,猜想是正确的。

吕连成进来了:“刚收到消息,石庆元已经离开了定远城。”

看来此人确实什么都没说,要不然,西凉王还能如此安静。

没时间了,必须马上联系楼主。

不管是西凉王,还是石庆元,都要早做决断。

宁兰君立即对吕连成道:“吕大人,十万火急,马上联系楼主。”

宁兰君将自己的分析,一字不漏的说了。

吕连成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转身离开。

身在帅府,到处都是西凉王的眼线,想要联系楼主,很费一番功夫。

宁兰君一直在等,一直到天黑的时候,吕连成回来了。

“怎么样?”

宁兰君迫不及待的问。

“你的分析完全正确,楼主说塞外五国,除了北魏之外,另外四个国家已经达成了协议,是玄冰一族和山海国余孽从中促成的。

四国兴兵二十万,有南下定远城的意图。”

二十万,这不是这小数字,几乎倾巢而出了。

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可悲的西凉王,要被人摘桃子了。

玄冰一族为什么能说服塞外四国,很明显,用西凉王煽动仇恨,彻底把他卖了。

试想一下,一旦四个国家知道真相,西凉王想要窃取他们的国家气运。

那等于灭国,谁能忍?

被这么一鼓动,怕都是嗷嗷叫着,要找西凉王报仇。

南下夺取凉州,也不是没有可能。

能报仇,泄愤,还能有巨大收获,四个国家岂能不动心。

至于山海国,不意外,这些人总是想办法和大夏过不去。

“山海国现在什么情况?”

宁兰君问。

“楼主,山海国有大量妖兵出没,数量不可计数。”

妖兵,加上四国的二十万兵马,声势浩大…… 等等…… 定远城!

他们可能攻击定远城。

若是趁着沈长卿解决西凉王的时候,趁虚而入,那就更加容易了。

石庆元,好一个老银币!

那天不动声色的施压,差点就上当了。

既然可能攻击定远城,目的自然不仅仅是夺取定远城,进而控制凉州。

他们的目标肯定包含骆千寻。

四个国家已经兴兵二十万南下,那时候四国国内必然空虚。

一旦攻破定远城,得到骆千寻。

此时玄冰一族和山海国之人,迅速杀个回马枪,去了塞外四国,如入无人之地,夺取气运,轻而易举。

到那时候,塞外四国的二十万人,还沉浸在夺取定远城,凉州的巨大喜悦中,没有反应过来。

不得不说,好谋划。

“楼主怎么考虑的?”

吕连成答道:“楼主说,眼下形势危急,必须改变原先的策略。

他率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在塞外四国南下的时候,绕道杀进四国国内。

到时候,四国必然回师国内救援,定远城之危机,迎刃而解。

最大的变数北魏,则有另外一人,率领十万兵马,拖住北魏。”

“让谁率领十万兵马去北魏?”

“西凉王副将赵万城。”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