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9章 建设计划与时俱进(1/2)

大河造砖队的惨状,若是刚来的时候就撞到,草根族长肯定要摆出族长的威严来越过火炎族长劝阻一下疯狂的幼崽阿云……但不得不说人的接受力下限弹性是很大的,目睹了好几天火炎部落上上下下卖命干活如疯如魔的狠劲儿后,同样也是给高强度重复劳动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草根族长就没觉得有啥大惊小怪的必要了—— 羽的伐木队半夜就被催起来开工!

红叶的运煤队全员累得脱了一层皮、天黑尽了才赶得回来!

还要被嫌弃身上太脏、刷洗干净了才给吃的!

幼崽们要负责喂圈养的牛羊、要负责打扫羊圈、要看顾苜蓿田大豆田,还要被呼来喝去地给三个重体力劳动的队伍打下手,哪缺人了、进度落后了幼崽们就得补上!

还没大腿高的地精幼崽都在勤勤恳恳地挖山开石头!

兔狲要包揽所有的轻体力活!

就连脆弱的人类萨尔,都要负责培植出供应所有人的金针菇!

在这种全员疯魔的情况下,草根族长才没那个力气去同情大河造砖队呢……次日幼崽阿云跳起来把哀嚎着抗拒的大河造砖队带出去盖新的水泥窑、继续烧水泥时,草根族长面无表情,眼神儿都没往那边斜一下。

暗无天日的日子缓缓流逝,部落外东边的空地、羊圈下面堆着的木料越来越多;部落西边儿的河滩,黑石渐渐形成小山;西北面的空地上青灰色砖块肉眼可见地增多、旁边还多出大堆大堆的水泥熟料…… 草根族长来到火炎部族的第十天,阿云检查了一遍大伙儿的劳动成果、在晚餐时宣布建材筹集工程暂时告一段路、大伙儿可以休息一天时,想象中的欢呼声没有出现,包括蠢萌的牛角在内,所有人只是默默地看了阿云一眼,又低下头大口啃麦饼。

“大家都不在乎休息不休息?

那好,我们明天直接开始收苜蓿收大豆。”

萧云手一摊。

“呃咳咳咳咳!”

“不不不——”

“要休息要休息!”

被噎到、呛到的众人忙不迭地跳起来。

萧云这才满意:“那好,明天都好好放松别瞎跑,赶紧把苜蓿大豆收了我们再忙别的。”

众人顿时哀声成片——果然每次得到休息都意味着更沉重的劳动!

阿云真过分~~ 草根族长一片风轻云淡,捧着汤菜慢慢喝,休息不休息和她有毛的区别……休息就能不吃东西了吗!

让累狠了的族人们缓了一天,隔日清晨,萧云便把队伍全拖到大豆田边上。

春天时为了尽可能运麦种回来没有跟牛头人要豆种,播种的大豆只有四十块大田、也就是400来亩,连续数日的大晴天,田地里的大豆从叶到杆皆已泛黄,正是收获的好时候。

留来做种的大豆整株拔下另行归置,不用留种的便扯出来堆到田边空地上、以梿枷将大豆拍打脱壳、装袋存放。

有了草根部族足足四十二人的生力军加入,400来亩的大豆田只两天便完成了脱壳入库工作,效率不可谓不神速……呃,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种植较晚、豆种又明显退化,亩产相当低,所以收起来也快。

这个亩产到底有多低呢,萧云随机抽一块大田来单独采收脱壳、大致估算得出的结果是……每亩黑豆产量约为二百多斤、三百不到…… 换句话说,四十块大田、400来亩黑豆,总收获仅有十万斤左右……这么肥沃的土地、又是挥洒了颇多汗水的耕种,中国农民伯伯们同情的泪水大概能流出一大海碗了…… 萧云蹲到地上揪着头发默默流泪,他身后,无知的原住民们围着装满黑豆的仓库又跳又叫,极悲和极喜在这一刻无言交集,前者看后者宛如智障,后者还以杀伤力十足的无辜茫然懵逼脸,然后又挥动胳膊开心地蹦跳:“可以吃豆芽辣~豆芽~!

豆芽~!

豆芽~!”

“嗷嗷嗷~~豆芽~!

豆芽~!

豆芽~!”

萧云差点儿把自己的头皮给揪下来。

“叫什么叫,体力很多吗?

啊?

那就继续收苜蓿!

都动起来、该拿的工具拿上!!”

或拿镰刀,或拿武器的众人默默跟着浑身散发黑气的阿云往苜蓿田转移,一路走一路面面相觑,阿云在发什么脾气啊,完全搞不懂耶…… 第三茬的苜蓿田经过一个多月雨水的祸祸,产量也是降低了至少十之三、四,1800亩的苜蓿田最终收割下来只勉强够二百万斤;好在上一茬收的苜蓿还全部存放着、第一茬的苜蓿才刚消耗完,倒也不怕撑不到明年——森林里的橡子还没去收呢。

有大批新劳动力加入,这次的收割没像前两次那样闹出尸横遍野的惨状,尤其是九名地精,连石头都能刨开的金属爪子割个苜蓿不要太轻松,九个小矮个蹲下去齐齐发力,效率简直和机械化的收割机发动起来平推差不多。

搞定最后的收获工作,萧云再度给了大伙儿一天的休息时间——他毕竟不是什么魔鬼嘛!

收割期间有部分人不小心被充当农具使用的武器割破皮,总得给人家一点养伤时间不是!

给族人们放了一天的羊,萧云便将所有的战士和两名族长、一名老地精召集起来,召开《秋季工作会议·改》。

还是熟悉的活动房,还是熟悉的会议主持人,当萧云公布会议主题时,记忆力和智商都不错的红叶马上举手:“阿云,上次不就说好秋天要做的事儿了吗?”

“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

上回我们讨论工作安排时草根族长他们还没来,地精们也还没发现水泥。”

萧云正经地,“我们制定部落建设计划、安排工作也要顺应部族的人手、可用建材的变化而进化,要与时俱进。

打个比方,我们前两回收割苜蓿时各花了五天的时间,昼夜加班连轴转、大伙儿都累趴下了才完成收割工作……”

参与过前两次苜蓿收割的羽、红叶等人斜着眼睛看他,原来你也知道呢!

萧云比起四根手指头:“而这一次,我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把苜蓿收完了,还不用全体加夜班、分两批轮换着加班就行,收获工作完成后大家也没有很累,只休息一天就恢复了精神,就算今晚把你们叫起来继续工作你们也能爬的起来,这,就是人力增加后的工作效率提升和强度分担!”

“不不不,我觉得我们没有那么精神……”

红叶瞪着死鱼眼连连摆手。

萧云强势无视红叶的抗议,哗一下铺开写满文字的布匹:“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现有的人力,算上萨尔,我们现有人力112名。

萨尔承担不了一定强度以上的劳动,他培植金针菇的工作也无法让别人接手,将他排除在外,就是111名。”

“四名兔狲幼崽能承担的劳动强度比萨尔强点有限,可以排除,还剩107名。”

“……”

兔狲战士秋一脸的纠结,不知道该高兴自家的幼崽比较受优待好呢,还是蛋疼阿云这种冷冰冰的划分态度好。

红叶面无表情,所以说雪狼人和地精的幼崽没有“幼崽权”

就对了是吗。

“107名可用人力中,有十六名雪狼人战士、四十二名成年雪狼人,二名族长,此六十人算做一级劳动力,可承担最重要的重体力工作。”

火炎族长一脸严肃,草根族长一脸懵逼,前者什么都没想,后者脑内正惊涛骇浪狂风暴雨。

“雪狼人幼崽三十名,黑豹战士一名,此三十人可算作二级劳动力,可承担消耗较轻的重体力工作。”

青岩一脸“呵呵”

,啥话都不想嗦。

“兔狲战士一名,成年兔狲六名,地精九名,此十六人算做三级劳动力,可承担有一定技巧性的轻体力劳动。”

“以上,就是我们现有的可用人力。”

萧云目光炯炯看向众人,“有这等人力规模,再采取之前的部落建设计划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浪费人手浪费资源?

看看外面那些大河造砖队辛辛苦苦造好的水泥砖,拿这么好的建材来搞小家子气的部落建设,我们对得起流血流汗的大河造砖队、对得起辛辛苦苦挖山开石的地精吗?”

……莫名其妙被拖进大河造砖队的、人在现场的雪狼人战士就默默地看着他装逼,一个字儿都不想说。

“即使大家不在乎大河造砖队和地精们的付出,你们觉得你们也和他们一样辛苦……那么你们愿意我们的部族建设计划跟不上趟、就像是田地里种的菜发育不良长不大一样,白瞎了我们流的汗吗?”

萧云长叹,“想想我们种的小麦,再想想我们种的黑豆,同样是一块大田的收获,黑豆硬生生比小麦少了至少三分之一……这就是因为我们种的黑豆种子退化了、施肥也没麦田多的关系啊!

我们本来可以获得更多的黑豆,却因为施肥少、种子不好,少收了那么多。

要是能重来的话,大家想不想多多的提前积攒土肥、挑选出最好的豆种拿去播种?”

“……想!”

吃过豆芽的人痛苦地附和,好久没吃豆芽了,好想念啊!

再也不想过没有豆子所以没豆芽吃的日子了!

没吃到豆芽的人在收大豆田的时候早听旁人提过无数次了,也默默跟着点头。

“所以,我们的部族建设更要趁现在、趁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把基础打好!

就像是播种前努力积攒的土肥、卖力深耕的田地、精挑细选的豆种一样!

大家说,对不对?”

“对……”

回应的人表情更加痛苦。

“那么,我们将要建设的全新部落,就要扩大规模!”

萧云一巴掌拍到摊开的《规划图·改》上面,“集体卧室大通间,要盖十间!

成对的伴侣,都要有独立的房子!

第一道下水管道,就朝部落往北五百米的地方挖!”

“我们的部落不能只在这么小的地方发展,要往北、往东面延伸,第一步目标,把北岸这片地、现在的部落往上的这些空余的土地利用起来,先盖个十顷地的生活区再说!”

“至于现在部落里这些旧的泥砖房,盖出新生活区后全部推掉、用水泥铺出大广场!”

不等倒吸口冷气的族人们出声反对,萧云便铿锵有力地大声道,“明年的夏天,我们收获的小麦将铺满整个大广场!

一眼看不到边的小麦将在我们脚下的地面上晾晒、磨成麦粉,做出数也数不清的麦饼!”

草根族长顿觉双臂发酸、下意识打了个寒颤,其他人的反应却跟她相反、纷纷发出狂热的欢呼声…… 草根族长环视一圈众人,视线落到滔滔不绝地描述小麦如何如何多到铺天盖地的幼崽阿云身上,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让火炎部落画风扭曲的就是这个幼崽,这一点草根族长早就察觉到了,让她沉思的是,以她的阅历、经验,完全无法分辨阿云这种让所有人都疯魔起来的做法到底对不对——要不是亲手揉了千多斤的麦粉、心理阴影都揉出来了,这种话她听了也是会无比心动的,根本不会像现在这么冷静!

无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草根族长如何纠结,完成以理服人程序、与部族内有话语权的人们取得共识后,萧云便带领着大伙儿开展轰轰烈烈的新家园建设工作,第一步,便是在选定的生活区挖出排放生活污水的下水管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