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的父亲母亲(2/3)

“好,我教你写字。”

韩升于是走到桌边,坐下拿起笔纸,张欣也慢慢地靠了过来。

舞台上依旧灯光明亮,但观众却总觉得,画面忽然从一整个舞台缩小到这么一张桌子边。韩升抬手,张欣盯住,看似有点暧昧的距离,此刻却纯净得如月光下的湖水。

他开口:“写字要横平竖直...”

慢慢的,又像是有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这会更多人感觉到了,但只有台下的章紫衣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是两人的感觉变了。

两人碰面的时候还是羞涩的,可在教学这方面,这件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气氛自然。

而且韩升的坐姿居然侧着朝向镜头,这下子,画面里韩升拍出来,就是个侧影,侧脸都只有一小截。

章紫衣似乎听见耳麦里,现场导演急的直喊人准备上去拍,直呼不能这样的表情太少了,别让粉丝攻击我们说区别对待,可她又分明听到了吴桐的声音:

“别管!他现在状态很好,切中景!”

是的,状态极好。

章紫衣也这么认为。

哪怕是没有直接看见眼睛,却明显能感觉到韩升一直在盯着张欣,非常高级的表演手法。

利用背身制造出来的暗影,映得那张脸略显暗沉。但又好像情绪都隐藏在其中,黑夜里两人的眼眸交错,又擦身而过。似乎期待这一刻将会永久,又好像在说,管它永久不永久呢,不在乎。

只要这一刻就好了。

她感觉自己的心居然就忍不住激动了一下,就为这一刻,两人人为制造出来的光影。

也为这不自觉溢出来的感情。

上场短短不到2分钟,她觉得,自己或许该换种心态看待这次表演。

...

《我的父亲母亲》是上个世纪的电影,拍摄它的张导,是第五代导演。

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所以他们的故事里自然也少不了自己的故事。

于是故事在电影里很快发生意外。

在舞台上更快。

韩升刚教完张欣“有情有义”这个词,就说县里有人来找他了,让他今天回去。

“那你下个月回来吗?”

韩升背对着张欣,又一次用身体的角度制造出来的暗影,掩藏住了自己的表情。

台下的人已经都明白了。

也直呼这小子真不错,知道自己在细节戏上拿捏得可能不如张欣,所以表现基本的情绪,利用光线来给观众更多的遐想空间。

就是自己的表演也少了不少细节。

不过也不能怪他...

今晚的张欣,简直轰炸了很多观众,甚至评委和嘉宾的眼球。

她就像是从来没被人认识过一样,在这个假的不行的景里,她脸上闪过片刻的失落,然后就是热烈而期待的目光。

“哎,那再下个月?”

张欣眼睛里带着些疑惑,但眼前的北影依旧沉默。

“掰玉米的时候你回来了吗!”

她带这种假装满不在意的心情,说出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答案,只是嘴角的笑意不自觉变淡。

最后,赌气般道:

“种小麦的时候你总能回来了!”

韩升沉默无语,而张欣这层层递进的同一种情绪,被她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到她自己都有点颤抖,这是她的绝对高潮戏,也是她自己排练时候梦寐以求的效果…可她之前,却从未达到过。

欣喜吗?不,更多是惶恐。

演员在什么时候,会比较容易爆发出来自己难以想象的潜力?

在进入角色的时候,怎么演怎么对。

她感觉自己此刻就像是举手投足都不用太在意别的,因为她就是招娣本人:

也不是章紫衣的版本,她就是她自己的招娣。

各有意味。

“哈哈,韩升惨了。”刘晔看得感叹不已,但还是暗笑。

也是。

韩升演戏没有半年吧?

碰上这种十六岁就开始演戏,也快演了七八年的演员,还是太嫩。尤其是今晚都知道,这位今晚好像查克拉爆发了。

“嗯,不过他也很不错了,如果我演戏的时候遇到他会觉得他是合格的。”

章紫衣则也点点头。

韩升的角色本来就是配角性质,所以她一开始听完宋单单的话,很担心韩升会不会抢戏。

但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

他在有限的区间里,以他的资历,做出了多是时候都恰到好处的表演。

而既然说了是恰到好处...

那就不是最好的。

章紫衣她自己开场就说过的话,其实不完全是官方客套——所谓“表演这个东西遇强则强,遇到好的对手,就也能激发你的演技”这话是真的。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不服输,遇到强力的对手自己也会默默努力。

但韩升么,选择了很多时候的避让。

“也不错了,很明白进退。”

宋单单则持不同观点:“如果他想硬接这一段,那必然就是被压戏。”

“但是这样的话,他就基本上输定了。”刘晔有些可惜:“其实还挺不错的,真的。”

“确实,不过他需要一点亮点。不然...”

几人窃窃私语地讨论着,舞台上,两人已经演到了带好了发卡。

韩升缓缓往边上退去。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脸上那些淡定沉稳的表情几乎消失,所有颜色也似乎在这转头之间就淡去,转而换上一副阴霾之色...

三位导师几乎同时停止动作,心里只有一个预感:

要来了!

...

故事里,其实父亲也不是全然地背景角色。

甚至说起来,要不是因为导演拍摄出发的角度很隐晦,那父亲的故事,更是波澜起伏的。

母亲始终就在这个村庄里。

但父亲确实在当年的运动中,被莫名其妙打成了右派。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里,母亲疯了一样各种寻找父亲,而父亲必然也是撕心裂肺。

那场运动的右派会有什么待遇,父亲是很清楚的。他和单纯的母亲不一样,识字,来自城里,见过更多东西,也才会不敢对母亲做出太多承诺,对自己的未来不敢期待。

而此刻,他终于转身要离去:

父亲也惶恐,也比此时的更加不安,还有害怕。

因为他知道在自己被判定成分之后,这个故事就很难有个结尾。甚至连自己刚才努力坐下的承诺,也未必能有个兑现。

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绪?

一边是爱情。

一边却是自己毫无准备之下,就要奔赴的一场未知。

于情于理,他比母亲更多了一层理由,

不想离开。

但又不得不离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