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6章 狼烟烽火(1/2)

过年时节的辽东,片地飞雪。

大雪淹没大地,整个世界都是苍茫的白色,在这样的天气里寻找柴火,很不容易。

不过八旗兵们惯于在白山黑水之间跋涉走动,也天生懂得在极端严寒的天气里寻找御寒的干柴,拜思哈的命令下达须臾之后,大量的柴火就架在三四层楼那么高的墩台下面,堆成了一大摞。

“去试试喊两声,看看他们肯不肯投降。”

拜思哈吩咐道,他想抓两个活口。

有旗丁领命去了,策马在离墩台一箭之地的距离上就停了下来,远远地用汉语高喊,内容自然是优待俘虏之类的鬼话。

“他们在咋呼什么?”

墩台上,汪承祖皱着眉头细听了一阵,问道。

旁的人都跟他一样的满脸困惑。

“不知道,听不懂。”

南方的人,听不懂女真口音的蹩脚汉语,属于人之常情。

这就跟闽南语在东北用这边的人同样听不懂一个道理。

汪承祖小心翼翼的探出一个眼角,从墩台的垛口里朝下面窥探,瞧见了底下堆积如山的干柴树枝和喊话的八旗兵。

那八旗兵很尽责,嗓子快喊哑了不说,还不停的朝干柴堆指指点点,意思是你们若不下来,我们就要烧死你。

肢体语言能够弥补口头语言不通的弊端,汪承祖瞬间就懂了。

“这帮杂种,他们要点火烧死我们!”

他勃然变色,再也顾不得下面箭矢厉害,趴在墙头上朝下看去。

墩台下,络绎不绝的八旗兵正将最后几捆干柴丢到墙根下,这等数量的柴火,一定能把墩台烘烤得暖烘烘的。

“呵呵。”

拜思哈眼睁睁的瞧见了惊慌失措的汪承祖,并没有立即开弓拉箭,对方看起来已经怕了,这就达到目的了,不用杀了他。

“箭主,那汉人露头了,待我射杀他!”

旁边的一个骑兵水平就差些了,看到汪承祖的脑袋露出来,立刻跃跃欲试地摸弓箭。

“不必,旗主常常教我们的兵法,正是要活用。”

拜思哈制止他道:“你等莫非忘了空城计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空城计?”

众骑兵挠头:“箭主,那本兵法只有你们箭主以上的贵人才有资格拜读,我们连汉字都不认识,如何知晓?”

“唔,对哦。”

拜思哈这才想起手底下的兵都是大字不识的莽子,于是颇为自负的笑了两声,当场教导起来:“汗王自李成梁王府,得了兵书《三国演义》,从中感悟良多,特买了许多本,散发给我等,要我等多读多学,我初通汉字,自然要按照汗王的要求读了好几遍,其中一篇空城计,就是教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

“箭主威武!

请教我们知晓!”

众骑兵露出钦佩和羡慕的神色,一齐高声拍马屁。

拜思哈把手里长刀一指,对着墩台厉声道:“你等且听我细说:如今墩台上的明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正是瓮中之鳖,我们守在这里,必能断其生路。

不过若是逼急了,他们当然会和我们拼命,到时候杀得一地血,费力费时;反过来,若是我们围而不打,只是让他们绝无无助,则人在绝境之中,必将斗志全无,接着等待一点时间,上面的明军就会自动下来投降,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活捉他们。”

他哈哈一笑:“费神攻上去,与好整以待的坐在这里,效果一样,你们会怎么选?”

“当然是选围而不打。”

八旗兵们恍然大悟,眼放精光,不禁五体投地的对拜思哈道:“箭主好法子!

原来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猜这些明军携带的干粮不多,从他们没有马来看,可能连一天的粮食都没有。”

拜思哈信心满满的笑道:“步行在荒野里走动,又累又渴,还没有饭吃,等到明天天亮,这些人就会自动下来求我们的,众兄弟不必着急,且先进堡扎营,做饭歇息,我们在下面守着,他们飞不走。”

“若是明早他们还不肯投降,再一把火熏死他们了事!”

“遵命!”

众骑兵一齐笑起来,大声嚎叫着,策马冲进了永宁堡。

拜思哈兵法学得不怎么样,但话却说得没错。

墩台上是一个面积不过十来个平方米的土台子,高是高,但很冷。

北方呼呼的吹,越高的地方越冷。

而且没有吃的,除了土墙,啥都没有。

汪承祖数了数,连他在内,一共有九个人在墩台上喝风。

死在下面的,有六个人。

九个人蹲在四面土墙下,各自负责四个方向,散成正方形。

“三杆鸟铳,一把弩弓,六把倭刀,还有一把短铳。”

汪承祖把手里的短铳仔细的插进腰间,清点了一下武器后,摸出挎在那里的一把倭刀来,抽出鞘,在渐渐西沉的太阳光下挥了挥:“能顶多久呢?”

“.

…..”

八个海盗倚在墙根下,静静的看着他。

“汪大哥,我们怎么办?”

一个人低声道:“小黑他们死了,我们守在这里行不行?”

“不行又怎样?”

另一人骂道:“出来闯海的,脑袋就别在裤腰带上,死就死,怕个鸟!”

“刚才我打死了个鸟建州奴,算是有本了,等下他们上来,我再干死一个,就赚了!”

有人把刀柄在地上剁得嗵嗵有声,彪悍无比地说道。

“汪大哥,若是时候到了,我们拼命保你杀出去,见了聂大哥,告诉他我们是被谁杀的,让他替我们报仇!”

“死了才报仇,现在我们还没死呢。”

汪承祖沉声答道,捡起一颗小石头朝放狠话的家伙丢过去:“你他娘的嘴巴开过光么?

别说这些倒霉字眼!”

“是、是。”

那人笑道,躲开小石头:“只是在这上头无路可走,还能怎样?”

“聂老大天黑了就会来救我们。”

汪承祖看看日头,道。

“.

…..

救我们。”

所有人在心底重复了一遍这句话,谁都觉得有些悬。

汪承祖瞥他们一眼,哼道:“怎么?

你们不信?

我跟你们打十两银子的赌,聂老大一定会来,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

…..”

众人没有说话,所有的人都明白,汪承祖这是在宽慰他们。

身处敌境腹地,被骑兵重重围困,己方没有马,全靠双腿跑路,这样子还能突围,那就真的有神迹了。

聂老大对大伙好不假,但他不是神,就算他长出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驱船上岸,而离了定远号的火炮,海盗也跟普通百姓没有大的区别。

聂老大就算来了,也救不了人的。

大家都沉默着,握紧手里的武器,当海盗的,早晚会死,不过没死在海上,而是死在离平户千里之遥的辽东陆地上,就很意外了,大家都没想到。

太阳渐渐西沉,台下的八旗兵没有攻打墩台的任何迹象,相反的,他们在各处堡墙上派出了岗哨,然后紧闭前后大门,居然开始埋锅做饭。

闻着阵阵米香缓缓升腾,肚里的饥饿开始慢慢袭来。

汪承祖裹紧了身上的棉袄,骂了一句娘,朝下面丢了一块石头。

石头自然时候打不中任何人的,还惹来一阵狂浪的笑。

有八旗兵朝上面吆喝,吆喝什么听不懂,反正不是好话。

夜幕升起,月色皎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