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何事为重?(1/2)
第一百二十章何事为重?
能看见陈燮脸上的笑容,杨廷麟的心情变得好了一些,结果这一句话,说的他表情又开始丰富了,就像开了个染料作坊,不断的变换颜色。
这个时候一脸沉重的卢象升也跟上来了,两人对视一番,卢象升往前走了几步,站在杨廷麟身边后回头,那意思并肩子上了。
“思华,我们行不行,不是你说了算的,如此场合,也不追究你有辱士人的话了。”
杨廷麟还是怂了,没法子不怂。
陈燮后面站着的是军队,大明第一等的强军,估计这京师的城墙,也阻挡不了他几天。
“士?
呵呵,你还是代表你自己吧!
别代表天下人!
即便是你们,也仅仅能代表文士,而不能代表整个士的含义。”
一番话说的毫不客气,卢象升之前被说过了,一点脾气都没有,杨廷麟的脖子都粗了一圈,指着陈燮怒道:“安敢辱我?”
陈燮依旧带着自信和从容的微笑:“不敢,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你说的士跟我理解的士不是一回事。”
杨廷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没这么生气过,当即冷笑道:“好啊,那你说说,什么是士?”
陈燮毫不客气的指着自己道:“看见没有,像我这种出将入相的人,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
国家有难了,拿起家伙就能上战场还能打赢,国家太平了,有国泰民安的治国之道。
我在大明这么就了,这天下一共就见过两个士,我算一个,孙阁老算半个。
卢建斗算半个。”
这牛吹的,都在天上飞了,问题还是那句话,无法反驳。
读书多的缺点暴露出来了,这俩要是不学无术之辈。
那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上粗话就好了,吵架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问题这两是饱学之士,一听陈燮这话明白了,人家说的都有跟脚。
先秦之士多如此,就算是儒家的老祖宗孔孟之辈。
那也是能拎着剑捅人的好手。
至于随后的汉唐,那就更别说了。
出将入相的历史人物太多了,数都得数半天。
想反驳,可惜没法下嘴,你总不能说慷慨悲歌的刺秦之士荆轲。
不算是士吧?
你敢说博浪沙行险一击的张良不是士?
整个大明,也就是陈燮一个人能这么说话,还不用担心被人喷死。
要不怎么说读书多的缺点暴露出来了呢?
良心上过不去啊,不能昧着良心说陈燮说的是错的。
人理解的士,跟大明的士就是不一样。
“嘿嘿,没想到思华还有一副好辩才啊!”
杨廷麟也不是吃素的,这货也是大明官场多年的职业老喷子,以前都是他喷别人。
现在被人喷了,当然甘心。
正面刚不动,那就歪你的楼。
文人玩这一套都熟练的。
给你就士论士拐到辩才上面去再说。
“我知道你不服气,也没指望你能接受我的观点。”
说完,陈燮回头用马鞭一指列队严整的军队,笑道:“看见没有,我的军队已经在展开战斗队形了,让城墙上的守军放下武器。
回家呆着,别给我添乱。”
杨廷麟直接就懵了。
刚才还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翻脸了?
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呢?
“陈思华。
你真的要动武不成?”
卢象升接过话来,眼神变得严厉无比。
陈燮淡淡的瞄他一眼,转身丢下一句话:“半个时辰后城门不开,炮兵将开始炮火准备。”
陈燮就这么走了,两人还站在原地,玩去不知道该怎么办?
竟然都没有勇气留下陈燮,面面相觑后,一起转身回到城下,上了竹筐往城头上去,大家伙商量想法子解决吧。
城头上的洪承畴这会脑门上可都是汗水,为啥?
城下的炮兵已经开始准备了,这已经不是滑膛炮了,这是新式的75口径的退架炮,线膛后装,飞鹰骑也才装备了八门。
这会在城下摆开架势的时候,城头上的人一看这距离,都觉得不妙了,至少在六里之外,用望远镜才能勉强看的清楚,就这还得感谢天黑的慢,还有夕阳在天边照亮。
“不好了,陈思华准备用大炮轰击城池了。”
洪承畴赶紧过去招呼从箩筐里爬出来的两位,指着城外的一个高地上正在架设的炮兵阵地。
这会不仅仅是炮兵在准备,步兵也在用沙袋构筑掩体,这是预防城头上红衣大炮用的。
就这距离,不到三百步的样子,红衣大炮分分钟能轰到城下的目标,问题是那些士兵突前的士兵就看不出什么慌张了,不紧不慢的忙活,还有人已经在准备火把了。
“怎么办啊?”
洪承畴脸都白了,上来的两位也没啥好法子,这时候姜逢源出现了,来了一句:“派人去禀报陛下没有?”
现场三位嗖的一下,冷汗全出来了,天,怎么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一门心思跟陛下争夺新军的指挥权,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要紧的事情。
“快,快,赶紧的去。
另外派人去通知陈思华,就说陛下马上就到。”
洪承畴倒是机智,立刻拿出了一个主意。
姜逢元立刻要走,被杨廷麟拉住道:“慢着,如此一来,今后还如何让陛下安下心来?”
大家一想是这个道理啊,朱慈烺现在年纪轻,压不住群臣是因为他威望不够啊,这个事情如果依靠他来解决,今后就没文臣什么事情了。
搞不好高祖成祖朝的情况要重演的,谁知道在场的诸位哪个是下一个解缙啊?
回头别朱慈烺一句话“那个谁谁谁还……。”
于是这个谁谁谁就给人半夜活埋咯,之所以是活埋,这不是夏天么。
想丢在结冰的河面上冻死,难度太大。
想到这个大家都打了个寒颤,这玩意似乎也不那么美好啊。
这个时候,又有人来了,这一次来的是周延儒,下了马车第一句话就说:“情况如何?”
吧啦吧啦一通说,其中主要是卢象升再说,周延儒的表情就像便秘似得,纠结了半天才道:“开城门吧,让京营收兵,呆在营地里等着收编。”
洪承畴目瞪口呆的看着果断的周延儒,姜逢元直接就喊了一句:“陈思华这个乱臣贼子,周相难道要同流合污么?”
周延儒看傻瓜一样的看他一眼,指着城外的军队道:“要不你带着人出去冲杀一阵?”
姜逢元直接被说懵了,反应过来又喊:“士可杀不可辱,姜某与陈贼不共戴天。”
洪承畴幽幽的冒出一句话:“这城墙有五丈高呢。”
姜逢元一听这话,立刻就闭嘴了,拂袖而去道:“哼!
我去见陛下。”
然后以最快的步行速度走了,登上马车的时候,还幽怨的看了城头上一眼。
沉重的城门打开了,经历过战场上的人都知道,在红夷大炮面前,这个城池坚持不了多久。
更不要说外头来的陈燮了,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唯一可行的就是讲和。
陈燮毕竟没有扯旗造反,就算他带着军队来了京师,他现在还是大明的内阁大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