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声名所累(1/2)
“也就是说潘多拉公司的上市计划让你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
王安萍有些惊讶,“这怎么会呢?
我简直不明白,你的股份不过是1%而已。
∈↗,”
“我想那是因为那些大股东成名已久的缘故。”
沈正辉抹了抹自己的脸,“而我在这方面是一个新人,一个导演,如果我成为某个电影公司的老板,甚至我是亚视的主席,他们也不会惊讶,但是我突然之间成为了某个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且这个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经突破了1500亿美元,开始竞争世界上价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排行榜的位置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风格很不搭。”
他抿了抿嘴,“你能够想像吗?
譬如冯导演有王氏兄弟影业的股份,但是如果他还是阿狸或者企鹅的股东,是不是就很奇怪?”
“但是潘多拉公司生产的潘多拉头盔明显是和电影相关的啊!”
“从本质上讲,潘多拉头盔是电脑设备。”
沈正辉咬了咬牙,“我还不能向尼克.
安德森和福田光美抱怨,因为上市的计划我也是同意了的,公布我的股东身份是必须的规定。”
他一脸郁闷。
“你是小股东,当然争不过大股东。”
王安萍安慰他道。
“不是这个问题,”
沈正辉翻了翻白眼,“我当时觉得这都不是什么事,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谁料到最后居然掀起了这么大的波澜,搞得大家都惊讶万分,害得我在家过年都没有过好。”
他揉了揉鼻子,“不仅我没有过好,我父母和我的几个亲戚都没有过好,这样的报道泛滥开来。
他们又开始担心自己会被绑架抢劫之类的事情了,现在我老婆和儿子出门至少带5个保镖,这样还不如在日本工作算了。”
王安萍有一种被噎住的感觉,“也就是说你的资产确实达到了45亿美元?
这就是将近3百亿人民币了,你有真么多钱?”
沈正辉颇为尴尬,“大部分都是不能变现的股份。”
他说道,“他们替我的公司估价做不得准的,没上市,又不能够变现。”
沈正辉耸肩道。
“不,我的意思是,”
王安萍咽了一口口水,“上一次阿狸的股份,你不是卖了100亿吗?”
“是啊,换来的都是短时间内不能出手的股份什么的。”
沈正辉有些丧气,“可能还要在手里面捂几年才有机会散掉。”
“这么说你的资产不止300亿了?”
王安萍问道。
沈正辉也有些尴尬了,“这些股份基本上都是白手套出面转给我的,我也没有用个人的名义登记,”
他沉吟了一下,“我也不瞒你,实际上胡润的估值确实有好几块没有放进去的。”
沈正辉叹了一口气,“虽然对于我来说不算是见不得光。
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暴露出来大概会有牵连的麻烦。”
王安萍在沈正辉身边坐下。
拉了拉他的手,略带愧疚地转移话题说道,“这还真是气人,”
她说道,“我拼死拼活这么辛苦也不过这点身家,你一边拍电影玩。
挣下来的钱居然不比我少。”
她还叹了一口气,“关键是我挣得多的居然都是跟着你挣的,我自己辛辛苦苦的事业反而挣得钱少。”
她带着笑意,“我是逃不开你的魔爪啊!”
“谁的魔爪?”
沈正辉轻声说道,“我觉得应该是相反才对。”
“你说什么?”
在王安萍目光瞪过来的时候。
沈正辉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女人的情绪是很奇怪的,即使你讲出来事实,不符合她们的心意她们就会生气。
“这种挣钱机会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沈正辉说道,“要看眼光,当然了,从这个角度上看,做金融的是比做实业的赚的钱多,不过做实业做到了某个规模,基于财富的马太效应,资本的增长未必会比单纯做金融慢,这就是为什么大集团要多样化经营。
你的合作伙伴,早年做商业地产的时候也很辛苦当然这是和做银行的比,现在你们整合了你们在全国各地的商业地产,形成了院线,到时候在包装一下上市,基于未来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市值会像坐火箭一样上涨,你们身家翻上几倍也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沈正辉摊开了手,“钱到了某种阶段不过是符号而已,不过这符号的位数和大小的意义变得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理解了而已。”
“行了,不用给我上政治课了。
我知道,”
王安萍推开了沈正辉,“我是不会嫉妒你的。”
“哈?
你还会嫉妒我?”
沈正辉有些惊讶了,“嫉妒我什么?”
王安萍眼光流转,“我嫉妒你居然有那么多红颜知己,而且她们居然都不吃醋。”
“你怎么知道她们不吃醋?”
沈正辉托着王安萍的下巴,“我觉得你这张小嘴现在就酸酸的。”
王安萍逃脱了沈正辉的手,笑着说道,“我就是知道。”
“你心情不错?”
沈正辉问道。
“当然,”
她偏了偏头,“福田光美有钱了给了我一个好大的单子,”
她抿了抿嘴巴说道,“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可以到日本去看你了。”
“哈?
是这样吗?”
沈正辉下意识地心思电转地考虑福田光美这又是要玩什么花样。
王安萍已经饶有兴致地问道,“你觉得潘多拉公司在日本投资建厂是个明智的选择吗?
在日本建厂还不如在欧洲或者美国建厂吧?
如果追求低成本的话,也应该在中国、泰国、印尼这些地方建厂才对,”
她捅了捅沈正辉的肋骨,“你和我说说,尼克.
安德森是怎么想的?”
沈正辉扬了扬眉毛,不仅仅是王安萍对于这个决策感兴趣,所有的经济刊物都在讨论这个奇怪的决定。
沈正辉知道一些内情,这个决策就复杂了,有很大程度上是福田光美的意志。
具体的布局又向上牵扯到福岛核电站这个事故。
人口老龄化固然是个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大量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福田光美显然不像她表面上那样对日本人民冷漠。
但是她显然也不会当圣母地去避免福岛事件的发生。
毋宁说,她也许认为福岛事件的发生对她来说是一件好事,事实显示也是如此,背井离乡的福岛人到最后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奈良这个主动安置福岛居民的县一下子涌入了接近五万外来人口。
福田光美的种种安置和县知事的努力显然消化不了这样多的人口,于是福田光美不得不上杀手锏。
她说动了尼克安德森将第三条生产线放在了奈良县。
当然,仅仅一条生产线使用的人口并不是太多,但是作为配套的的上下游的产业因此也落户奈良,什么模具、运输、机械等等,同时奈良县的木材加工也也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扩张,福田光美在中国多年积累发展的家具产业这十多年正迎来自己的黄金发展期。
于是,奈良反而成为了日本暮气沉沉的经济发展中耀眼的一个点,由于它没有机场和码头,于是还带动了大阪和京都府的经济。
当然。
福田光美也不是想着要自己硬抗奈良的经济。
眼下投资建设,等到安倍上台之后开始自己的安倍经济学,日元大跌,这就冲抵了相当一部分的成本。
日本即便是经济烂得不成样子了,也是世界级别的体量,因此,实际上在中、美、日三个地方布局企业,也可以方便货币的流入流出和兑换。
这样,实际上沈正辉、福田光美和尼克安德森三方构成了一个资本的循环流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