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橙天娱乐(1/2)

2005年8月,在芒果台的超级女声刚刚落幕时,娱乐圈又出了个地震级的消息!

行业洗牌!

新入场的橙天娱乐公司,以非常野蛮的方式入场!

国内的娱乐行业,前所未有的一种入场方式,通过挖空一家业内知名的影视巨头旗下大多数的艺人的方式,来宣传自己强势入场!

惨被挖角的的华谊兄弟公司!

华谊兄弟公司的经纪部门的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率领华谊旗下的30多名艺人和导演,集体跳槽橙天娱乐。

而王京花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因为,在90年代她已经是国内知名的娱乐经纪人。

到2000年,华谊兄弟公司高薪请她入伙,负责组建华谊兄弟经纪公司。

靠着王京花的手段,华谊兄弟的经济部门,逐渐发展旗下有几十名明星阵容。

论明星阵容而言,华谊兄弟公司不亚于小伙伴!

不过,由于明星经纪公司长期掌握了王京花手中,捧的艺人都是她的嫡系。

所以,王京花跳槽之后,就出现了华谊兄弟公司旗下的艺人,至少给带走了八成。

对于王京花的背叛,以及媒体纷纷看衰华谊。

与此同时,业内纷纷热议。

≧“橙天娱乐什么背景?”

“伍克波是谁啊,这么牛逼!”

“听说,伍克波在日本娱乐圈混,人脉广阔。

一堆的日本娱乐圈大佬,都是他的朋友。”

“靠,日本娱乐圈的买办?”

“华谊太惨了!”

很多人以为,华谊一下子走了几十个明星,可能一蹶不振!

华谊老板王中军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候有点气愤的表示:“华谊离开谁。

都没有问题,除非是走了!”

这一方面,说明了王中军真的动了肝火,另外一方面,也显示出他的斗志。

华谊,可不是靠着王京花发展起来的。

事实上。

华谊发展主要还是王中军的能力!

早年华谊仅仅是一家广告公司。

但90年代末,传统的广告行业竞争太过于激烈,随便一个小县城就有几百家广告公司,一线城市的广告公司更是数以万计。

所以,华谊也开始转型,尝试投资电视剧和电影,最终,真正让华谊站稳脚步的是拉拢了冯小刚。

冯小刚都没走,可见华谊真正的中流砥柱。

还是留在华谊的。

而现在的冯小刚,正在制作《夜宴》!

影视行业,真正想要拥有竞争力,并不纯粹是靠着旗下的艺人规模,而是靠着作品的。

某种意义上讲,旗下有一流的导演、编剧的公司,竞争力比旗下有大量明星的公司更强。

在业内很多人看衰华谊兄弟公司的时候,王启年也代表小伙伴公司出来表态:“近期业内某公司不讲道义。

对华谊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挖角!

作为华谊的股东,小伙伴公司对恶意挖角的某公司表示愤慨。

一个两个的挖。

也许大家可以一笑了之,这么大规模的挖,吃相也太难看了!

如果,大家都挖来挖去,谁敢用心培养艺人,行业岂不是乱了套?

作为华谊公司的合作伙伴。

我在这里表个态。

小伙伴公司今后三年以内,不跟某公司进行任何程度的合作……”

王启年的声明,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华谊。

更重要的是,王启年希望业内的竞争,不要这么恶性。

挖角你一个个的挖。

连锅端的挖走了,今后那个公司敢培养艺人?

即使,培养的话,今后合同也会越来越苛刻,约束条款也会越来越多吧!

这就是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

失去了信任之后,生态环境肯定就会越来越恶劣。

比如,遇到华谊被挖角之后,小伙伴公司也开始扎牢篱笆,旗下的艺人和重要的职员,纷纷开始换上一份,期限更长,约束条款比以前更多的合约。

为什么?

就是为了避免被挖墙脚啊!

小伙伴公司培养的艺人也不容易,公司给其不菲的待遇不提,每年大量的资源去捧,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

有的艺人还在成长期,公司投入还未获得巨额回报的情况下,就被别的公司摘桃子挖走了,这对培养艺人的公司是非常不公平的!

当然了,很多艺人之所以被挖走,要么是感觉到留下来难以出头,要么就是想要获得更高的利益。

其他,都是虚的!

为此,小伙伴公司除了在合同上更多约束之外,对于留在公司体系内部的艺人,也给了更多宽松和自由。

比如,想要出头,觉得有人压着你?

那么,公司给你机会,让你自己成立工作室,自己当老板,自己决定投资方向,这样,就没有人压着你了吧?

想要更多的利益?

小伙伴公司提供机会,能不能获得更多利益,得自己去争取。

有能力创造效益和人,会获得更多利益。

内部在调整,而对外小伙伴公司旗帜鲜明的支持华谊兄弟公司!

随着王启年的表态之后,业内无数观望人士,纷纷吐槽,这纯粹是神仙打架啊!

当然了,趁着华谊的动荡,小伙伴公司再度提出对华谊增资,小伙伴公司再度投资5000万元资金,获得华谊10%的股权。

加上此前以5000万元买入20%的股权。

小伙伴公司已经拥有华谊30%的股权。

“小年子,你这是趁火打劫啊!”

王中军笑道。

“军哥,我这也是帮你啊!”

王启年笑道,“我小伙伴公司入股,华谊害怕军心不稳吗?”

“是啊!”

华谊老板王中军感慨。

业内最牛逼的公司,并不是华谊,而是小伙伴公司!

不说其他的,光是小伙伴公司的院线规模,就足以羡慕死很多的同行。

但羡慕贵羡慕,大多数公司的老板,可没有那么多钱和魄力,去学习小伙伴公司的经营模式。

嗯,也有一家非常有争议的公司星美。

不过,星美备受争议,因为,曾经是天上人家的老板,之后,又杀入娱乐圈,开始搞娱乐。

而星美进入娱乐圈,则是音乐、影视、旅游全面铺张。

光是影视光面,就是电影、电视剧和院线齐头并进。

现在的星美院线,规模就不亚于小伙伴院线!

但光是战略角度来看,星美确实非常牛逼,院线规模不亚于小伙伴。

不过,星美老板常年呆在海外,几乎很少归国。

正是因此,现在很牛逼的星美,在未来不会有多大的发展。

不说小伙伴公司,未来的华谊,就足以完爆星美!

当然,王启年跟华谊老板王中军表示,小伙伴的股权不要稀释,不要赎回!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