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编海虎?(1/2)
《江湖2》电影票房破亿,如同一道惊雷,在国内电影市场,惊动了无数人。
←,严格来说,2002年的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亿的电影数量非常稀少,几年出一部的节奏。
而且,亿元俱乐部,基本上被好莱坞电影垄断。
唯一破亿的国产电影《生死抉择》,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脸面问题。
所以,国内采取了阻止很多学校、单位包场去“学习”
。
这种行政指令下的破亿票房,其实含有很多水分。
所以,这部电影下画之后,就很快有人提起了。
真正具备影响力的电影,都是观众主动买票走进电影院观看,而不是被单位、学校组织起来,当作任务去完成。
《江湖2》是一部靠着观众主动买票观影,创下的亿元票房!
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垄断亿元票房俱乐部的格局!
上亿票房!
这个数据,在2002年,真的如同打雷一般震耳欲聋!
开创了一个国产大片,开始纷纷进军亿元的号角!
“6月5日,随着《江湖2》电影票房破亿之后。
小伙伴公司于bj市一家酒店,举办庆祝活动。
《江湖2》由嘉禾投资,小伙伴公司负责国内发行。
虽然,这部电影是由嘉禾投资,但版权是来来源于王启年去年亲自执导的大片《江湖》的续集,因此,也可以被视为一部国产大片。
这部电影,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身怀绝世武功的大侠李侠。
护送同伴在香港隐居时,却遇到了日军扩大战争规模,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
被英国殖民的香港地区,也被日军攻陷。
李侠被迫出手。
拯救自己的同伴。
并且,被具备革命思想的同学说服,采取了以暴制暴,参加对日作战,歼灭日军迫使日军投降的方式,恢复和平。
电影里面。
李侠近乎神话的武功,凌空飞行打爆飞机、跨海追捉敌人军舰,并且将至击沉。
各种不逊色好莱坞大片的夸张场面,让观众大呼过瘾,票房自然也是非常惊人。
《江湖2》上映一个多月,根据初步统计,!
据悉,这是国内电影票房市场采取分账制以来,第五部票房破亿的电影。
此前的几部破亿电影。
分别为《泰坦尼克号》、《生死抉择》、《珍珠港》《真实的谎言》……”
随着,《江湖2》电影大卖之后,小伙伴公司可以赚到1000万元的发行分成,当然了,由于小伙伴公司付出了300万元的营销和宣传费用,实际上,只赚到700万元的净利润。
尽管如此,这也是非常牛逼的业绩了。
当然了。
嘉禾电影公司光是国内电影分账,就达到2300万元。
这也是小伙伴工期打擦边球,把这部电影以国产片的名义发行,而非港产片名义发行,所以,嘉禾可以多赚一笔。
否则的话,同样的票房。
进口片只能赚国产片的一半分成。
甚至,在后来业内众多大导演对院线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国产大片的分账逐渐从现在的25%(不含税,扣税后是22%),提升到43%之后。。
进口片除了分账比较少,更有数量限制,好莱坞的片子每年仅有20部分账电影被引进。
当然了,到2003年《cepa协议》签署之后,香港电影不用跟其他的进口片抢配额。
理论上,每年在国内上映的港产片数量可以是无限的。
不过,实际上即使国产片,也是需要国内审核部门批准,才可以上映。
后来的港片既不算是好莱坞那样的进口片,也不算纯粹的国产片,而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港产片”
。
名义上,港片可以跟国产片上映数量不受限,但大多数香港电影制作公司,不太熟悉国内的审核制度,为了更容易过审,采取了与国内合拍的方式,来运作电影。
有时候,更多采用国内编剧的剧本,香港的导演和演员参与演出。
但那么一来,纯粹意义上的港片,越来越少。
貌似,只有留守香港,不能在内地上映的电影,才是纯粹意义上的港片。
后来,港片的式微,本质上也是因为,纯粹的港片不赚钱,所以,混出头的大佬,基本上不考虑香港观众的口味。
此外,新世纪的香港观众,跟八十年代的香港观众,又不太一样了。
以前的香港观众,很多都是骨灰级的港片影迷,看好莱坞的好少。
当年港片拍摄兴旺时,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可能转型成为电影工作者,整个香港最多时有百分之五的人口,都是跟影视娱乐工作相关。
而现在的观众,看好莱坞大片更多,看港片更少。
由于香港的各方面成本高企,大多数电影公司,赚到的利润,连付房租都付不起,更别说有什么作为了。
嘉禾那样老牌的巨头,之所以还能撑得住,主要还是因为,从七十年代,廉价买了不少的商业地产,这些商业地产自己用来经营院线,所以,成本相对较低。
至于片场什么的,嘉禾由于当年是租的,随着片场到期,现如今地产价格已经涨成天价,以嘉禾的资本,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或租得起大片场。
失去了片场之后,嘉禾的制片业务,则是举步维艰。
《江湖2》是嘉禾在片场到期,并且,失去了昔日顶梁柱成龙之后,耗费巨资打造的一部,非成龙参演的大片!
可以说,嘉禾公司目前,比小伙伴公司对于这部电影更上心。
“恭喜,恭喜!
《江湖2》国内票房破亿了!”
嘉禾电影公司老板邹文怀在破亿消息传到香港之后,就打电话过来贺喜。
“同喜同喜!
我们仅仅是做内地发行,嘉禾才是真正的赢家!”
王启年心情很好的说道。
“王导,如果我趁热打铁,再拍一部《江湖3》。
你觉得呢?”
邹文怀问道。
“最好别!”
王启年沉思片刻说道,“《江湖2》已经是在透支《江湖》的粉丝和市场了。
如果,很快又拍出一部《江湖3》可能会亏本的!”
“哦?
为什么,《江湖2》的人气很高啊!”
邹文怀不解,“观众也很喜欢!”
“观众对一个系列的电影,口味是逐渐升高的!”
王启年解释说道。
“第一次看《江湖》,观众没有多少抵抗力,很快就入迷了。
因为,第一部给他们最好的印象,所以,第二部容易具备吸引力。
但到了第三部,票房未必就很乐观了。
举个例子《侏罗纪公园》第一部6000万美元预算,夺取了9亿美元票房。
《侏罗纪公园2》则是7300万美元预算,拿下6亿美元票房。
到了《侏罗纪公园3》。
制作成本上升到9300万美元,!”
基本上,这种新奇的续集,除非是粉丝非常忠诚,甚至通过看影碟和周边产品,电影下画之后,粉丝数量继续增长的电影。
否则的话,拍续集往往的预算越来越高。
但是收入越来越低。
这就像是石油开采一样,一开始人们先把成本很低的浅层石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