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释不清(1/2)
在元旦假期,国内娱乐媒体,新闻几乎被两部青春片占满。
连好莱坞大片,也只有很少的媒体报道。
“中国电影市场,刮起歌舞青春之风!”
“歌舞片,引领潮流!
贺岁档,《歌舞青春》首日票房539万、《下一个巨星》首日票房近千万!”
“王启年票房号召力不及歌坛天王周杰伦!”
在首日票房出炉之后,更多人开始关注首周票房。
因为,首周票房大卖,更有参考价值!
因为,两部电影都选择了1月1日上映。
而2002年1月1日这一天是周五。
因此,《歌舞青春》和《下一个天王》两部电影首周仅有三天。
但这三天时间,已经让两部电影的票房,冠盖国内电影票房市场!
《歌舞青春》首周收1463万票房,排在当周票房榜第二名。
至于《下一个天王》则是以2487万元,强势拿下了票房冠军。
当然了,舆论上对于这两部片子褒贬不一。
比如,《歌舞青春》这部电影,很多音乐人士评价不高,认为歌曲都是口水歌,毫无营养可言。
但影评家,对于《歌舞青春》却是评价甚高。
因为,这样的片子,可以引领潮流,成为教科书一般有参考价值。
至于,《下一个天王》则是相反,音乐界人士把周杰伦捧上天。
至于,影评家对于这部片子则评价不高。
甚至有很多影评家称之为烂片。
当然了,对于周杰伦的粉丝而言——“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很多人看的云山雾绕,反而让他们很有优越感。
因为,经常周杰伦的粉丝,基本对于这部片子,都看懂了。
实际上,没有什么懂不懂的,只要就是看周杰伦耍酷。
在两部电影数据出炉之后,一些媒体将徐珊珊称为“影坛女皇”
。
认为她创立的姗姗娱乐。
前途无量,足以和小伙伴公司相提并论。
bj电视台一期节目中,王启年受邀接受采访。
节目中嘉宾询问:“您和姗姗娱乐的美女老板徐珊珊之间,有过什么故事吗?”
“真没有什么!
就是高三最后一学期。
我努力了一把。
结果从学校中游的成绩。
一跃成为学校第一,挤掉了徐珊珊的名次,激发了她争强好胜的心。
但我真不是故意的。
要是知道,拿第一可能伤害一颗少女的自尊心,我干脆就不拿。
拿不拿第一,拿不拿高考状元,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的!”
“就这样,应爱生恨?
某个无辜的少女,开始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对你的特殊感情?”
“别,别这样!
我是有主的,家里面的那位可能再看电视呢,要让她误会了,今晚得跪键盘了!”
“哈哈哈哈哈!”
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王启年当众撇清与徐珊珊之间的关系。
免得很多的媒体,因为没有素材,胡乱发挥乱编故事。
对于那些乱编故事的媒体,王启年是越来越没办法了。
新闻真实性,跟现代媒体讲这些,纯属是扯淡!
很多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没有噱头,没有误会,都要强行制造一些虚假新闻,吸引观众眼球。
媒体的新闻,早就不负责真伪了。
看新闻,至多是了解一个舆论风向,而不代表什么事实真相。
…… 在1月5号,sd省电视台,派记者采访徐珊珊。
采访过程中,记者问道:“姗姗娱乐公司是您一手创立,我非常好奇,您的资金来源?”
“是我大学时打工赚的!”
徐珊珊早就想好了说辞,“此外,因为我的能力和想法,让一些投资人很赞赏,所以,吸引了一些外来的投资。
不过,姗姗娱乐的大股东,是我本人!”
“可以透露一下,其他的股东的背景?”
记者问道。
“抱歉,我们公司的其他投资人,暂时并不打算公开身份。”
徐珊珊说道。
“据传,您跟小伙伴公司的王总,有过一段情感,是吗?”
“对!
这这样,因爱生恨,所以我要针对他,打败他,让他感受到失败和屈辱!”
“《下一个巨星》电影,有人说,创意与《歌舞青春》撞车,业内人士怀疑,你抄了小伙伴公司的剧情。”
“您觉得呢?
除了题材相似之外,剧情、台词有抄的吗?”
“对不起!
我失言了。”
“没关系!”
“好,很多的影迷和娱乐圈同仁,都非常好奇。
你们是怎么说动了周杰伦参演,还有《流星花园》的导演执导!”
“因为我们我诚意,还有,就是他们也想要拍这种题材的片子。
大家都觉得有搞头,自然就拍了!
现在电影非常红,大家都很满意!”
“您估计,《下一个巨星》最终能取得多少票房?”
“我怎么知道,但至少5000万以上,是没有悬念。
如果能破亿,自然是更理想了。
没破亿也没关系,《下一个巨星》不仅仅是国内票房收入。
即将在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日韩等等各地上映。”
徐珊珊自信说道,“我们已经联系了很多海外发行商,至少亚洲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可以上映!”
“哇,这么厉害?”
记者非常配合,“这部片子分成一定是很惊人吧!”
“当然,国内票房应该就可以收回成本,海外是净赚!”
“您今后对事业上,有什么规划,或者是预期?”
“国内民营电影制片公司,我们要做到第一。
未来,如果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上去,我们要香好莱坞巨头一样成功!”
徐珊珊意气风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