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神秘和尚(二)(1/2)
千寿庵中,神秘家司与对面的小和尚两人的一番怪论,句句让人瞠目结舌,口羽通良竞插不进一句。还好,小和尚总算闭上了大嘴,要是嘲笑小和尚在说大话,或许小和尚就会说:“所以我才是天海嘛!”
“这和尚”家司再次开口道:“据说是来给石山御堂的住持提意见的,但住持却不把他当回事,现正在气头上呢。”
“哈哈,贫僧并不生气,只是感到失望。第三代传人肯定会成为傻瓜,无法与先祖相提并论。其完全不懂莲如之志,实乃小人一个。”
“放肆!”坐在怪和尚左边的一个流浪武士实在听不下去了,当即大声喝道。
小和尚却嘿嘿笑了起来,“蛆虫怎知粪坑之外的事。你住嘴!”
“你……你!”
“你不认为生气本身并不值得吗?没人会让你们在此把我杀掉。他们肯定会说:比睿山来的疯和尚胆敢搅扰道场,决不能让他活着离去。但又不能让他的血污了道场,所以等他离开之后再下手。哈哈……我所言不差吧,故尔你们还不会对我动手。”
那武士听了这话,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小和尚不再理会他,转向对口羽通良道:“你好像已经爬到了粪坑的边缘,知晓了一些外边的情况。”
口羽通良完全没有料到对方会提到自己,此前他完全就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这一场闹剧的,至于这个小和尚所说的知晓了一些外边的情况,他也没有去认真揣摩其中的含义。于是慌忙间当即正视小和尚。道:“在下生于……”
话还未完。小和尚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我不用知道你是何人,来自何方。我问你,你知道莲如上人为何选择在大坂、长岛、金泽、吉崎和富田等要害处建造这么多不让大名涉足、免除各种杂役的道场?其用意何在?”
“是为了拯救众生,济世救人。”口羽通良当即随口说道,这句口号可是本愿寺一直对外宣扬的口号阿。
“哦,那如何济世救人呢?”小和尚闻言后随即笑着继续问道。
“这……”口羽通良方才急忙之下不过随口回答罢了,自然是无法回答了。于是当即哑口无言了。
“为什么现今的寺院没有起到护佑众生的作用?为什么寺院要建造城郭一样的居所,使得庶民苦上加苦,遭受两重盘剥?你可知道其中深意?”
口羽通良没有回答,而是看了一眼家司。小和尚此时明显是在说本愿寺的坏话了,而这个家司又明显是本愿寺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现在这个小和尚如此责骂本愿寺,这个神秘家司无论如何都要反驳一番吧?
只是面对口羽通良的眼神,神秘家司却是摇头一笑,随即又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且听他说。这个小和尚要是不痛痛快快说话,定会发疯。”
“哈哈哈。说得对。”口羽通良本以为小和尚会生气,不料他却大笑起来。
“现今的这些住持们肯定会解释说。这是为了弘扬各宗各派的佛法。纯属无稽之谈!九泉之下的上人听了这话,必也不能瞑目。莲如上人继承宗祖亲鸾的遗志发展起来的圣业,已经被践踏得不成样子。现在他们只会用这些话来搪塞和欺骗百姓。什么是济世?什么是救人?”
小和尚睁大的双眼闪闪发光。
“自应仁之乱以来,这号称日出之国的国度何尝有过一天安宁?大名赶走地头蛇,逆臣杀掉大名,天下已被豪门瓜分贻尽。父子兄弟相互残杀,夫妻主从你死我活,沃土变成废墟,世间沦为地狱。武士手持凶器原本无可指责,但那些牛马一样被驱来赶去的下层百姓又该如何是好?看那些饿死街头、曝尸野外的流民……”
“说得对!”旁边另外一个浪人却是突然开口附和道。显然这个浪人曾经了经历过小和尚口中所说的事情,于是有感而发了。
“你我生于武士之家,或许还不知什么是真正的悲哀。
庶民整日被驱来赶去,无法安心耕种,一旦稍有收成,又会被夺个干净。
若奋起抵抗,则会被杀,建了房屋会被烧掉。
每逢战争,他们的妻子被强暴,女儿被掳掠,只能逃到荒无人烟的丹波或淡路岛,与牛马相伴,与鸡犬同眠。
有史以来最悲惨之事莫过于此。
他们被驱赶到人皆不忍的畜牲道。
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寺院却紧闭山门,还算什么佛家弟子?
又算是什么僧侣?”
小和尚说到激动处,竞大哭起来。
家司说他俗名芦名太郎,应该属会津一带的芦名一族。口羽通良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慷慨激昂之言。小和尚见口羽通良屏住呼吸怔在那里,用他脏兮兮的手抹了抹眼泪,继续道:“莲如上人正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才作出那样的决定。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把百姓从疯狂的屠刀下拯救出来。然而,现在的这些蛆虫,早已忘了祖师爷的志向。”
小和尚看了看口羽通良和家司,又瞧了一眼在场的武士,继续说道:“这或许情有可原。如果没有乞丐,这些跛脚的和尚们如何能理解佛祖的教诲,佛祖的理想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空中楼阁。他们蜷缩在堕落的深渊,在黑夜里摸索着打开经卷,只求自己得到救赎。正因如此,我才更加仰慕莲如上人。我认为,亲鸾看见了佛祖,而莲如却看透了佛祖。”
这时家司呵呵一笑。
“笑什么?”
“这些话我已听了好几遍。抑扬有致,果然聪明。你所说的亲鸾看见而莲如看透的那位佛祖,是怎样的佛祖呢?不如指教一二。”
“噢,那还用说。
我所说的佛祖便是佛法的精髓。”
小和尚毫不示弱。
继续说道:“在人间建造一个极乐世界。
此为释尊的宏愿之一。
为了这个目标,应该坚持不懈地奋斗才是。
佛祖发现了通往极乐之路,他相信,只要那样做,心愿便能实现。
百万卷经文都是冲出地狱、建设极乐世界的良方。
如果错误地认为这些经文只是教条,弘法大师又何必那么辛苦?
大师亲自为病人把脉,寻找各种药物治病救人。
他要将众生从现世的痛苦之中解救出来,为千古垂范。
进一步去影响人们的心灵,影响政治。
但不知从何时起,他的弟子开始怠惰。
他们深居藏经楼,操纵当政者,试图通过别人之手建造极乐……这种怠惰的做法便是堕落的开始。
佛祖岂可见容如此懒惰之人!”
口羽通良疑惑地看了看家司。只见他紧绷着脸,神情竟然开始严肃起来,显然是在认真侧耳倾听了。
“寺院本该由百姓捐舍而建,但不知从何时起,当权者恣意下令,大筑寺院。
这已然不是为百姓造福。
而是在搜刮民财。
亲鸾不畏艰辛,游历各地。
授可怜的百姓以往生成佛之法。
莲如则更是广涉民间疾苦,寻求变革之道。
他的寺院是真正救助那些无果腹之食无立锥之地的苦难百姓之所。
他为心中之愿尽了一己之力,为了不让乱兵闯入寺院而竭尽所能。
我仰慕莲如上人,正在于他的慈悲之怀和果敢之为。
他始终将乱世兵危拒之门外,此举甚或可与弘法大师悬壶济世之佳话相媲美。
可莲如之后,在世间更为需要这种大慈悲大善举时,住持却和他的同门于内奢糜放纵、声色犬马,于外发号施令、奴役生民。
这和俗世的大名有何分别!
若不借莲如之名加以指斥,我佛**不久便会由救世神器化作乱世凶器……”
小和尚再次流下泪来。
坐在一旁的浪人武士互相递着眼色,其中一人突然抽出了武刀。
不知小和尚是否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只听他继续说道:“长此以往,莲如遗志不复存在。
上人在各地营建极乐世界,不许任何凶器进入,让那些疯狂的当道者束手无策。
可怜的百姓若是走投无路,便可以前去投奔。
他建造这样一所御堂,就是为了阻止那些手持凶器的残暴之徒进入。
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决断,才是深知佛法精髓,乃是一般僧人无法企及的大悲愿。
因此,百姓们要拼命保护这块圣土,一心念佛。
在加贺,他们甚至推翻了守护富槛正亲。
然而现在怎样呢?
百姓这块唯一的乐土,却成了身怀凶器的奸细与刺客的藏身之所。
为百姓建造的御堂,现在成了住持维持自家奢侈生活而征收赋税的地方。
你们看看,现在百姓反而深受双重盘剥,饱尝涂炭之苦。
当年莲如确也拥有不少女人,还生了几十个孩子。
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而现在他的子孙独独学会了这一点,堕落成他的敌人。”
左侧的一个浪人再也听不下去,抡刀朝小和尚砍去。口羽通良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正在这时,只听家司喊道:“慢!”
家司将手中的一个白色物件朝武士扔了过去。那是他的香炉。那武士手一抖,香炉裂为两半。小和尚则趁机躲过一击。“这里已经变成了这些家伙的庇护所,莲如还能成佛吗?”他颤抖着对救了自己一命的家司道。
家司也激动起来。“慢着!他要是有不可宽宏之处,也用不着你们动手。休得莽撞!”迅速止住那些浪人,家司随后转向小和尚。他双目如炬,手握大刀单膝跪地,脸色如冬日晨霜。浪人们重新坐好。只有小和尚仍是先前那副姿态。
“小和尚,依你看,这里的住持该怎么做?”
“当然是拿起武器奋起反抗,让差点变成凶器的御堂,变为济世救人之所,完成莲如的大悲之愿,救百姓于水火。”
“小和尚,这,符合佛道吗?”
小和尚高声笑道:“所谓佛道,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用另外一个世界的地狱和极乐来哄骗百姓,用百姓的葬礼来中饱私囊。”
“休要顾左右而言他。回答我的问题:你认为这样合于佛道吗?”
口羽通良僵硬地坐在一旁,他觉得家司的刀似要马上出鞘。小和尚的话固然离奇古怪,但家司现在的样子更让口羽通良吃惊。这是他方才一直没有表现出来过的气魄。让人感觉久经磨炼。却不乏女子的柔韧。这是英雄气概吗?然而。小和尚对这种杀气却毫无察觉。他是大智若愚,还是蠢笨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