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五章万事开头难(2/2)

香港一个专业电影学院都没有,只有“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一年一届,专挑帅哥靓妹。

好莱坞有《好莱坞报道》,有《综艺》,有《首映》,有《电影评论》等不同定位、不同特色的权威电影报刊杂志,每年出版上百种电影相关的图书。

香港有什么?

香港有《南国电影》,《嘉禾电影》——电影公司旗下的广告画册,有《明报周刊》——专注八卦一百年……香港连一个专业的电影评论杂志都没有,有关电影的书籍如凤毛麟角,难觅一件。

《电影双周刊》?

(注2) 它太嫩了,创刊号才刚刚发行,况且现在不过是一本同人志形式的小杂志,一群有热情有想法的电影爱好者自娱自乐的产物罢了,远远谈不上专业。

只论电影人才培养体系和周边信息传播能力,好莱坞就甩了香港十万八千里,更不用提经济实力和工业水平的差距了,如果说好莱坞是一艘航母的话,香港现在还是个小舢板,如果好莱坞是一只羽翼丰满的白头雕,香港目前是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雏鸡,而且还是个没有母鸡保护的小鸡…… 发了一会呆,沈冲摇一摇头,自失一笑,转身走出了书店。

怨天怨地怨社会毫无意义,事在人为,总会走出一条路的,因为想象中的困难,而畏首畏尾,不是穿越党的风格。

回到住处,在楼下的邮箱里,果然躺着一本《电影双周刊》,拿起来摸了摸,不算厚,纸张有些粗糙,是最便宜的新闻纸,而不是双胶纸,估计是为了节约成本,借着楼梯口的微光,沈冲认出来封面照片上的人是郑裕玲。

后世郑裕玲演过不少电影,但现在,她只是无线电视台的主持人,和电影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沈冲心中腹诽,模仿《无间道》中刘德华的习惯动作,用杂志拍打着大腿外侧,慢悠悠的踱上四楼。

在家门口,沈冲意外的看到闻人杰搂着个包包,坐在楼梯口吞云吐雾,一脸郁闷的神情。

“怎么了杰哥?”

沈冲一边掏钥匙,一边笑着问道:“被嫂子赶出门了?”

闻人杰尴尬的笑了笑,丢了烟头,踩灭了火,然后跟着沈冲走进房屋。

—————————————————————— 注1:Matrix有子宫的意思。

注2:此处只是借用名字,并非实指观塘的万福大厦,不必当真。

注3:《电影双周刊》,1979年1月11日发布创刊号。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