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金像奖二(1/2)

看完沈冲拿出来的算法文件后,编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过了半响,一直没开腔的《第一电影评论》总编林年同说道:“沈总,我不懂数学,不过既然是数学家专门研究出来的,肯定很科学很严谨,但是这套方案,操作起来很难实现啊。”

“是啊,沈总。”

另一个编辑附和道:“一来电影太多了,将近400部,二来观众投票的方式,也值得商榷,如果只以香港观众为主体投票的话,那些没有在香港上映的电影,会很吃亏,而要是包涵内地和台湾观众的话,投票的搜集和整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而且这样操作,对香港和台湾不利,毕竟内地有十亿的观众,他们看不到港台的电影,自然只会投票给内地出品的电影,如此一来,金像奖就成了内地电影的囊中物。”

“你们一方面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另一方面,又把事情想的太复杂。”

沈冲放下手中的钢笔,说道:“太简单,是说你们的政治觉悟太低,连奥林匹克运动会都逃不过政治斗争,金像奖能逃的过吗?

内地和台湾现在对立情绪非常严重,如果我们只搞个小小的评审团,那评审团成员怎么选?

有三个内地的,必然要有三个台湾的,他们要是吵起来了怎么办?

最后评选出来的奖项,要是台湾不满意,明年他们搞抵制,不来了,怎么办?

或者内地不满意,他们也不来了,又怎么办?”

“做事情,视野要大一点,眼光要长远一点。”

沈冲继续说道:“所以我要把评审的圈子扩大,这样不仅能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不落下口实,几万人选出来的奖项,谁都无话可说,不至于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保证金像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想的太复杂,指的是观众选票的收集和统计。

我们有《电影时代》杂志,它在内地、香港和台湾都有发行,我们只要把候选电影的选票,印在杂志上,让读者剪下来,填好了邮过来即可,其余的投票方式,统统不收,然后再找独立的第三方会计行统计这些投票,这样操作并不难。

至于选票的人数多寡,这点不用担心,根据海伦娜提供的数学模型,选票统计结束之后,还会重新二次计算,平衡两岸三地的投票权值,不会影响奖项的公平性。”

罗维明听到这里,笑了起来,他拿着香烟敲着桌子,说道:“沈老板,你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

沈冲本想凑趣耍个宝,不过看了看坐满人的会议室,又压下了这个念头,只是很平淡的问道:“什么?”

“你不管做什么事,都从不吃亏,办金像奖,明明是花钱赚吆喝,结果绕来绕去,最终变成了《电影时代》的广告宣传奖。”

罗维明笑容满面的说道:“我敢保证,等选票印好后,《电影时代》的销量,一定会突破30万,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杂志。”

“沈总,我们也要印。”

林年同坐不住了,连忙说道:“我们《第一电影评论》也是金像奖的主办单位,而且也在两岸三地都有发行。”

“没问题,你们一起印好了。”

沈冲对此无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都是自己旗下的产业,他敲了敲桌子,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细节问题等会再谈。

陈大哥,你继续说下一个环节,电影奖的设置种类。”

“我们参考了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设定了十二个电影奖项。”

陈柏生推开演示板,换了一页内容,介绍道:“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服装造型,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表彰性质的终身成就奖。”

沈冲摸着下巴,沉默不语。

在历史上,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只有五个奖项——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可谓寒酸之极。

现在陈柏生提出来的奖项,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电影内容,但是和后世成熟时期的金像奖相比,还是有点不够专业,当然这和时代也有关系,比如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这些工业技术类的奖项,现在无从谈起。

但是有几个奖项,还是有必要现在就设立起来的。

“去年电影圈人才辈出,可以设两个鼓励性质的新人奖,一个最佳新导演,一个最佳新演员。”

沈冲看陈柏生在演示板上写好之后,又继续说道:“还要加一个最佳动作设计,功夫电影是我们中国的特色类型,动作设计很重要,这个需要单独设立奖项表彰。”

“这个我赞同。”

林年同说道:“龙虎武师很辛苦,是该鼓励。”

在历史上,最佳动作设计是在徐克拍完《蜀山》之后,经过张彻的提议,1983年金像奖才增加了这一奖项,不过香港的功夫电影,源远流长,从业人员众多,在19RU年设立这个奖,并没有什么争议,然而同在1983年进入金像奖的另外一个奖项,现在设立,就显得有点太早了。

这个奖就是最佳美术指导,在香港电影史上,19RU年谭家明拍《爱杀》,才第一次出现了美术指导这个职位,之前是从没有过的。

虽然有沈冲的蝴蝶翅膀,在《疯劫》时候就请张叔平做了美术指导,但是整个1979年,只有这么一部电影有美术指导,金像奖设立这个奖项,就显得有点无厘头了…… 奖项设定讨论完毕之后,暂停会议,休息十分钟。

罗维明性子洒脱,不拘小节,他跟着沈冲来到他的豪华办公室,让秘书帮忙泡了一杯茶,然后舒服的坐在沙发上,问道:“沈老板,金像奖做不做颁奖典礼?”

“做,当然做。”

沈冲毫不犹豫的说道:“不仅要做,而且要上电视做直播。”

“准备在哪里办?”

“香港能举办大型室内活动的场所有限。”

沈冲摸了摸头发,说道:“暂时定在香港大会堂,虽然那里有点旧了,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更好的地方。

“也是,其他地方要么太小,要么不够档次,要么商业气氛太浓。”

罗维明说道:“不过大会堂建筑用途太多,搞颁奖活动,有点不太方便。”

沈冲默然,浅水湾酒店现在还在谈判,而就算拿到手了,拆迁,规划,设计,重建,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所以最近几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只能在香港大会堂凑合。

香港大会堂占地ll100平方米,由两座独立的建筑物以及一个纪念花园组成,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娱中心,19年3月日落成开幕,位于香港岛中环区,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是官方仪式和庆典举行的重要场地,港督上任的宣誓就职仪式,来港访问的英国皇室成员的欢迎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

香港大会堂由一高一低两座建筑组成,其中设有展览厅、剧院、音乐厅、礼品店、酒楼、演奏厅、展览馆、会议室、图书馆,以及婚姻注册处等等设施,所以罗维明说设施用途太杂…… 沈冲计划作为颁奖典礼场地的,是香港大会堂的音乐厅,那里有1434个座位,虽然有点小,但够用了。

“对了,颁奖典礼请不请好莱坞的明星?”

罗维明翘着腿,很八卦的问道:“人家金马奖请了伊丽莎白,沈老板,你现在身家几十亿,是不是也得请一个大明星来撑撑门面?

要不然电视直播看起来寒酸,收视率也上不去啊。”

“请是可以请的。”

沈冲呵呵笑了两声,说道:“但是我没想好请谁,老罗,你觉得哪个好?”

“你财大气粗,不如一下请两个。”

罗维明接过秘书送过来的茶杯,说道:“于脆把去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都请过来颁奖。”

“去年都是谁拿的奖?”

“乔恩-沃伊特和简-方达。”

罗维明鄙视,说道:“这么重要的行业新闻,你居然不知道?”

“这两个人的名气太低了。”

沈冲没理会他的嘲讽,说道:“简-方达虽然是两届奥斯卡影后,但太过文艺,不够吸引眼球。”

“乔恩-沃伊特呢?”

罗维明不屑他的高眼光,说道:“他是著名的演技派,在美国很受欢迎的。”

这个名字,沈冲依稀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于是问道:“这个人我没什么印象,《电影时代》报道过他没有?

有没有照片?”

“报道过,在四月中旬的奥斯卡特刊上。”

沈冲打开办公桌背后的书橱,从排列整齐的杂志里翻了翻,找到了目标,翻开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他把杂志塞回原处,笑着说道:“这家伙名气虽然演技好,但是同样缺乏明星光环,不够号召力,要是他女儿来,还差不多。

“他有女儿?”

罗维明诧异道:“叫什么名字?

也是电影明星?”

“他女儿名叫安吉丽娜-朱莉。”

沈冲于笑了两声,说道:“现在才三四岁吧,年后,金像奖请她来颁奖好了。”

“靠,你耍我呢。”

罗维明对他比划了一个不雅的手势,然后喝了一口茶,说道:“沈老板,你透个底,打算请谁来?

我提前把采访工作准备好。”

“真的还没定。”

沈冲苦笑了一下,说道:“请了太多老外,会显得咱们金像奖哗众取宠,崇洋媚外,丢了中国人的面皮,不请的话,又拉不动名气,现在是左右为难。”

“说的也是。”

罗维明赞同道:“毕竟金像奖是咱们中国人的电影奖,老外太大牌了,喧宾夺主,反而不好,去年金马奖请伊丽莎白虽然风光,可等她走了之后,主办单位差点被骂死,媒体铺天盖地的指责政府劳民伤财。”

“老罗。”

沈冲喝着茶,说道:“让你给我出主意,你却在这里冷嘲热讽 “我已经看明白了,给你打工,只要老实做事就行了,什么主意啊计划啊,统统都不要去想。”

罗维明笑呵呵的说道:“反正绞尽脑汁想出来自认为不错的东西,到你那里,都是垃圾,你是天生做老板的,我是天生做小兵的,等决定请谁来颁奖,通知一声,我去接客就行了。”

“过奖了过奖了。”

沈冲拱了拱手,谦虚道:“我只是运气好一点点而已 “中了六合彩,赢了赌马,发了横财,那叫运气。”

罗维明年纪比较大,性子洒脱,他正色说道:“沈老板,你那叫本事。”

“行了,别拍马屁,我不赌马,今天也不加薪。”

沈冲笑着摆了摆手,又闲聊了一会之后,拿着茶杯,站起来说道:“走吧,继续去开会,刚才只是讨论了几个关键程序的大略,具体细节一个都没谈,还有得忙。

我们争取在今明两天拿出具体的章程来,月l号开始,正式开始启动金像奖的评选程序。”

罗维明点头应道:“确实得快点定好,两个多月,对一个电影奖来说,时间有点紧。”

一个电影奖,最核心的程序无外乎三条——参赛资格,评奖规则,颁奖典 参赛资格被沈冲改变后,所有与之相光的细节都要重新安排,光这一条,就讨论了整整三个多小时,才最终确定了参赛影片资料登记信息,相关奖项的获奖人的资格细则以及入围名单初选流程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