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十二:回县(二合一)(2/3)

咱们赶路利索些,明夜就到扶风郡了。”

…… 四匹马离开鸣沙官驿,沿驿道奔出武隆峡。

两侧青山夹道,前方一片坦途,通向的却是郑君山仕途的终点。

郑君山的身体随马背起伏,忽的想起当年身在江湖时,与三位友人策马驰于江边。

那时他说仗剑行侠虽然快意,但身入庙堂,能做的事却更多。

而志不在庙堂的徐应秋迎着江风,直言他若入庙堂,除非杀头便冠、削足适履,否则一定处处受制。

如今的境况被徐应秋说中了,他的神通剑术在江湖中能纵横驰骋,在官场里却难试锋芒。

就此焚了告身,抛了印玺,解了衣冠倒也痛快,但如此一来……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在此时从后边传来,伴随着隐约的呼喊声。

那呼喊声渐渐接近。

“慢!”

一袭青随兕服乘马而来。

宁光兴眉头一皱,拉扯缰绳,缓下马速。

陈皓初便乘马来到近前,马未停下,便喊道:“鬼兵过境!”

宁光兴露出莫名其妙的神色,与两名判官面面相觑。

陈皓初止住马,停到郑君山身边,大声道:“青灵县有鬼兵过境,请郑明府速速回县!”

“鬼兵过境?”

宁光兴嗤笑一声,“陈校尉,怎么专查妖魔之事的神咤,到如今都没查清真相?

这鬼兵过境之事是捏造……”

陈皓初扯着缰绳,大声打断道:“今日寅时前后,昌平鬼主率领鬼兵过境,还了日前借去的粮食!

该时八蜡神已现身,举县百姓亲眼所见,何来捏造之说?

县里局势纷乱,五个大族纠集家丁,已把粮仓围了。

请郑明府赶快回县主持局面!”

“还粮?”

宁光兴皱眉。

作为鬼兵过境主谋,郑君山对此案的内情再清楚不过,此刻也如闻天方夜谭,“真有鬼主还粮?

粮在何处。”

陈皓初道:“粮仓里的五个粮窖都装满了,都是粮食!”

虽不知始末,但事情无疑已出现转机,郑君山当机立断,调转缰绳,“走!”

“慢着!

宁光兴策马挡到郑君山前方。

陈皓初手按刀柄,厉声道:“若误了要事,青灵县出了乱子,你担当得起吗!”

宁光兴皱眉摇头,“此事太过蹊跷,鬼兵过境分明是人祸而非妖灾……”

铮!

未见寒光,却有龙泉出鞘之声。

宁光兴脑门一凉,獬豸冠被一分为二,从他头顶滑落。

郑君山须发飘动,收回并指如剑的手指眼中锋芒令宁光兴心中发寒。

他双腿一夹马肚,驿马踏蹄狂奔,越过宁光兴身边。

宁光兴不再敢拦,面色发白地望着郑君山与陈皓初骑马远去。

秋风吹来,后背冰凉,已冒出一身冷汗。

…… 青灵县县府北边的粮仓外人头攒动,平民、士绅、县中官吏、耆老、大族家丁和族人,多方人手对峙,争吵不休。

纵使郑氏与县丞及六曹官吏尽力缓和局势,气氛仍剑拔弩张。

几家大户叫着被鬼兵抢了粮,要进粮仓拿回自家的那一份粮食,但百姓里头,就算有懦弱的,饿了几個月后,也有了匹夫一怒流血五步的勇气,虽瘦骨嶙峋,却爆发出惊人的勇武,在那些魁梧家丁面前,硬生生堵住了粮仓入口。

多方人马争执不休,眼看就要出大乱子。

郑君山回到青灵县,却没马上露面。

他从粮仓东边的巷道进去,与教谕等人见了面,没惊动外边的人,进了粮仓,到窖边捧了一把粟米。

“这些粮食,真是那鬼主从那几家粮仓里手里抢来的?”

教谕道:“多半是的,有些粮袋上,还做了专门的记号。”

“把粮袋脱了。”

郑君山吩咐一句,身先士卒地提起一袋粮食,手指一划,袋中粟米倾泻出来。

县吏照办,片刻后,五个粮窖上层的粮袋都被解开,下边的粮袋被厚厚一层粟米覆盖。

郑君山又问教谕:“运粮的塌车呢?”

“在北边。”

教谕将郑君山引到仓北的空地,百余辆塌车凌乱摆置着,互相倾轧。

郑君山问道:“这些塌车也是鬼兵从那几家手里抢来的?”

“没错!”

教谕露出扬眉吐气的笑容,“有些塌车上还刻了记号。”

“把有记号的都找出来。”

郑君山吩咐一句,自己先一辆辆地查看去了。

又过了两刻钟,三十多辆塌车,连带着那些粮袋被聚到一块儿。

郑君山提剑上前,削豆腐一般,把塌车劈成木柴,叮嘱教谕带人把这些粮袋和木柴立刻拖走。

…… 粮仓外,各方争执愈演愈烈。

县人都知道,郑明府已被那岐州巡按带走。

几名蒋家的家丁在主家吩咐下,不顾县吏拦阻,提刀要冲破县民的封锁。

蒋氏家丁提刀本为威慑,却又有一名青灵赵氏潜伏在平民里头的高手,在主家指使下,夺了那蒋氏家丁手中的刀,把那蒋氏家丁肩上砍出一道豁口。

这一刀如薪中之火,登时便点燃了各方压抑已久的火气。

先是那蒋氏家丁还手,百姓亦不甘示弱地用棍棒还击,紧接着,拉架的也成了参战者。

一时间,刀枪棍棒挥舞,喊声震天。

就在此时,一剑飞来,轻易绞断了械斗者的兵器。

这一剑又带起一阵大风,场中诸人站立不稳,纷纷倒地。

围观的百姓里却爆发出一阵呼声。

“郑明府!”

“郑明府来了!”

郑君山带着一众县吏走出粮仓,一振袖,飞剑倏然回到他手中。

一人一剑露面,各方的争执如被秋风刮去,顿时消弭。

郑君山提剑扫视四方,目光落到几名耆老身上,又看向诸位士绅,“诸位为何聚集在此?”

没人料到被岐州巡按带走的郑君山竟会在此时出现,张诚观心中暗惊,当先说道:“郑明府终于来了,昨夜有鬼兵过境,抢了青灵县许多百姓的粮食!”

“有这事?”

郑君山挑眉,打量张诚观,“好,神咤司的陈校尉还在青灵县,我会托他调查此案。”

“这却不必……”

张诚观迟疑,指向粮仓,“鬼兵抢走的粮食,就在这粮仓里!”

郑君山皱眉,“你恐怕弄错了。”

张诚观急道:“哪里错了?”

郑君山道:“那昌平鬼主,上月从青灵县借走了两万石粮,仓中的粮食,是那鬼主还回来的。”

张诚观心道就算真有鬼主,最多也只能从青灵县借走三千石粮,哪来的两万石。

但这话却不能说出来,他喊道:“错不了!

他还青灵县的粮食,不是借走的那些粮食,是从青灵县百姓手里抢的!”

张诚观话音刚落,围观百姓中冒出一片骂声。

张诚观梗着脖子,不为所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