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82 返程(1/2)

虽然两人都给出了最终报价,但是显然双方都并不太满意对方的报价。

不过一个本就想买,另一个本就要卖,再又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

尼康同意像天书科技出售三十台s620d型光刻设备,并另外付出十三亿美元交换天书科技的euv光刻技术研发资料,同时尼康公司未来销售的每一台设计到euv技术的光刻机都必须分给天书科技百分之五的利润。

当然相应的双方必须签署一系列的限制性条款。

比如天书科技不得将该euv技术转让给其他公司;天书科技有权随时查询尼康公司光刻部的euv光刻机生产以及销售情况等等。

叶山次郎甚至还提出,要以此交易,换取更多的冰芯电池份额以及更低的价钱。

不过全部被王正宇断然拒绝了。

用王正宇的原话说便是:“你们难道觉得我长的像冤大头么?”

总之整笔交易坐下来王正宇还是很满意的。

他不但得到了最近最需要的设备,还捞了十三亿美元,未来公司还多了一笔源源不断的进账,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

而他付出的仅只是流行不了几年便注定会被淘汰的技术而已。

更何况他还有后续计划,未来绝对不会像尼康此时想象的那么美好。

最起码王正宇是不会给尼康独占高端光刻机市场的机会的。

所以当晚上十点,双方终于在一份草议上签字后,王正宇的心情简直是愉快极了。

甚至压根没有舌战了一天该有的疲惫感。

起码在婉拒了尼康公司的宴请后,坐在车上时。

王正宇还很是精神抖擞。

“老板,您真打算就这么把euv光刻机技术卖给尼康了?”

跟此时的愉悦比起来。

黄珊珊明显兴致不高。

“不然呢?

条件都基本上谈好了,难道我还反悔不成?”

王正宇很自然的说道。

“您不觉得卖得太便宜了?

据我了解,阿思麦在euv设备上的研究花费可不少,几十亿美元呢。

咱们这不是太便宜日岛人了吗?”

黄珊珊闷闷道。

“账不是这么算的。

那得加上实验室得研究投入,euv光源的购买或者开发,等等。

你要知道尼康现在可不是从零开始,实际上前期该花的钱他们都已经花了,即便没有我提供的技术,他们拿这么多资金砸下去。

最后终归是能开发出来的。

我的技术只是帮他们节省了时间而已。

当然对他们来说也的确也需要这些时间,要知道阿思麦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卖他们的euv预生产设备了。

所以这叫合则两利。”

心情大好的王正宇耐心解释道。

“好吧,老板您好像说的也有道理。

不过跟日岛人做生意总感觉怪怪的。

对了,现在交易完成了,我们是改变行程直接回去,还是按原计划再去拜访佳能?”

听完王正宇的回答,黄珊珊转而问道。

“既然来了,当然要去拜访一番。

反正两家公司都在东京又不远,更何况我还想跟佳能也做笔生意呢。”

王正宇伸了个懒腰道。

“咱们需要的设备不是已经买到了吗?

还要做什么交易?”

黄珊珊不解问道。

“当然还是光刻机技术的生意咯!

咱们得给尼康多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出来。

少了竞争以后就不好玩了。”

王正宇老神在在道。

在王正宇唯一感觉可惜的是,这两家光刻机生产厂商都是日岛企业。

虽然他们的产品重合,但是相互竞争上,却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默契。

比如两家公司在华夏的相机业务。

采用的就是错位竞争法,他们的相机产品可以说是互有优势。

不过王正宇也相信,光刻机毕竟不同于相机。

尤其是在最高端的光刻机产品上,这表现了两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也必须使用最优秀的工业设计跟制造工艺,去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他肯定要把纳米压印光刻技术难点卖给佳能。

就算只是出于给尼康制造一个竞争对手的目的他也必须要坐在到这一点。

“老板。

千万别说你手上还有那个什么纳米压印的光刻技术?”

黄珊珊捂头道。

“这很奇怪吗?

我来日岛的时候本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如果万一尼康死活都不肯同意这笔买卖,我总要有备用计划吧?

难道还真拿八千万美元一台的价钱去买注定要淘汰的s620d型光刻机?

我可不是冤大头,况且我很缺钱的!”

王正宇撇撇嘴道。

“老板,您这话也就跟我们说说算了,真要跟别人说很容易招仇恨,会被打的!”

林白实在忍不住道。

“哪句?”

王正宇一时没回过神来。

“您说您很缺钱的哪句!”

林白强调道。

“哎!”

王正宇长叹一声,看着窗外用少有的落寞语气道:“是真的,我真挺缺钱呢!”

王正宇不知是真是假的语气,让一车人没人在言语,大家默默消化着各种情绪。

最终三人又在日岛停留了三天。

王正宇跟佳能的谈判简直就是延续了尼康的谈判步骤,除了没有提出购买光刻机的要求外,其他都是按套路进行的。

丢出资料,给对方时间研究,然后便又是一整天讨价还价的拉锯战,甚至谈判中王正宇的辩词都是如出一辙,如果不是场合太正规,黄珊珊都忍不住免费送自己老板几个卫生眼了。

最终双方以二十亿美元整的价格成交,跟和尼康签订的合同相同,未来佳能销售的纳米压刻技术的光刻机,每台也必须给天书科技百分之五的利润。

到这里王正宇的日岛之行也算是圆满结束了。

光刻机弄到了手,还有三十三亿美金算是装进了口袋。

在林白跟黄珊珊看来,这一趟的日岛之行应该算是很完美了,不过显然王正宇却还不满足,一上飞机就兴致勃勃的跟两人探讨起下一波的赚钱计划了。

“珊珊啊,你说我们那套完整的193nm沉浸式光刻技术卖给那家明珠微电子设备公司多少钱合适?”

“老板,两项最新技术你都卖给日岛人了,这套落后的技术你竟然还想废物利用?”

黄珊珊显然没有想到王正宇还在考虑这个问题,不可思议的问道。

“话不能这么说,就未来来说,这套技术的确会落后,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是世界最高端的光刻技术。

再说就算我们不卖,他们投入研发还不是需要花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