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四百九十七章 利益交换(2/4)

可家兴还是建议,请陈慧老师趁吃长寿面之前给大家讲讲时局。

陈慧一口答应,她从拎包内拿出一张《新闻报》,说道:“这报纸上说**正在杨行、月浦一带和浦东川沙一线,同共军ji战。”

“还是我老师来给学生庆祝生日吧。

我今天带来了两件礼品,一件是这盒稻香村的西点蛋糕。

还有一件是非常非常珍贵的礼物!”

陈慧的话还没有说完,这时有人推门而进,大家一看是四川妹子来了。

“这好办,那些同学参加什么,我们基本都知道,一定同时都通知到。”

君兰这时的情绪基本也恢复正常,比较高兴地说道。

“那美国人大大小小的兵舰还停泊在黄浦江上。

美国人能有什么打算?”

家兴又问道。

正说着,家兴的母亲和姐姐、姐夫都过来了。

这时,丽绢说:“陈慧老师,您永远是我的老师,不管我们三个人今后做什么,这一点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但我等两天就要离开你们,什么时间再相见,确实是个未知数。

我这个人有话是藏不住的,说了痛快。

我想面对现实,把这‘鸳鸯谱’重新改写一下。”

到了这高级饭店的房间里,姑母、丽绢都觉得很不自在,不知是坐着好还是站着好,有些手足无措,但时间稍微长了点,渐渐觉得习惯了些,就简单地谈了一些情况。

她打去年高中毕业后,先后来过上海两次。

一是来看望家兴,二是来联系她到上海来读大学的事。

她读大学的事后来都已联系落实定当,碰巧同君兰、锦绣在同一个大学,就是不在同一班级。

君兰、锦绣,还有王有德是在同一班级。

许爱芬来上海时间虽然不长,家兴的妈妈、姐姐、姐夫听了都没说什么。

但在这中间,丽绢的想法还真复杂,心情很矛盾。

她在想要是她能得到家兴的话,那是再好的地方她也不会去。

现在得到家兴肯定是不可能了,而君兰哥哥还可以考虑,毕竟是深爱着自己的一个男子,到其他地方不一定能有真爱自己的人。

可是后来经陈慧的再三劝说,又说了从政治角度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她这才勉强地下了跟这刚相认不久的母亲去法国的决心。

不过当家兴、君兰两个哥哥的面,原来的有些说法并没有改口。

“丽绢妹妹,依我看,你这次是天赐良机,不能放弃。

陈慧老师说的句句都在理上,是金玉良言,你要听她的。

两位哥哥,你们情谊深厚,但今后还有相会的日子;人的出生地,是会使人留恋的,俗话说:故土难离。

但是为了前途,远走高飞也在所难免。

走吧,我祝贺你,一路顺风,他日飞黄腾达,再荣归故里!”

平时很少说话的姐夫,今天也发表了一通高见。

这时,许爱芬说道:“家兴大哥今天生日,我啥子礼物也没得带,真是不好意思。”

经陈慧的点拨,这五个年轻人对眼前时局算是看得更加明白了。

姑母此时想起那张挂在墙上的,当年哥哥拍的结婚照,上面新娘的长相和现在的丽绢,没有什么两样,真像是一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急忙说:“丽绢,叫呀,快叫妈妈呀!”

“是我的女儿,让我好好看看,像不像我。”

她把丽绢从头看到脚,看了又看,然后惊喜、大声地说道:“像、很像,像我年轻时一模一样,漂亮得很啦,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

“这样吧,我把这场战事稍往前推一点说起。”

陈慧在kao背椅上坐坐好,喝了。

茶,就说开了时局,她说:“上个月解放军百万大军,一夜之间就突破了长江天险,接着解放南京。

然后解放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先后解放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现在进到上海北面,攻打杨行、月浦,最后夺取吴凇。

另一路经湖州等地,迂回杭州、嘉兴,直cha上海浦东,到了川沙一线作战,最后将攻克高桥。

战役的最后目标是占领吴凇,高桥,封死吴凇口,切断国民党的轮船、兵舰驶出黄浦江,从海上逃向台湾的通道。

现在除了吴淞、高桥,解放军已把上海团团围住。”

“怎么改法?”

陈慧虽然嘴上在问,其实她心里已也有了底数。

“好吧,你不妨”

“怎么三个人?”

君兰问。

“现在出了一个新的情况。”

陈慧看看丽绢后说:“丽绢的母亲已经联系上,碰过头。

她母亲不仅认了丽绢这个女儿,而且决定把她立即带出国,先经香港,再乘飞机去法国巴黎。

因为她母亲感到上海马上要解放了,不抓紧时间恐怕就走不成。

我就配合她,并且把一切手续都已办妥,后天下午就搭去香港的轮船离开上海。

这件事时间太紧迫了,事先没有来得及通知大家,今天正好大家来庆祝家兴生日,就把此事告诉大家。

这也是一件大喜事,两件事就放在一起庆祝。

关于发证书的事,丽绢就不能参加了,我看让许爱芬同学配合沈君兰发一下证书。”

“是的,我迟到了,真对不起。

上两次是程大哥陪我来的,今天程大哥有其他事到别的啥子地方去了,我只好自己来。

上海我又不熟悉,这个啥子圣母院路问了好多人,可能有些人听不懂我这个四川话,都只是摇摇头。

后来一个老伯伯,他听懂了我的四川口音,才把我领到了这个弄堂口。”

这位四川妹子,就是家兴在重庆时的救命恩人许爱芬。

兰珍一看,已经快十一点了。

就拉着妈妈去下生日面条了,姐夫跟着也走了。

“这只是国民党自我打气而已。

你们来看这报纸上的一张上海要图,国民党军队吴淞、高桥失守,经黄浦江通过吴淞口逃到台湾的唯一水路就被封死了!

解放军攻下吴淞、高桥的日子,我估计不出十天半个月。

所以现在国民党在上海,大一点的官员带着家眷,抢先乘飞机逃到台湾;中、小官员、家眷,也争先恐后从水路登船逃往台湾。”

陈慧继续在说当前的形势。

“再不跑就跑不掉了,对吗?”

许爱芬也说话了。

“陈慧老师您怎么把怎么多的证书都带来了?”

君兰好奇、不解地问道。

还是锦绣又开启了话盒子,就问:“陈老师,第二件非常非常珍贵的礼物,是什么东西?”

“你说是谁?”

家兴问。

“今天是大哥生日,我们来给大哥贺喜啦!”

君兰笑着拱手说道。

“噢,对了,你们在送这毕业证书的同时,对其中一些参加在市西女中学习扭秧歌、打腰鼓,打莲湘,学习唱解放区歌曲的同学,顺便转告一下,暂时不要去了。

什么时间再去等通知。”

老师说完形势就转了话题。

“我说,许小姐,你与君兰哥哥现在是大学同学,今后是不是可以发展成恋爱关系。”

丽绢终于说了想说的话。

“这可能吗?”

锦绣问。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上个月,一天她还在厂里上着班,姑母突然来厂里找她,说是一个朋友带来一个口信,说她母亲已经来到了上海,正在南京路上的金门饭店里等着丽绢和姑母,要她俩马上去见面。

这两人自然是欢喜得不得了,立即梳妆打扮一番来到金门饭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