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疯狂的黑洞(2/3)
‘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恒星都是一大团气体,只是在气体的内部会有激烈的核聚变反应,导致恒星就放光发热。
太阳虽然也是恒星,但也只是一颗黄色星……与眼前的蓝色星辰无论是在温度上还是在 体积上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颗蓝色星比太阳要亮的多,而且体积也要比太阳要大的多。
可是,刚刚的时候,这里并没有这样的一颗蓝色星辰,也没有那一个闪闪的光环。
它们就仿佛突然出现在了哪里,一眨眼就出来了。
苏郁和吴金铃还特意调出了之前的观测录像,事实上,在前一刻,哪里的确什么也没有。
“奇怪?”
苏郁低声道,再次向那一颗蓝色星辰看了过去。
这个时候,苏郁发现,蓝色星辰的形状又有所变化。
它本来就像太阳似得,看起来是一个圆盘状的星辰。
但是现在,蓝色星辰对着圆环的一部分,开始浅浅地凸了出来,仿佛在它的表面长出了一个瘤子。
逐渐地,整个蓝星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圆形,而是变成了一个梨形。
只是那个梨形的尖端,正对着那一个闪闪发亮的圆环!
“是黑洞!”
吴金铃道,“黑洞在吞噬这一刻蓝色星辰?”
吴金铃的话音刚落,蓝色星辰在对着闪亮圆环的尖端,猛地射出了一条细线。
然后轰的一声,一大团物质从蓝星上被剥离,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被吸进了圆环内部。
然后整个蓝色形成开始集体被车裂,仿佛一股龙卷风一样,快速朝着圆环投射了进去。
靠着圆环的一段,快速地分解成一条稀薄的薄雾状物质,仿佛烟雾一样被抽进了圆环之内。
而在院里圆环的一端,蓝色星辰也在不断地分离,大团大团的烟雾从蓝色星辰身上爆出,被吸收殆尽。
很快,蓝色星辰就转化成了一条细线,全部进入了圆环的内部。
而圆环却还在闪闪发亮地旋转着,圆环最外围所组成的圆,没有变大一分,也没有缩小一分。
但是圆环的内侧,在明显地变的稀薄起来。
如果用地球上时间衡量,那么黑洞吞噬蓝色的恒星,所用的总时间为56秒!
甚至还不到一分钟!
现在已经确定无疑,在圆环的中央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虽然圆环看起来只有磨盘那样大小。
但是不要忘了,一颗体积远超太阳的蓝色恒星,也只不过是个盘子大小,比圆环不知道小了多少。
“太不可思议了!”
苏郁感叹道。
“是,黑洞的威力实在是超乎想象!”
吴金铃也感叹道。
“可是,那一圈闪闪发亮的东西,又是什么?”
“等离子体吧!”
吴金铃道,“有一本科幻书,就是这样讲的。
黑洞吞噬恒星时,吸收的那些物质温度极高,以至于这些物质都变成了等离子体。
(完全电离了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的混合物。
) 这种等离子体在朝着黑洞作螺旋运动时,速度逐渐增大,形成一个圆盘。
在圆盘的中心,等离于体粒子被不断地向里吸,并且很快就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甚至超越光速(视黑洞的体积与吞噬力而定)。
同时,黑洞的边缘之中也会发出一些射线。
在靠近黑洞几万里左右的距离上,这些射线的压力已足以抵消黑洞极强的引力。
因此,在黑洞的边缘,由于了又射线压力,等离子体就不会被吸进去。
它们会形成一个闪亮的圆环,并且在以极高的速度在旋转着。
虽然如此,这些等离子体并不会永远这样,它们会不断地被吸到圆环的中心部位,然后以更加疯狂的速度被吸入黑洞之中。”
“这个黑洞是怎么出现的?”
苏郁问道。
吴金铃摇了摇头,道:“黑洞是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
当恒星塌缩到一定程度,它的内部非常致密,甚至比中子星的密度还有大。
你知道吧,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它上面的物质,每立方厘米都能重达有一亿吨!”
一立方厘米一亿吨?
苏郁听到这个数字,首先滑过脑海的念头竟然是:如果有铜矿也有那样的密度?
那么不是说,我吞噬几厘米的铜矿,就可以进化出铜体了?
一亿吨,正是食金者大脑进化所需要吞噬的金属的数目。
不过苏郁,明白,铜矿是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密度的。
中子星,顾名思义,就是指纯由中子组成的星体。
在中子星上,没有电子,也没有质子,也没有原子,是不可能形成什么金属的,顶多只能算是一种致密的物质罢了。
“不过,黑洞的密度,比中子星还要大的多。
像太阳那么大的恒星,如果缩成直径两三千米的圆球,密度就会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亿吨,相当于中子星的几百倍。
这个时候,这个星体表面的引力会非常之大,大到连光线都无法逃逸出去,人眼也就看不见它,就被称作黑洞了。
由于黑洞的引力非常大,所以它附近的物质,都会被吸走。
一般说来,体积越大的恒星,越有可能形成黑洞。
像太阳那么大的恒星,基本上是很难变成黑洞的!”
“啊,原来黑洞只是一个浓缩的星体,而并非真的是一个洞?”
苏郁道。
“当然不是,而且黑洞的体积一般都不大。
你看到的圆环的面积,就和黑洞的体积成正比。
然而,现在的这颗黑洞,面积甚至被恒星还要大,真是奇怪!”
“面积比恒星还要大,那么没有变成恒星之前,它的体积该是多么大?”
苏郁惊叹道。
“不过,体积越大的恒星,变成黑洞的时候,密度就可以越低一些。
就是不知道这个黑洞的密度怎样,如果密度超大,体积超大,那么引力势必也是不可想象的庞大!”
“那么岂不是如果被吸了进去,就不能再逃出来了?”
苏郁问道。
“大体上就是这样的。
一般来说,能够抵抗引力的只有速度和距离。
虽然在黑洞表面,光也逃不了。
但是如果速度超越了光速,就可能逃出去。
或者,在离黑洞足够远的地方,你都不一定能感受到黑洞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想要摆脱黑洞,就要结合这两点,在离黑洞足够远的地方加速逃离。
离黑洞越远,越容易逃离。
如果被吸入了黑洞表面,所需要的速度也是极其疯狂。
而且,我怀疑,这么庞大的黑洞,其表面的引力,早已超出了普通黑洞太多!
吞噬一颗蓝色恒星,只需要一分钟不到,这样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当然,更诡异的是这个黑洞的出现方式!
没有任何预兆地出现了,仿佛被空间穿梭过来的!
幸亏刚刚出现的地方,距离夺天战舰远一些。
否则,如果恰巧出现在夺天战舰的附近!
我们只怕也要被吸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