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直接对话(2/3)
而且伊布能在球场上将足球与跆拳道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虽然伊布身高很高,却一点不影响他灵活柔韧的身体。
现在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无疑是“北欧海盗”
的旗帜。
不过,足球毕竟是一个团体项目,伊布拉希莫维奇尽管拥有超强能力,但是却不具备迪甘那样一人扛起全队的能力,连续几次世界级大赛,瑞典都只能最终铩羽而归。
不过国家队战绩不佳,显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伊布拉希莫维奇是个神一般的球员,谜一般的男人。
在当今足坛,他绝对是一位另类中锋,身高超过190cm的他,没有出众的头球功力,却有着不可思议的脚下技术。
04年欧洲杯对意大利的“蝎子摆尾”
震惊世界,职业生涯连过数人之后的破门得分更是不胜枚举。
除了球场内的高光表现,在场外,伊布依然是焦点中的焦点,跆拳道、自大狂、“伊布定律”
、“三姓家奴”
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伊布拉西莫维奇的招牌。
不过即便非议很多,但是伊布拉希莫维奇已经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世界足坛的现象级球员之一,是国际米兰独一无二的头牌。
这个赛季,由于电话门时间,尤文图斯降级,ac米兰元气大伤,诸路豪强也纷纷施行银根紧缩政策,让国际米兰得到了一个难得发展壮大的机会。
从赛季开始之初,媒体就一直有一种说法,国际米兰拥有全欧洲最豪华阵容,这套阵容的最强之处在于整齐、厚实、群星灿烂,但是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头号球星的存在。
这也让习惯了有维耶里、罗纳尔多这样的顶级球星带队的国米球迷多少有些不适应,但是大半个赛季之后,国际米兰的球迷已经找到了新的国王一一伊布拉希莫维奇。
在已经结束的三十一场比赛当中,伊布拉希莫维奇让人惊讶的打进了二十九个进球,在国米官方网站的评分系统中,伊布一共得到了18次的球迷评出的最高分。
无论他是否进球,是否助攻,他都是众望所归的表现最好球员。
“他每一场比赛都打得的非常好!”
莫拉蒂也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开心的讲道,“他是最具备比赛决定性的球员,当他在场上时,他就能进球和助攻,他具备duli进攻的能力!”
在球迷中,他众望所归;在俱乐部老板那里,对他赞不绝口;甚至连一贯不愿意承认球队专属于某一个球星的教练,也经常在赛后指出他最具备决定性。
这三个信号,足够揭示出一个核心实质的问题:伊布已经成为国米当之无愧的头号球星!
《米兰体育报》成精评论:“瑞典人不是在为了比赛的胜负而踢球。”
确实,包括伊布自己也承认,他比赛就是为了“取悦球迷”
,而对于进球与否他看的很淡:“我知道,我即使不进球也能踢的很好,而当我踢的好的时候,我就一定能进球。”
这句话并不好理解,但通过比赛就可以看出答案,在比赛的时候,伊布拉西莫维奇事实上一直都在表演,在玩球,甚至在本队比分落后时,他也依然在潇洒的用各种非正常动作玩球。
但恰恰是在他玩的过程中,杀机浮现出来。
和迪甘一样,伊布拉希莫维奇也是个足球场上的性格注意着,他在面对队友,面对教练,面对媒体,面对家人,有多少种场合,他就有多少种人格,这就是伊布拉希莫维奇。
在球场上,他有时独行有时配合。
在更衣室里,他有时受人欢迎有时性格乖张。
接受采访时,他总是语出惊人。
生活中,他喜欢深居简出。
他仿佛是在多重人格中变换,让人看不透他的内心。
在阿贾克斯,他总喜欢开恶意的玩笑,曾惹恼了不少队友。
在尤文图斯,他曾因对教练卡佩罗不满而向其他人叫板,弄得更衣室气氛很紧张。
现在到了国际米兰,他参与了不少更衣室冲突。
本赛季,国际米兰在欧冠中被瓦伦西亚淘汰之后,伊布拉西莫维奇回到更衣室后大发雷霆,认为吃到红牌的马特拉齐是球队失利的罪魁祸首,马特拉齐也不是吃素的,就与伊布吵了起来。
此后,两人形同陌路,在训练时也互不理睬。
因为马特拉齐吃红牌而指责对方,看来伊布有些健忘—他刚加盟国际米兰不久就因吃红牌遭到队友的指责。
本赛季的欧冠小组赛中,国际米兰对阵拜仁,伊布就因为蹬踏施魏因斯泰格,领到第二张黄牌被罚出场。
场上均势就此被打破,国际米兰连失两球,输掉了比赛。
事后,克雷斯波指责伊布缺乏纪律性,没能在场上保持冷静,还暗指伊布在更衣室内也缺乏冷静,总是乱发脾气。
好在主教练曼奇尼对伊布宠信有加,很快平息了冲突。
不久,伊布又在被换下场时发泄对曼奇尼的不满。
队友科尔多瓦觉得伊布忘恩负义,于是站出来打抱不平,又引发了一场更衣室内的唇枪舌剑。
尽管伊布在国际米兰更衣室内引发过不少冲突,但队友们还是认可他的。
此前《米兰体育报》采访国际米兰25名出场过的一线球员,让他们说出心目中国际米兰本赛季的最佳前3位。
结果,伊布当选最佳中的最佳。
伊布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边缘人格型的倾向,所谓边缘人格粗略地说,就是一种自我无边界感的状态,他们无法维持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他人边界感淡漠。
这样的人往往表现为心直口快,在他们的眼里,很难有人我界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性情中人”
。
如果说社会化比较好的人都有一个人格面具,以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那么伊布则是没有龟壳的乌龟,他们会随时将自己内心的语言“汇报”
给周围人听,也不会理解他人听到这些话的感受。
所以当他人对他的话有反应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受到伤害,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愤怒。
这样的人沸点比较低,长期积累的愤怒就像火药库,随时都可以爆炸。
本赛季的一场比赛当中,伊布首开纪录,出人意料的是,他进球后并没有庆祝,而是甩开队友,冲向国际米兰球迷所在的看台,把手指放在唇边,对球迷做了一个“闭嘴”
的手势。
紧接着,他还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下流动作—将右手放到了裆部附近,他对此前国际米兰球迷对自己发出的嘘声不满,以此做为还击。
伊布“独特”
的庆祝方式在赛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本就因伊布乖张的性格而对其心生不满的球迷险些与之决裂。
一个人对全场球迷,这有些像堂吉诃德和风车大战,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反社会型人格倾向的体现。
具有这样倾向的人,往往会有情绪的爆发性和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这样的人能从反抗一个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快感和英雄主义的满足,他们会将一些或者少数人对他的不公泛化为对整个群体的不满。
比如,虽然有一些球迷反对他,但他却可以对整场球迷做不雅动作,他根本不会理会那些还支持他的球迷的感受,他只在乎宣泄自己的愤怒。
同贝斯特、加斯科因、坎通纳这些伟大而古怪的天才一样,媒体对伊布也是又爱又恨。
他们爱极了伊布的天赋,他们也恨透了伊布的自大。
爱也好,恨也罢,不管伊布怎样不礼貌,媒体都该感谢他,因为他们总能从他嘴里挖掘出连珠妙语。
对伊布来说,媒体采访是他的另一个舞台,他的表演型人格的一面可以得到充分的体验。
这样的人会非常热衷于自我表现,语不惊人死不休,通过种种惊世骇俗的语言博取关注,引得一种被注视的快感。
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和点击率、收视率呈正比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夸张和花样繁多以及充满了戏剧感,包括他的杂耍般的进球动作。
作为一名巨星,而且是桀骜不驯的巨星,伊布和迪甘一样,在场外的绯闻少得可怜。
他是个安静的家伙,在场下,他的生活只有家人、电子游戏、音乐和电影。
性格怪异而孤僻,有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标签,伊布在足球圈内的朋友自然多不到哪去。
皮耶罗曾坦承与伊布关系不错,但算不上朋友。
在阿贾克斯时,伊布的乖张断送了他与范德法特的交情。
尽管伊布和范德法特如今势同水火,但当初在阿贾克斯效力时他们还是有过一段“蜜月”
的,至少在公开场合,两人总会称兄道弟地表示亲热。
此后,伊布不满范德法特受到的重视,一再向教练组表示要取而代之,但遭拒绝。
2004年荷兰同瑞典的友谊赛中,伊布给了范德法特一记极为恶劣的犯规,从此两人决裂。
嫉妒让伊布与范德法特没做成朋友,而他与米多的友情的终结则是因为后者的嫉妒。
埃及前锋米多与伊布十分相似,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暴躁乖张。
由于性格相近,且都与队中众多的荷兰人保持距离,两人一度成为好友。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伊布获得的出场时间远多于米多,导致米多心生不满。
一次比赛结束后,打满全场的伊布像往常一样与枯坐板凳的米多开玩笑,谁知米多勃然大怒,随手抄起剪刀扔向伊布,后者大惊,随即怒吼“你在干什么,我们可是朋友啊!”
至此,又一段友情结束。
伊布有典型的自恋型人格倾向,自恋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共感性。
这类人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
,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大概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
无论从外形,球技,还是性格,人们都能从迪甘和伊布拉希莫维奇两人的身上找到很多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