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八三章 接新娘(1/2)

前文说到张天元要结婚了,可是连结婚的礼数都不懂,稀里糊涂地就被催着去接新娘,好在他父母对这个还是比较懂的,不仅是给他准备好了一切要准备的,而且还特意找了喜娘。

喜娘就是指男家在举行婚礼时所雇请的通晓礼仪的妇女。

她能说会道,善于应酬,主要职责是指引安排结婚礼仪。

其实这个在张天元老家那边,已经渐渐被媒人给取代了,就算没有媒人,在结婚或者订婚的时候,也要找一个人去代替媒人,来负责两家的事宜。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的喜娘不是别人,居然是窦晓玲。

据说这事儿是窦晓玲自告奋勇的,张天元一开始听说的时候,还被吓了一跳,他是真怕窦晓玲在婚礼过程中给他乱来啊,那样的话,就毁了他的婚礼了。

不过这事儿他明显是多虑了,别说窦晓玲不敢那么做,就算真得敢,那么做也不值得啊。

其实结婚这个事儿,在张天元看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却非常复杂。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

,也就是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

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

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

,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有些人可能说了。

这都是古时候的迷信,都是不好的习俗。

不用管的,然而你还真别不信。

很多人就信这个,张天元上大学的时候也相过亲,就是因为别人说什么属相不合,所以根本就连后来的事儿都没进行,就直接被中断了。

这觉得差不多了,那就是定亲了,张天元订婚的时候,其实很多过程都省略了,毕竟到了现代。

一些复杂的过程让老一辈人都觉得麻烦,而且也没那个必要。

现在要结婚了,也就是所谓的成亲,这本来还有很多事儿要做呢。

比如看嫁资,男方去女方搬嫁资(嫁妆),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



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

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



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



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

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不过这个他们也省了,还看什么看啊。

柳老爷子给他孙女儿柳梦寻的嫁妆那可是绝对得让张天元满意之极了。

还有就是安床伴郎,迎亲先一日。

男方要“安床”

,由一位“全福”

妇女。

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



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



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

意,待“好日”

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这个也免了,否则别人肯定还以为张天元有什么不良嗜好呢,对男童有什么特殊的兴趣那可是犯罪啊。

还有享先,好日先一二天,男家向贳器店贳得花轿和婚礼器物,挂灯结彩,以上等筵席款待贺客,称“细便饭”



好日五更时辰,男家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

,俗称“享先”



早餐兴吃“享先汤果”



这个虽然做了,不过却简化了很多,比如全副猪羊就直接免了,用别的比较简单的东西替代了。

弄完了这些,接下来自然就是去迎亲了,如果按照古代的话,那自然大部分都是要坐花轿的。

传说南宋小康王(高宗)逃难至明州,金兵追急,赖一女子相救得脱,后找恩女不得,诏明州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銮驾待遇,凤冠霞披,并坐花轿。

花轿,俗称“大红花轿”

,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

20年代宁波美球针织厂赵姓厂主的儿子成亲,特约贳器店制作一顶上等花轿,精工细镂吉庆故事人物300余个,名“美球轿”

,贳器店化本钱5000元,赵家首次贳用付费500元。

这顶八人抬花轿,抬轿者穿一色特制的缎子马褂,炫耀一时。

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

故夫妻吵嘴,妻子带在嘴边一句话:我是大红花轿抬进门的,又不是走上门的,以此来炫耀高贵。

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



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

新郎不到岳父家迎亲,以喜娘(送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

不过现在不坐花轿了,大部分都说坐车,这车自然也得有档次一些,跟过去的花轿一样,无非就是显示排场。

张天元的那辆婚车目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贵的跑车,价值四千七百万,虽说那是他从王思远那里借来的,但他也买得起。

被柳老爷子催促之后,张天元无奈,只能是坐着婚车,然后后面跟着迎宾车,一起往柳梦寻住的酒店而去,本来这迎亲应该都是从对方家里迎的,奈何柳梦寻家比较远,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到酒店的时候,顿时鞭炮齐鸣,为了放鞭炮,这可是费了不少劲,毕竟这里是帝都,很多事情实在是不好办。

张天元想进去接新娘的时候,却别对方的亲戚给拦住了,他心里头就有些不快了。

幸亏一旁的喜娘窦晓玲拦住了他笑道:“你这新郎官啊,真得是没做好功课。

怎么什么都不懂啊。

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

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

现在就是拦车门了,赶紧给红包,这个应该都准备好了的。”

张天元尴尬地笑了笑,往口袋里一摸,果不其然,母亲都把红包给自己准备好了,里面有多少钱不知道,不过想必不会太寒碜的。

就赶紧递了过去,果然那些亲戚笑着放行了。

原来还有个规矩,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



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

,亦叫“起嫁酒”



现在有些地方还坚持这么做。

不过花轿换成了汽车而已。

“我去,这还真够麻烦的,现在可以了把梦梦接走了吧?”

张天元简直服了,结个婚怎么这么多规矩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