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四零章 早知如今,何必当初(1/2)

张天元笑道:“怎么会呢,郭老是香港的名人,又为内地的孩子们做过许多善事,我对您一直很敬仰,再说了,您这年纪,做我爷爷那是绰绰有余了。”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

等拍卖会结束了,一定要来我家里玩啊。

重阳节的时候本来打算去给聂首长拜贺的,奈何他老人家不愿意我们这些商人去,我也就作罢了,他老人家现在身体还好吧?

听说前些日子做了个手术,取出了身体里的子弹?”

郭老一边抓着张天元的手,一边很是热情地问着话。

“聂爷爷他身体硬朗呢,子弹取出来之后,整个人就更加健康了。

现在已经恢复了工作。”

张天元答道。

“好!

这样就好!

我现在都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喽,聂首长不愧是当过兵的啊。

什么时候有空,一定是要去一趟内地的,好好跟聂首长聊聊。”

郭老又道。

其实聂老爷子跟郭老还真不熟,也就是见过几次,谈过些话而已,或许郭老对聂老爷子很敬重,不过聂老爷子见得富商大贾多了,未必会把郭老记得那么清楚啊。

但此时张天元是不能这么说的,这人与人之间,就算是你明明已经忘记了对方叫什么名字,也要装作很熟悉的样子。

“好啊,郭老要是去内地,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带您去见聂爷爷!”

现在的张天元可是今非昔比了啊,他见这种大人物都见多了,聊起天来那也是一点都不觉得生疏或者说紧张。

完全落落大方,就好像是平辈论交似的。

不过张天元这样。

那是因为见得大人物多了,不紧张了。

可在座的很多却是知道郭老在香港的地位的。

纵然不是首富,可论及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那可是比李首富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啊。

郭老这个人,无论从年龄、资历还是财富上面,那在香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即便是李首富今天也在场,他都当得起李首富的尊敬。

郭老以前去内地的时候,可是见过不少中枢首长的,而聂老爷子就是其中一位。

听郭老都对聂老爷子如此敬重。

那些没见过聂老爷子的,就更是心中稀奇了。

他们倒不是不知道聂老爷子的身份,只是没见过其人而已,所以这心中难免有些好奇。

“哈哈哈,不光是要看聂老爷子,也要去跟你这位小友探讨一下生意啊。

我虽然不做珠宝生意,但是对珠宝和古玩却非常感兴趣。

什么时候给老夫也雕刻几件东西啊?”

郭老哈哈笑道。

“我那微末技术,就怕郭老看不上眼啊。”

“千万别这么说,连聂司令都说好。

那肯定是不会差的。

再说了,你设计的那套珠宝有亲自加工,我也是非常满意啊,就那水平绝对可以了。”

郭老笑道。

“那好吧。

有机会一定效劳。”

张天元毕竟不是专业做雕刻的,这只是他的爱好而已,换做一般人。

他未必会答应,但郭老毕竟不是一般人。

他不害怕,并不代表不尊敬啊。

对于郭老这样的人,能结交,那最好还是要结交的,以后再香港办什么事情都方便 他们在这边聊着,拍卖自然也就停了下来,而底下的人则已经讨论起来了。

“果然是那个聂老爷子的孙子啊,不过好像是干孙子!”

“干孙子怎么了,有时候干的可比亲的好使啊,过去的人,就看重这个啊。”

“对对对,没错!

而且这个聂老爷子真得是威名在外啊!”

“不是,你们说的这个聂老爷子到底是谁啊?”

有个小年轻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一句。

“连聂老爷子都不知道?

你真得是白活了。

参加过抗战、援朝、越战的老将军,老首长啊!

当年在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听了这位聂老爷子的名字,都会浑身不舒坦。

联合**很多人就是死在这位老爷子率领的军队手下的。”

“这么厉害!”

“你以为呢!

这位老爷子经历过抗战、内战、建国等等大事件,一路风风雨雨,也遇到过麻烦,但都挺过来了,他不仅是打仗厉害啊,搞经济也很有一套。

别看他读书不多,但就是能指挥读书人。

改.

革.

开.

放的时候,他可是立过大功的,如今也是中枢响当当的人物,就算是一号首长,见了他也得给几分薄面,称呼一声‘聂老’呢。”

这聊着聊着,连拍卖师也感兴趣了,把拍卖放到一边,去听那些人聊天了。

这些人对张天元好奇,但是对张天元和聂老爷子的关系更好奇,所以实在有点无法理解,聂老爷子那么英明神武的人,怎么会认这么一个干孙子呢?

是不是张天元也有什么特殊的人生经历?

聂老爷子的赫赫威名当然不是吹出来的,打仗的事儿这些人不懂,也就稀里糊涂而已。

可是论起搞建设,论起经济,他们就懂了,当年聂老爷子和邓公一起去过美国,去过日本,还到南浔实地考察过,硬是把积弱的国家搞到了今天这种发展的局面,真得是劳苦功高啊。

听说恢复高考制度这个事儿,聂老爷子也参与了,那个时候,好几个考上帝都大学和国家地质大学的高材生,都算是聂老爷子的门生,后来一直都有关系,即便是身居要职,也没有忘记跟聂老爷子联系。

这客厅也就二百平米左右,其实也不算大,人却非常多,这个说一句,那个说一句,很快这话就传开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外面,很多时候流言也是传得非常快的,你今天刚说的话,可能下午就已经传遍整个城市了 如今客厅里本来人就可以来回走动,还有侍应生端着托盘,气氛也很轻松。

这个问一句。

那个答一句,很快大家都知道这些个事儿了。

张天元这小子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聂老爷子的干孙子。

而且还是聂老爷子非常疼爱,比亲孙子还亲的干孙子。

这可了不得啊。

难怪这年轻人在慈善拍卖会上都这么阔气,这么豪气。

这会儿很多人看张天元的目光那都有些复杂,毕竟这可不是小事情啊。

尤其是之前没来得及和张天元拉关系的年轻人,此时也是有些后悔啊。

要知道从97年香港回归之后,两地往来要比97之前多出了很多倍,几乎香港所有家族的生意触角,都延伸到内地各个省份。

而内地的生意人,也都在香港大量地占领市场,触角也是遍及香港各地。

以前内地人不了解香港。

香港人也不了解内地,不过这些年以来,这种距离感已经变小了很多,因为港澳通行证还是非常好办的,去香港比过去要方便得多,而从香港到内地,相对来说则更加容易。

许多香港商人靠着内地广阔的市场赚了大钱,也经常回来内地旅游,这么来来回回之下。

对于内地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也都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不再想过去那样总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了。

内地和香港在很多地方不一样。

但有一点却非常相似,那都是要讲人情,讲人脉。

不管做什么。

都讲究个人情往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