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微雕(2/2)
当时我爸的心理上也没有任何准备,又是倒影。
往哪儿去猜都没个方向,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那东西居然是微雕的结晶。”
于是死马当活马医,田宇的父亲拿了台能拍微观结构的高级数码照相机,对着铜镜拍整体、拍局部,“咔嚓咔嚓”
,一阵“盲拍”
。
捯饬到电脑上,直径7.
5厘米的铜镜变成了一个直径1米多的影像。
细瞧之下,理清一点儿“头绪”
——铜镜上,有山水、有树木、有花草、有建筑、有围墙、有人物、有小桥(拱形桥)等;再看拍摄的局部照片,发现两条直线在铜镜中间划过,线的左侧中上部刻满文字,而下部,刻有戴着官帽的人物等。
再看人物旁边的文字,有“供养人”
什么的。
而中上部大约4平方厘米的空间里,竟然自右而左竖刻了一部260字的《心经》:“观自在菩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
这明明就是微刻《心经》,是玄奘译本。
只是当下流行的玄奘译本,“般罗揭谛”
多作“波罗揭谛”
、“心无罣碍”
多作“心无挂碍”
而已。
除却260字的《心经》,更有纪年与落款:“龙纪元年(889年)五月六日申时(北京时间15时~17时)制……记之耳。”
“因为微刻者的名字虽然依稀可辨,但是不敢肯定解读准确无误,所以我就不说了,免得误导了你。”
田宇说道。
这面“唐代兽纹《心经》微刻铜镜”
,不但有准确纪年、日月时辰,甚至刻者还落了款,其于我国微雕微刻史的意义,不言而喻。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田宇的父亲迷恋上的微雕,开始勤学苦练,花费十年时间终于取得了成功,接下来的时间,不仅自己进步,而且还教导田宇去学习微雕。
田宇之所以今日在微雕造诣上能够有很大的成功,也是源自于当初跟随自己的父亲学习啊。
听完了田宇的故事,张天元对微雕的确是萌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他掌握六字真诀,如果玩微雕的话,那绝对是事半功倍的,尤其是鉴字诀里边的查微,那效果比显微镜还好,要是不学习微雕,真得是可惜了。
微雕艺术可是是汉.
族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是集汉.
族文化精华的袖珍艺术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一个门派,微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
所表现出来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东西。
微雕是凸出来,富立体感。
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
如果说张天元真得学成了这个微雕技术,以后能用到的地方绝对拿是多了去了,而且就算不用,当作一种消遣的艺术,也是不错啊。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