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三三章 古代的奢侈品(2/2)

2001年春拍,香.

港佳士得推出了26件珍贵的l2世纪至16世纪我国漆器藏品。

最后成交24件,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港币。

其中。

一件被专家称之为永乐漆艺巅峰之作的‘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万元港币的成交价,创下了当时我国漆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之后几年,我国内地拍卖会频频推出漆器精品。

2003年,我国嘉德推出‘王世襄、袁荃猷珍藏我国艺术品’;同年,上浦崇源与帝都翰海也推出了漆器拍卖,拍品均以数百万元成交。

之后,帝都匡时与保利等拍卖公司也都加大了对漆器拍品的征集力度。

比起拍卖品类的数量浩繁,漆器的出现比率可谓凤毛麟角,而且多在香.

港拍出高价。

2006年,香.

港苏富比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拍出606.

3万元港币;2007年,香.

港佳士得以497.

3万元港币,拍出一件明朝宣德‘剔红双螭荷叶式盘’。

2008年12月3日,香.

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上拍。

此件漆器不仅工艺极为复杂考究,最为难得的亮点是盏托内乾隆皇帝的御题诗。

结果,这款漆器以3314万元港币成交,创下了迄今为止漆器拍卖的最高拍卖纪录。

这些拍品,最便宜的也有好几百万了,所以老夫我觉得,这位持宝人手中的真品,怕是拍个八百万左右不是问题。”

马雍最后给持宝人的漆器定了个价,这却让张天元有点头疼了。

其实从一开始,张天元就瞧上了这件漆器,准备侃侃价,然后自己买到手,可是马雍大概不知道他的意思,所以一下子把价格就提升到了八百万,这虽然买来不亏,可还是有点多了啊。

“其实吧,这漆器比起玉器和陶瓷器,在收藏上是有点麻烦的。

在内地拍卖市场,漆器虽屡创高价,却迟迟没能异军突起、形成规模。

对此,国家地质大学特约研究员李彦君认为,漆器的市场类似玉器市场,主要以明清两朝的器物为主。

主要原因在于漆器不利于保存和把玩,加上人们对元以前的器物还未有足够认识,导致国内高古漆器的价格还处于低位,所以这东西除非是明眼人,除非是真正想买,否则还真出不起那么高的价钱,不过几百万还是由的。”

张天元说这番话有理有据,其实已经是在给自己砍价了,他是真得喜欢这玩意儿啊。

(未完待续。。

)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