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二九零章 骗人反被骗(1/2)

第二天早上,香港亲戚果然打来了电话,刘明激动得一个劲儿地叫“伯伯”



电话里头的伯伯说:“我就知道您府上一定还存有好东西的,那件东西是出价18万吗?”

刘明激动坏了,都不敢喘大气:“那是人家瞎要的数儿!

您要是看着喜欢到时候就看着给吧,多少都没所谓的……”

伯伯说他对此物件“很感兴趣”

,以肯定的语气说:“我准备订往返的飞机票,三天后的晚上6点钟,我即便不去,也会有人在民族饭店门口和你见面!”

挂了电话后,刘明骑着破自行车直奔张工家,讲得正高兴,张工忽然沉下脸色,不紧不慢地说:“你想得太简单了吧?

看来这件好事是老太太睡大觉——吹灯喽!”

刘明一听就急了,问道:“凭什么呀?”

张工说:“你傻呀?

你会算数吗?

你伯伯到底什么时候来?”

“电话上说得很明确,后天下午6点左右,在民族饭店门口见。

不见不散!”

“唉……要了命啦!

后天人家才到北京。

我不是早就说过吗?

此物在我这里最多‘停留’三天的时间,今天可是‘大限’啦!”

刘明说:“那人就那么死性呀?

宽泛两天又怎么啦?

他跟钱有仇是怎么着?”

张工严肃地说:“别说这种话,其实我比你着急。

可是你知道这个行当里的规矩吗?

说一不二,说好三天就是三天,多一分钟都不成。

您以为就你伯伯喜欢它?

告诉你吧,40多个‘伯伯’都等着要呢——你让我怎么办?”

刘明急了:“那你想想办法吧,总不能折腾了半天,眼看钱就从眼皮子底下溜走吧?”

张工沉吟着,一支接一支地抽劣质香烟。

最后,他坐到刘明对面,严肃地说道:“兄弟,只能是你自己先把这宝贝买下来了!”

听罢张工的话,刘明先是一惊,然后就乐了。

他的月工资100多块,在当时年轻人里算是“高薪”

了,但一下子拿出两万块现金来,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张工看着我,叹气道:“唉……穷命就是穷命呀,看来你是真没有发财的福气。

你就真的挤兑不出两万块钱来?

一转手可是十儿二十万呢!

算了,就当没有这么一回事儿吧……”

刘明的脑壳都发热了,两万块钱虽说是个“天文数字”

,但也不是高不可攀。

用两万“换取”

十几二十万,还是值得铤而走险的!

他一咬牙一跺脚,问道:“钱不够,东西凑!

行吗?”

张工慢悠悠地说:“那得看是什么东西。”

刘明赶紧往家跑,把那只“宣德青花大碗”

的事情如实说给老婆听,硬是把家里六千元的存折拿上,又取了老婆的翡翠手镯,加上价值不菲的德国小提琴,奔着张工家去了。

张工居然也不上班了,说“舍命陪君子”



刘明把钱财物件在他的眼前摆了一大堆,张工就对着灯光看了看翡翠手镯,说:“翡翠吗?

灯下不观色!

要仔细看了再说。

你拿来的这堆破烂可充不}:钱数啊!”

刘明赶紧说:“这是小提琴,德困造的,是我爹留下的。”

张工把那提琴取出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眼睛有点放光。

他拍了一下大腿,说:“认命了!”

秋末冬初的北京,下午6点左右天就快黑了。

熙熙攘攘的民族饭店门口,真有两位先生在那儿等着。

刘明克制住内心的激动,上前打了招呼,那两位西服革履的人真是他伯伯叫来的人。

进了房间,两人急着要“看东西”

,刘明就小心翼翼地把那“宣德大碗”

捧到了来者眼前。

没想到,其中一位颇有风度的中年男子看过之后,大叫一声,直接躺在了床上。

另外一个人瞪火了眼睛问他:“是这件东西吗?”

刘明赶紧回答:“当然是呀!”

那人又说:“我没问你要这件,前几天用传真机发出来的照片是这件东西吗?”

刘明有种不祥的预感,咬着牙继续回答:“没……没错,就……就是它呀?”

“小子,可不许说谎呀,你可是把我们两个人给坑苦喽!”

刘明知道说谎也没用了,这里边肯定出了问题,急得他脸都白了。

他只好照实说:“那……那照片,确实不是此物。

但……但是它们难道不一样吗?

人家说了,这是宣德皇帝和孙娘娘‘掷骰子’时候用的青花大碗,正经的景德镇官窑!”

“照片!

回答我那照片是怎么回事?”

那人急了。

“照片是我从画报卜剪下来的,难道不是一样的东西吗?”

刘明也急了。

“啪”

的一声,那人狠狠地打了刘明一巴掌,说:“我真该替你伯伯抽你一顿!

这两件东西怎么会是一样的?

差十万八千里呢!

这个还烫手呢!”

刘明知道,说这件东两还“烫手”

,就是说它是新制作出来的。

可他还是不死心,跳着脚嚷道:“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您碰下嘴皮就把这宝贝给否啦,这可是我买的!”

那人奚落道:“能花多少钱买呀?

超不过二百块钱吧?”

刘明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您……您让我一头撞死得了。

连钱带货,我花了两万块钱买的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