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五花土和白膏泥(1/2)
狼狗子等人见考古队的没有继续靠近刘海洋家的祖坟,也就没再说什么,不过这些人也够可以的,大热的天,坐在烤得发热的地上,就为了守住这座坟?
张天元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不过此时手中的洛.
阳铲已经钻向了地下深处,到了比较费力的地方,他也不能分心了。
能感觉到,在地下十几公分处,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凭感觉就知道应该是砖头。
石头比砖头更硬,感觉得到,所以张天元可以肯定是砖头。
他并没有去喊李继红,因为此时李继红和李东红已经绕到了山的另外一边去了,挺麻烦的。
他默默将地气输入者洛.
阳铲之中,那砖头随即便仿佛是豆腐一样被切开了。
这活儿还真是个体力活,难怪秦飞雪干不了呢,别说是遇到砖头了,就算是不遇到的时候,往下钻也很困难,铲子下去,然后拉上来,半圆形的铲子中就会带着颜色不同、质地不同的土壤,这就是洛.
阳铲的真正功效了。
事实上,如今的洛.
阳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基本建设、科研和工业上,而不单纯只是考古或者盗墓的工具了。
洛.
阳铲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二十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这也就是张天元现在使用的方法。
这种还真是挺费劲的,让秦飞雪这样的丫头干。
那肯定是干不了的。
不过只要不遇到砖头、石头之类的东西,基本上越往下,是越省力的,这就跟汽车启动之后有了惯性一样,洛.
阳铲也是一样的,越往下反而越省力。
使用者要做的,基本上就是把铲子提上来而已,至于向下。
基本完全就是靠惯性。
张天元对于新事物的领悟能力非常强,这大概与他拥有仿字诀有关系吧,之前他看过考古队的人用这个洛.
阳铲,现在模仿起来,也是像模像样,秦飞雪站在一旁完全成了没事儿了,一张小嘴巴惊讶得合不拢。
“我说天元哥。
你这比电动洛.
阳铲速度还快啊,我现在真怀疑你以前是不是盗过墓啊。”
秦飞雪惊讶地说道。
因为张天元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二十米深的坑,他所用的时间不过就是别人的四分之一而已,所以基本上当别人的第一个坑才刚刚搞定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挖第四个坑了。
为了求得最准确的数据。
张天元每一个坑都是探到了极限,也就是二十米,然后才换位置的,只可惜经过李明光教授的鉴定,这弄出来的土并没有熟土。
所以算是失败了,而那些砖头碎片也只是现代的砖头而已。
应该说这地方原来也是坟堆,只不过后来被弄平了,里面有封死棺材口的砖头,可巧被张天元给碰到了。
不过通过这前面三个坑,张天元也找到了一些窍门,可是节省许多工夫。
比如那些经验丰富的盗墓贼,他们就是通过经验来判断洛.
阳铲碰触到的东西是什么,然后根本不用将洛.
阳铲取出来浪费时间。
张天元没那么多经验,但是他有地气啊,根据地气的感触不同,他已经可以分辨那到底是砖头、石头、熟土还是生土等等,甚至连砖头是老砖还是新砖都能判断出来。
这样子不用每次都往上提,时间肯定节省了不少。
熟土呢,也就是俗称的五花土了。
棺材下葬后封土时,使用的往往是特殊土壤。
即便墓最上面回填的原地土壤,也因挖坑时不同层面的土混到了一起,另外还会有一些地面上才有的杂草之类的东西,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土色。
这种土,在考古界是有称谓的,叫“花土”
,也有人叫“五花土”
、“大花土”
,如果发现了“五花土”
也就基本上算是找到了古墓的线索。
当年的秦公一号大墓就是因“花土”
的出现而被找到的。
1976年的时候,附近村子的一个村民推着架子车拉土,因为这里每个人家里都放羊,这羊圈是需要用土来垫的,不然会很湿,导致羊生病,而且这样子还能出大量的粪土,可以去上地。
他就是想要挖些土来垫羊圈,结果却发现铲出的黄土有的土块颜色很杂,与其它地方的土色明显不同,有黄有红,土里还夹杂着不少碎石子,土质非常坚硬。
这个村民起初也没在意,不过正好当时附近有考古队的工作者,他便给那些人提到了这件蹊跷事,正巧陕州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前来调查,凭经验初断,这地下有东西。
不久,考古队赶来实地勘察,果然是一座古墓,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古墓,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景公被找到了。
由于“五花土”
容易暴露目标,古人也曾想出了一种方法,就是挖葬坑时,将挖出的土按先后不同的次序,由下往上堆放,封土时再反过来回填,或者干脆就从旁边凿出地底的土壤来回填,然后把挖出来的那些土直接拉到别的地方去掩埋。
元朝皇帝的陵墓至今一个也没有发现,这与秘葬有直接关系。
在秘葬时,蒙.
古人将坑挖得很很深,但土不能挖碎,要成块。
土块都要小心地按次序放好,等棺椁下葬后,再按原位置将土块放回。
这样处理后的墓葬,即便北派盗墓贼擅长使用的“洛.
阳铲”
,也无法发现异常。
但汉.
族人就没有考虑这么远,或许是因为墓葬中多有机关之类的东西,不怕盗墓贼似的。
所以不只不秘葬。
还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凡是下葬的地方。
你一看就能清楚的辨别出来,因为特别讲究风水,那下葬之处只要是懂点风水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来。
只可惜这种有意无意的大意,就给盗墓贼提供了极好的盗墓目标和机会,尽管墓穴里面的机关有用,可是盗墓贼前仆后继的来送死,后面的人占了前面人的光,机关已经没有用了。
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掘墓了。
事实上如果看到“五花土”
,探针或洛.
阳铲下去,再看到白膏泥,那下面有古墓就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当然了,如果是故意造假的墓穴,那就是你受骗了。
说明古人还是胜了你一筹啊。
白膏泥这种东西,比较官方的术语名称是“微晶高岭土”
,是一种极纯净的黏土,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分布,但以阿卡林省景.
德镇高岭的白膏泥质量最好,故名“高岭土”
。
高岭土土质细腻、湿润。
粘性十足,最显著特征是渗水性小,是上等陶瓷生产用土和化工原因。
景.
德镇的陶瓷闻名中外,就是因为它的土好。
高岭土为什么又叫白膏泥呢?
因为这种土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则呈白色或青白色。
才称“白膏泥”
。
经现代科学检测分析,白膏泥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以及钙、镁、钠、钾等氧化物组成。
因为粘性大,分子紧密,有神奇的防腐效果。
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白膏泥这种特性,秦汉时期的大型墓葬很少不用白膏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