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一零三章 腌臜王(1/2)

混熟了,垃圾头儿管王政君叫“腌臜王”



这可不是什么雅称,不过远离故土的王政君却一点都不在意,他知道,帝都是个大地方,帝都的碎片儿多得多,潘家园里的垃圾里头,甚至都能找到这样的好东西。

这名号从四合庄喊到了平安大街、东方广场、海运仓……凡京城有“开槽”

的工地,都有他的足迹。

“腌臜王”

最得意的收获,是在平安大街工地淘了件元枢府白釉盘 当时,民工把这破成两半的残盘,混在其他碎碎片里,装进麻袋,开价一麻袋200元。

王政君想单买盘子,民工不卖。

他便假装验货,趁机把盘子放上面,提出只买上 半麻袋,民工同意了。

回家后,他把残盘洗净,底托现出“福禄”

二字。

据说,这种枢府窑瓷器,目前存世不过百余件。

如今,这残盘成了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他捡碎片“走火入魔”

,去外地出差,从不游山逛水,但古墓、古庙、古窑必去。

一次去湖南潼关,见沿江几十里都是长沙窑碎片,他乐得两眼放光,“好像把一饿 鬼扔进烧饼堆里了”



他一口气捡了两麻袋碎片,弄得鼻子眼儿里全是红土。

没建博物馆前,王政君收藏的几万块碎片全搁家里。

床底下一筐一筐的,十几个鞋架也塞得满 满当当,厕所里、阳台上到处都是,就连他兜里和枕头边也少不了碎片。

为洗碎片,他家用水量比全楼总和还多,他的两只手泡得脱了皮。

2000年,有人资助他建起了这个博物馆,他要藉此“拼对文明碎片。

追寻文化基因”



尽管这些展品 只是一块块古瓷残片,但被专家认定为“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珍。

残而不失其值,残而不失为师。”

收藏古碎片使王政君出了名。

有人要给他工作室,有人要帮他开公司,还有人要做他的经纪人,他都婉言谢绝。

“我这是狗屎上不了台盘,”

他戏谑道,“我只想过三 比三的日子,三分之一干本职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三分之一经营发展博物馆。

三分之一写作。”

王政君计划写的6本书,都找到了出版商。

他的《打眼——古玩收藏的阴谋阳 谋》正在热销。

“打眼”

是古玩行收藏界的行话,意思是上了当。

“有收藏以来没人提‘打眼’的事,”

王政君嘿嘿一乐,“我这辈子冤枉钱花多了,花五万元钱买了个假元青花碗的糗事,嫌寒碜没写进书里”



他要继续写《开眼看 收藏》和《掌眼见古董》,给时下的收藏热泼盆冷水。

“我写书是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捡漏儿’这等美事不是没有,只是其几率比飞机失事还少。

而‘打眼’的事儿。

倒是在古玩界每分钟都会发生。”

王政君老爷子的儿孙都很有本事,所以他也不缺钱,可是他再不缺钱。

也比不上张天元有钱,所以他的博物馆里头也只能大部分都是碎片儿,或者是粘起来的东西,真 正完好无损地瓷器、陶器并不多,但毕竟他还在努力着。

这一次到伦敦,他也有这样的想法,想要在伦敦捡漏儿。

真要说起来,他成功了,而且是成功捡了个大漏儿!

这个漏不是什么东西。

而是张天元。

“王老也真是够执着,够辛苦的。”

听完王政君的故事。

柳梦寻不由感慨道。

“咱们国家不是没有收藏圈子里的大侠,只可惜做这个很多时候吃力不讨好。

别人骂你傻子,你自己也觉得委屈,很多人最后都办不下去了。”

张天元叹了口气道。

“别灰心老公,你一定能够成功的,我相信你!

加油!”

柳梦寻攥起了拳头说道。

“谢谢你了,亲亲的老婆大人。”

张天元很庆幸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身旁还有柳梦寻的支持,如果没有柳梦寻的话,他真得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够坚持下去,他 这人有时候性子热,有时候性子凉,没个准。

就说他当初跟柳梦寻结婚之前吧,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准备放弃继续创业了,反正他也有很多钱了,可以整天逍遥自在,活在酒池肉林之中。

然而就是柳梦寻的支持,让 他重新有了动力。

人活着,如果只是醉生梦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偶尔放纵一下,那是享受,可当你把放纵当成了日常,那估计也就差不多快完蛋了吧。

“老公,你自己不做馆长,就不觉得吃亏吗?

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啊?”

“馆长?

我还嫌麻烦呢,你放心吧,这博物馆只要挂上‘神罗’的招牌,那别人就会知道是我张天元的产业,就算我不做馆长,也没有任何问题。”

张天元笑着说道。

“嗯,还是老公你英明。

那这博物馆你准备健在哪里啊,是直接建在四合院里头,还是放到别的地方去?”

“是啊,这有点难办。

本来嘛,我是打算将博物馆放在四合院的,毕竟咱们那地方大得很,放个博物馆不成问题。

可是后来又一想,不行啊,博物馆就是要让游客来参 观的,如果放在家里,一来不安全,二来也影响家里人的生活。

再说了,我这博物馆以后是要做得更大的,规模超过故宫,超过大英帝国博物馆,放在家里肯定不行。”

张 天元说道。

“那你打算放哪儿啊,如今帝都这地皮可是一天比一天贵了啊,如果你想买地的话,那就只能买到很远的郊区去了哦。”

柳梦寻虽然不是帝都人,可她毕竟在帝都念过 书,现在又是张天元的妻子,对于帝都的这个情况,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就算再贵,也得放帝都。

作为咱们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帝都有着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游客人次是全国最多的。

而且国际影响力也足够大,要干那自然就要干大 点。

放到别的地方也不是不行,但总觉得美中不足啊。”

张天元当初生意起家选在上浦而不是在老家西凤那也是有道理的,说句对不起故乡的话,西凤那边比起上浦还是差 太远了,做生意就得到上浦、南浔这样的地方,如果说做文化,那自然就要选择帝都了。

“倒也是,反正你手头还有钱吧。

这博物馆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柳梦寻对张天元的钱没什么概念,事实上她一直都不恩么关心张天元到底有多少钱,因为她自己不缺 钱。

“不行啊,帝都地价还是太贵了,想要弄更多的钱,,这一次就得通过拍卖会多搞点了,管他呢,反正有三十多幅赝品画呢,只要能卖出十幅。

每一幅卖出一千万美金 ,就有一亿美金可以用了。

我是打算要在靠近市区的地方买地的,不能整到七环外面去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