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形势有变(下)(1/2)
1o76919o8远东狂人第288章形势有变下 法国驻沪总领事寞麦礼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袁世凯向羔”
、日、俄四国借洋款目的确实不是为了修建铁路。
现在“讨逆战争”
已近尾声。
南方实力派大有一举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的企图南北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已到决裂边缘。
旦决裂那就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了要想在这场战争里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
换句更明白一点的话说。
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军队!
组建更强大的军队离不开更充裕的经费军饷、械弹、营房、军帐。
甚至阵亡、伤残人员的抚恤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北洋军就是一架用金钱堆砌、维持的杀戮机器没有军费这架机器就运转不起来。
就不能为袁世凯袁老帅打天下、削强藩。
为了打天下为了削强藩这一次袁世凯是打算豁出去了拼着被万夫所指拼着被国民痛骂他也要借来洋款将这支北洋军变成手中的杀戮利器一举荡平南方实力派。
不过袁世凯有借款的意向和决心。
并不代表他一定能借来洋款虽然他已决定全面倒向协约国集团。
但是协约国集团在对华贷款问题上并非同仇敌忾。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来他袁世凯袁项城的总统地位不稳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撵下台去。
用专业术语来讲那就叫“下野。”
更何况当初“三国银行团。
成立之初共和军总司令赵北就拍了一份全国通电。
行表南安革命势弈安布如果悄教合再上没有他和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的签字无论南北哪一方均不得向外国借款否则借款合同将不被中国国民承认!
有这两块绊脚石挡在前头袁世凯的这条借款之路走得很不顺虽然英国和日本表示了浓厚兴趣但是法国和俄国驻华公使却在袁大总统约见他们的当天就告诉袁世凯他们不能立即答复需要向本国政府。
如果法国和俄国不能尽快表态支持这次国际借款成立的话那么英国和日本也难保不会打退堂鼓毕竟这笔国际借款金额太过惊人风险太高不像前段日子里的那些小额借教英国和日本没有足够的勇气独自承担这笔国际借款需要拉上法国和俄国。
这不走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主要走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谁都不相信袁世凯此次借款是取得了南方实力派同意的英国公使朱尔典更是明白告诉法国公使此次借款的主要用途是扩充北洋军并为其更新武器所以一旦这笔国际贷款成立南北大战的爆就只是一个时间间题了可是作为债主谁也不敢保证北洋军就一定能击败南方军队。
一旦北洋军没能达到消灭南方实力派的目的那么这笔国际借款恐怕就会成为呆帐、死帐如果列强按照借款合同取走抵押物的话只会进一步激怒中国的激进势力和民族、国家主义者这反而会加强南方革命力量也不是列强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法国公使和俄国公使都表现出了难得的蒋慎与他们在共和政府网成立时的表现群成强烈反差。
他们的谨慎可以理解因为自从“建国战争”
以来整个中国最出风头的人不是袁世凯袁大总统而是共和军的那位总司令赵北赵振华从“薪州事变”
到“川汉路款亏空案”
再到现在的“讨逆之战”
在与赵总司令的明争暗斗中袁大总统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步步被人算计步步被人抢得先机就连外国记者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革命领袖就是赵北至于袁世凯只是一个利用革命大势登上高位的投机政客而已偏偏这个革命大势看上去好象就是赵北一手挑起来的。
英国和日本全力支持袁世凯。
那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共和军得罪了总司令他们是总司令竖起来的一个靶子是总司令煽动民气、民意的工具如果英国和日本不支持袁世凯一旦总司令击败了袁世凯那么两国在中国的前景将变得十分黯淡。
但法国和俄国不同赵北在强烈反英、反日的同时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他们或许这是总司令的策略。
或许总司令也不打算同时得罪这么多强国而且从总司令与美国、德国商界的良好关系来看他似乎也不排斥与外国人分享利益所以。
法国和俄国公使觉得有必要观望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袁世凯这次的贷款决定“太过突然”
有些拉人上贼船的味道他们决定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国内的那帮政客让他们去决定这次国际借款的前途问题。
虽然法国公使和俄国公使一点也不着急但是袁世凯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际大借款一日不能成立他就一日寝食不安考虑到军队的扩充、整顿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即使现在就能取的国际借款北洋军也绝不可能在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之前南下作战。
国会选举袁世凯现在已经不怎么指望了就连他寄予厚望的立宪会领袖张寒也被那个国民党拉了过去。
成了“十干事长”
之一许多立宪会的会员也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员从袁世凯的政治盟友一下子变成了政治对手也开始叫嚣要“占领国会。
了。
必须承认南方实力派联手动的“讨逆战争”
起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既维护了他们在湖南、贵州两省的统治同时也 “正…注了一大批古棠党人。
促使他们汛谏转变了政治古场。
甩一瓦派变成了革命派。
而南方实力派也借着讨逆战争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的力量。
他们得陇望蜀。
不仅想赢得国会选举还想借此机会向正式大总统的宝座起冲击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国民党的党务总理陶成章已宣布他将参加正式大总统选举。
国会选举袁世凯没有信心胜出。
现在就连这民国大总统的地位也摇摇欲坠了他能不紧张么?
能不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总统府书房里转来转去么?
袁世凯背着手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他的长子袁克定则站在门后垂手而立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眼皮垂着到像是在站着睡觉一般。
现在的总统府书房里没有其他人。
只有袁氏父子在屋里房门也是紧闭大热的天连窗户都关着窗帘拉上。
全靠书桌上的一台电扇驱暑。
“克定你心眼多给为父拿出主意如何赢得总统选举?”
袁世凯停下脚步坐回了书桌边。
向袁克定望了一眼。
袁克定抬起眼皮面朝书桌小声说道:“父亲勿急洪述祖既然已找到了毁陶之人而且拍电报请功想必已有十足把握现在只需静候佳音就行了。”
袁世凯收回目光看着桌上一摞文件叹了口气。
“哪有那么简单?
陶氏不过是站在台前的人物同盟会的孙文、黄兴。
光复会的熊成基、李叟和都是有威望的人物陶氏纵去可国民党不解散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为父行此险招只是应急而已。
若想睡得安稳。
还需解散国民党才是 听了袁世凯的话袁克定说道:“父亲教的是。
陶成章不过是跳梁小丑倚仗的是国民党的势力。
要想统一政令必须除去国民党。
说起国民党那个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也是“十干事长。
之一他出身光复会这才推举陶成章出任党魁当初他信誓旦旦的说推举父亲做共和丰国的大总统现在想来只怕也是迫于形势现在形势变了。
他能否在正式大总统选举上支持父亲却也不好说。”
“你能想到这一点已是很不错了。
若是克文却未必想得到这一点。
只可惜啊你在军中毫无资历不然将来未必不能继承为父的事业。”
袁世凯颇为无奈现在北洋军已扩充到十多个师再加上那些紧随袁大总统的地方武装袁世凯可以控制的武装部队已近二十万人但是军队扩充得太快已不像当初北洋六镇那样如臂使指了现在袁世凯最头疼的就是身边没有一个既有能力又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替他坐镇北洋军。
段棋瑞、冯国樟明争暗斗段系看不起冯系冯系不服气段系。
派系斗争非常激烈无论让谁上去。
另一派肯定会遭到得势派的打压不利于北洋的团结更不利于势力的平衡至于性格随和的王士珍则在南边替袁世凯盯着华南财赋重地。
不可能回北方主持全局如此一来。
“北洋三杰”
都不能派上用场。
将领再亲也不如自己的亲人亲袁世凯更希望他的儿子能帮上忙但目前来说诸子中最有希望的是袁克定不过由于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军界这威望也就根本谈不起。
自然也不可能替袁世凯分忧。
听了袁世凯的叹息袁克定心念电转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是父亲同意克定愿去武汉跑一趟。
为父亲做回说客拉拢赵北。”
“你有把握?
杨哲子如此能言善辩之人再且不能让那赵北入楼你又有什么办法?”
袁世凯又看了眼袁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