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美国大腿(下)(1/2)
然美国大腿看上去很值得一抱,但是这条大腿却也抱的。
从本质上讲,美国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是列强,都盯着中国这块蛋糕流口水,虽然美国商人讲究一个“以钱服人”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善男信女,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武力攫取利益,而且保证将这种武力攫取变得冠冕堂皇,当年的美西战争就是证明。
现在美国领事已经指着这条美国大腿向总司令开出了条件,但是总司令却没有立即扑上去抱住。
赵北有难言之隐。
当初他苦心经营起一个爱国者的形象,依靠这个形象将全国的爱国者团结到自己身边,和袁世凯相比,赵北占得就是一个“人和”
,这是他最大的本钱,绝不能失去这个本钱。
如果美国人坚按照京汉路章程修建、管理粤汉路的话,那么这条铁路不修也罢,这条白白净净的美国大腿不抱也罢。
总司令承受不起“卖国贼”
骂名,至少现在承受不起。
另外,袁世凯只给了赵北一个“西南盐政督办”
的头衔,那个“西南路政督办”
没给,所以现在缺少一个名义,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赵北想管这铁路的事也没有合适的借口,至少现在找不到。
“听说三国银行团曾经打算合作修建这条铁路国财团也曾表示过参加的意愿,怎么,现在你们谈崩了?”
赵北看了司戴德一眼,有些纳闷。
“这个……有些细节问题歧,暂时无法解决。”
司戴德敷衍道。
实际上真就是。
赵北地反日“春分通电”
引起了连锁反应。
日本政府和谈地一个条件就是加入三国银行团。
将其扩充为四国银行团。
参与对华金融管制。
这一要求得到了英国政府地全力支持却遭到了不是银行团成员地美国和德国地强烈反对。
两国甚至威胁要另组银行团与之对抗。
结果本已取得初步意向地粤汉铁路建设工程就此再次搁置。
各国都开始单独行动。
英国、日本直接与袁世凯谈判。
美国商人则双管齐下边向袁世凯施压。
一边派司戴德到湖北与赵北磋商。
试图走地方路线。
取得这个地方实力派地合作。
在拜访赵北之前。
司戴德已经会=:了广东、湖南地实力派人物和同盟会、光复会脑。
并得到了一些承诺。
只要赵北再点头。
这条粤汉铁路完全可以甩开袁世凯单干。
外国人也不傻。
之后地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北方地袁世凯虽然有英国支持要想在短期内统一全**令、政令。
却也不是一件容易地事。
只要给南方地革命势力足够地支持。
未必不能实现“分而治之”
地局面。
实际上。
早在19oo年时。
南方各省就已经开始公开与清廷中枢分庭抗礼了。
打着地旗号是“东南互保”
。
如果不是英国人顾虑俄国势力地扩张地话。
华南地区恐怕早就已经脱离清朝统治了。
前几届美国政府并不打算在华南地区挑战英国利益这一战略已经随着19o6年经济萧条地开始而被放弃了。
美国政府开始抛弃保守地远东政策。
准备虎口夺食了。
在美国商人和政客们看来。
远东地中国市场还有开潜力尤其是铁路。
如果能够得到这一市场地话国国内地经济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
闲置地资金可以流动工不足地钢铁厂也能得到订单。
愤怒地企业家也可以安抚。
但是美国商人地面前横亘着两道障碍道是英国。
霸着华南。
一道是日本和俄国。
霸着东三省。
美国商人虎口夺食地行动也是困难重重。
不过在利益面前。
美国商人绝不会轻言退让。
随着塔夫脱总统地上台。
面对着欧洲甚嚣尘上地“美国威胁论”
。
美国小心翼翼地加快了在远东地区地经济扩张。
要目标就是中国。
铁路或许是一个很好地投资机会。
美国商人已经抢在政府之前开始了野心勃勃地行动。
至于那些欧洲国家地态度。
美国商界可没有兴趣关注。
司戴德到武汉并不是作为美国政府地官方特使。
而是作为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地私人代表来地。
由于日本拒绝在东北开放铁路修筑权。
哈里曼只好转而将目光投向华南。
当然。
由于不是政府地正式代表。
司戴德轻车简从。
并没有大张旗鼓。
只带了一个助手兼翻译马文。
拿着地也不是政府公函。
而是一封私人地推荐信。
“司戴德先生,如果贵国公司坚持参照京汉路办理粤汉路,那么对于此事我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