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32章 四年计划(2/2)

但攀枝花有优势,就在铁矿附近的山里,丰富的煤矿资源为钢铁厂提供了廉价的炼钢原料,在这一点上,汉冶萍公司就落了下风了,按照煤矿与铁矿的距离来算,攀枝花比汉冶萍更有优势。

无论如何,赵北决定试一试,就算现在无法开采加工,至少可以进行技术积累,锻炼人才。

没办法,他现在控制的地盘就这么大,汉冶萍的那几个矿山基本上都已探明,只有四川的资源仍然埋藏在深山老林里。

为了说服这几个留学生去会理探矿,而不是只把眼光盯在交通便利的长江两岸,赵北当初可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编造了几个民间传闻,说会理附近有座铁矿,矿脉外露,当地铁匠能够很方便的从矿山上取得原料。

这么一忽悠,这几个热血青年立即请缨上阵,不过还没等出,6博鸿就带着高鑫到了成都,于是赵北决定让高鑫带他们去会理,毕竟这个德国人经验更丰富,而且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德国在华侨商联合会,创办实业离不开资金,中国缺乏资金,但是德国商人正苦于多余的资本找不到出路,或许,当他们得知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罕见的大型铁矿之后,他们会毫不吝啬的将大量资本投向四川,而且为了降低投资风 总司令在为铁矿操心,高鑫则仍沉浸在对那种黑白熊的想象中,以致于他在离开宿舍的时候才注意到那墙上的一张图表,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他的中国话虽然说得不怎么样,不过中文倒是认得,只看了两眼就确实那不是一张普通的图表,而是一份工业展草图,看上去有些简陋,不过却让人耳目一新。

“将军阁下,这是他们画的么?”

高鑫指了指那几个留学生。

赵北淡淡一笑,说道:“是他们画的,当然,鄙人也在这上头出了些力。”

高鑫摸出那只单片眼镜,认真的看了看那张工业展草图,越看越是惊讶。

“这是配套的工业体系啊!”

高鑫感慨了一句,已将黑白熊忘得一干二净,完全沉浸在眼前的这工业蓝图之中了。

“这是我国工业第一个四年展计划。”

一名留学生站了出来,带着崇敬的目光看了眼站在一边的总司令。

“这是总司令的谋划,我们只是出出工。”

“第一个四年工业展计划?”

高鑫也向总司令望去。

“确切的说,是湖北、四川两省的第一个四年工业展计划,虽然我也很想在全国推广类似的工业计划,但遗憾的是,目前我的影响力很有限。

您所看见的这个草图尚未完成,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按照我的本意,这个计划应该在全国推广,在短时间里将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初步的工业国,这既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我的梦想。”

赵北的解释让高鑫很是兴奋,这位德国技师显然也对工业建设有着自己的看法。

“将军阁下,如果您方便的话,我想与您就工业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我看来,贵国最需要的就是工业,而您的这个‘四年计划’显然比洋务派的那些工业展计划更宏伟,也更符合这个国家的现实情况。

如果您不反对的话,我愿意为你出谋划策,而且,我也可以帮助您取得工业展所需的资金与技术。

在我看来,贵国与德国在贸易上很有互补性,如果两国的实业界能够联起手来的话,我想,您的这个‘四年计划’未必仅仅只是一个梦想。”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