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26章 协饷(3/3)

也跟着解散。

共和军光复成都后决定接手办下去。

只是师资力量不足。

不的不四处搜刮教员。

除了6军小学之外。

还有四川目队和6军成学堂。

举办时间比6军小学更早也都一同被共和军接收。

与四川6军小学合并组建为成都6军军官学校。

校址就成都凤凰山脚下。

至于将来是否与湖北军校合并。

还要看形势展再说。

实周道刚并不是合适的校长人选陈宦徐孝刚都这几所军校担任过督办总办之职。

只不过陈宦早已跟随锡良去了云南。

现在又跑到北方投靠了袁世凯而徐孝刚在成都战役中被炮弹炸伤。

暂时不能担任公职。

所以目来说。

最有资格担任凤凰山军校的人选只剩下周道刚和钟颖。

但钟颖旗人。

川南军主将。

这个人虽然投降了。

但是作为旗人。

他很难为学员接受。

也不可能取的总司令的信任。

如此一来。

周道刚便捡了便宜。

实此人未必有多大才学。

关键是利用他的威望和资历收拢人心。

那些打算去投奔袁世凯的墙头草留下来。

总司令身边多一个手。

袁世凯就少一个帮手。

这个算术很简单。

“此愿为总司令效犬马之劳。”

周道刚犹豫片刻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很好。

以你的资历做个少将也不为过。

要知道。

现在共和军的师长也仅仅只是准将。

全军之中。

少将军衔的也只有那么几个。

周少将。

过两天我就给你授之后你就马上任。

本来我是打算亲自担任军校的校长的。

但考到我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

所以这个校长之职只能委托给你。

我在都军校只做个名誉校长至于武汉的军校。

将来也要交给蒋百里的。

我也只做个名誉校长。”

赵北在心里叹了口气。

一个人精力有限。

确实无法兼任太多职务。

再说他只懂一些战略战术一知半解。

而且经常要“驾亲征”



担任军校校长纯粹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容易让部下情绪低落。

所以。

与其霸着位子。

倒不如让贤。

一则可以稳定部下的情绪。

二则可以挤出更多时间去做更紧迫的事情。

至于军校么。

经常去走走看看就行了。

拉拢人心没有必要天天呆在军校里。

何况。

好歹还挂着“名誉校长”

的头衔。

军校毕业的学员也仍是“总司令门生”



总司令拉拢周道刚的时候。

杨绍南王子骧周鸿勋等人也在仔细琢磨这川南地盘的划分。

在他们看来。

目前的这个方案不能说是令人非常满意。

但至少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

算是折中的办法。

尤其是那“协饷”

一事。

田振邦在三府一厅自收自支。

或许不会在意这点协饷。

但杨绍南王子周勋三人却是很感激。

因为这表明。

在总司令心目中。

他们取的了与田振邦同样的地。

所以。

总司-棵树一定要紧紧的抱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