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中枢与地方(上)(1/2)
里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连喘大气的也没有。
因为袁世凯袁大总统的心情不好,这种时候没人会去自找没趣。
本来,袁大总统的心情是挺不错的,就在昨天,袁大总统正式签署了中美、中德建交条约,革命之后建立的“中华民国”
终于得到了正式承认,而且是两个列强国家的承认,这足以奠定袁大总统“外交奇才”
的地位。
但是总统先生的好心情被一张电报纸给压抑了。
电报是湖北的共和军总司令赵北赵振华从武汉拍来的,现在那张电报抄稿就攥在袁大总统的手里,虽然已经快被捏成了团,但袁大总统始终没有对这电报表任何评论,就这么铁青着脸坐在会议室的那张虎皮大椅上。
不用问也知道,那电报上的内容绝对不是袁大总统愿意看到的。
不知过了多久,袁大总统才解除了僵硬的坐姿。
“唉。”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袁大总统并没有火,而仅仅只是叹了口气,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个赵北,果然是个不知轻重的莽夫。
一连五封电报过去,可他就是不来述职。
视中枢命令为无物,跋扈,若是别人有样学样,各省的实力派不是就成军阀了么?
中枢号令不行,地方强人跋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袁大总统地话带着几分无奈。
也带着几分愤怒。
这屋里地气氛也更凝重了。
这里原是天津直隶总督衙门。
后来成了袁世凯地“全权摄政大臣公署”
。
清室退位之后。
又换了招牌。
现在是共和中国地“大总统府”
。
由于《辛丑条约》禁止中国在天津驻军。
因此。
护卫总统府地实际上是一支装备大炮地“警察”
部队。
当然。
这里只是袁世凯暂时地驻跸地而已。
袁世凯属意地总统府驻地还是北京城。
其实他很想将紫禁城改建一下。
变为总统府地。
但由于南方革命派已抢先一步将紫禁城宣布为“博物院”
。
成了公众场所。
结果这紫禁城就不能搬过去了。
虽然紫禁城住不了。
但北京是明清两朝古都。
有王气象。
仍是定都选地。
袁世凯原本是打算派人立即去北京打前站。
挑地方做正式总统府地。
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南方地革命党正卖力地叫嚷迁都福州。
对于革命党地心思。
久历宦海地袁世凯还是看得明白地。
北方才是袁氏地根本所在。
南方却是革命党地地盘。
去了南方。
就等于是虎落平阳。
袁世凯不上当。
坚决不去福州。
也不去杭州。
同时也放慢了回北京地步伐。
仍旧坐镇天津。
给革命党一个下马威。
但也没有完全撕破脸皮。
留下转|u余地。
当初推举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地时候。
同盟会和光复会就提出迁都福州地件。
只是由于孤掌难鸣。
只好将此事放在制宪会议上解决。
“建国战争”
爆后。
制宪会议出于全局考虑。
曾提出动议。
建议仍旧定都北京。
但被同盟会和光复会联合其他南方代表否决。
所以。
现在虽然制宪会议已确定了国名。
但是这国都至今没有定下来。
据袁世凯得到地可靠消息。
同盟会与光复会正在秘密商议合并之事。
将来组成一个大党。
试图通过议员选举取得议会多数。
以便牵制大总统权利。
对此。
袁世凯非常警惕。
随即通过英国公使朱尔典联络列强公使团。
由公使团出面。
借口《辛丑条约》上规定地外交条款。
联合向制宪会议施加外交压力。
宣称。
如果不定都北京地话。
列强将不予承认共和政府。
列强的施压起到了效果,制宪会议妥协了,将定都一事暂时搁置,待国会成立之后再说。